音頻鏈接:喜馬拉雅|時間管理100講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專注去做一件事情,只有專注才能把事情做好,只有用心才能把事情做到位,所以當我們在做自己日程和清單上的事情時,我們要遵從一次只做一件事的原則。
我要給大家分享一個小故事,巴菲特在被邀請去比爾蓋茨家做客的時候,他被人們問到,成功關鍵是什么?比爾蓋茨和巴菲特沒有直接回到,他們拿出一張紙,都在紙上寫下了同一個答案,五個字母,F、O、C、U、S,你猜到了“focus”專注。
我們的人生是要專注一個目標,每天做事情也要高效專注,可是這世界太多人,受到環境,受到自我因素的干擾,都不能專注的做事。
許多人在每天上班時,首先要打開電腦網購,與同事聊聊八卦,東搞西搞拖延著,不干正經事,要不就是在做事的時候,一邊看視頻一邊看通知,一邊回郵件一邊關注微信,殊不知這樣會是我們的工作效率變得低下,使我們工作時間拉得很長,其實并不是我們沒有時間,而是我們的工作時間太長了,那么,現在我來告訴大家如何才能讓自己,有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呢?
首先,你要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時間的密度,當然并不是指,你24小時都需要這樣,但是在工作時間里,我們就要保持相對的嚴謹與專注,如何才能專注呢?
秘訣就是一次只做一件事情,這只是一個理念,如何將這一理念實施落地呢?
我要給大家分享一個非常重要的方法,這個方法在世界上風靡,我在過去3年多的時間,在中國講授了300多場時間管理課程,很多朋友,很多同學都親身體驗并受益了,我在課堂上為了讓大家有更好的學習成果,我始終如一,貫徹的是專注這個原則。
我很用心的去講課,同時也讓我們所有的同學,能夠專注的學習,特別在關鍵環節,我更是讓大家保持進一步的專注,比如在練習時,我甚至讓大家用上了番茄鐘的理念,什么是番茄鐘呢?
其實它就是一種倒計時的鐘,但它里面包含了專注的精神,番茄鐘就是我們廚房里面用的那一種,比如我們要煲個湯,30分鐘,我們就可以把這個鐘擰到30分鐘,然后開始倒計時。
番茄工作法的發明者最開始就是到廚房里,拿了一個長的像番茄一樣的鐘,來測試自己能夠專注多長時間做腦力勞動,這也就是番茄工作法,被稱作番茄工作法的原因,但是很快他就發現自己連五分鐘都專注不了,講到這里建議大家也去試試看,看你做一件事可以專注多久,建議大家在最開始實踐的時候,選一個你自己喜歡的分鐘數,然后慢慢訓練自己,剛開始時,你可以設計的短一點,比如說5分鐘,10分鐘,15分鐘,都可以,慢慢的你根據你的需要,調到25分鐘,30分鐘,甚至更長的45分鐘。
在實踐的時候,你可以用手機上的倒計時的軟件,把手機向上一推,就可以找到那個倒計時,你也可以到淘寶里,買一個長的像番茄的,那種倒計時的鐘,當然你說長的像蘋果,長的像梨,長的像鴨蛋的行不行,那沒關系的,都是一樣的,把它買回家,然后你就可以開始用了,把它擰上,記住是把它擰到頭,一般都是60分鐘,然后退回來,退到你所要設定的那個分鐘數,比如25分鐘,然后就開始倒計時,你就可以開始工作了。
在這個時間里面,不要喝水,不要上廁所,更不要看手機,你試試看25分鐘不看手機會不會死人,喝水上廁所等活動,請注意,一定不能放在番茄鐘的時段里面做,做這些活動呢,你要么提前要么推遲,如果你能夠堅持這么做,你就會發現你自己的專注力提升了,以上是番茄工作法的第一步的入門。
那很多同學會說老師,我看過番茄工作法,我也了解過,我也知道,不就是25分鐘工作,5分鐘休息嗎?這也太機械了,那我想告訴大家,這套方法非常簡單,我現在只是給大家講了入門,它其實還有五個步驟,今天只是講了第一步,大道至簡,簡單的背后其實是不簡單,我們人有時候很奇怪,看到簡單的,我們不愿意嘗試,看到那個非常系統的,比如說GTD的思想,我們又覺得很難,這就是我們沒有學會時間管理的一個非常重要原因,所以今天你不妨試試看,當你試試看了以后,你就有可能更深入的了解。
我們講投入才能深入,而且我也一直在用這套方法,比如說我在錄制喜馬拉雅系列音頻節目時,我就使用了番茄工作法,我就很專注啊,那因為很專注呢,我的精力就很快被消耗掉,那我這樣就要隔一段時間停下來,這樣我就可以做到動靜有序,一張一弛呢,錄到后面呢,我還是很有精力的很有精力的,我已經經過了長年訓練,我已經可以隨時進入專注的狀態,我還在用這樣一個方法,不過你才剛剛開始,那么請你一定要僵化的練習,然后優化,最后固化成為自己的習慣,這樣你就越來越棒。
請記住我今天分享的話題,一次只做一件事,只有用專注,用心,極致的理念,你才能把事情做好,然后你才能把清單上需要執行的青蛙,一個個消滅掉,你的人生才能不斷出成果,這一期我們就先講到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