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世界上患耳聾和聽力減退者有7000萬人之多,他們大多種因于嬰幼兒時期,除了少數兒童是藥物中毒性耳聾和由中耳炎引起外,多數患兒是外界噪音所造成。
事實上,嬰幼兒的健康成長,需要安靜舒適的環境,如果他們常年生活在嘈雜的噪音中,耳朵常受到強烈音響的沖擊,就可能損害聽力。
學齡兒童如果長期受到噪音刺激,會為得容易激動、缺乏耐性、睡眠不足、注意力不集中等,導致學習成績下降。
一般在我們生活中,40分貝以下的聲音對兒童無不良影響,80分貝的聲音會使兒童感到吵鬧難受;如果噪音經常達到80分貝,兒童會產生頭痛、頭昏、耳鳴、耳聾、情緒緊張、記憶力減退等癥狀。
為了保護孩子們的聽力,其他家庭成員平時應該多注意消除孩子身邊的噪音污染。
那么父母應該如何保護孩子聽力呢?
如果小兒聽力受損,就會影響到語言的發展,常常會變成啞巴,因此,要盡力保護小兒的聽力。保護小兒聽力要做到下列3點:
1,應注意平時不要用火柴、發卡等給小兒掏耳屎。一般來說,耳屎能自行掉出,不需去掏。如果耳朵內耳屎太多而不掉出,可上醫院讓醫生取出。要嚴禁小兒自己掏耳朵,因為小兒手的肌肉控制力差,一不小心就會把耳朵掏壞。另外,如發現小兒有往耳朵里隨便塞紙團等毛病,應當加以教育。
2,盡量避免給孩子使用慶大霉素、奎寧、鏈霉素等藥物,以免損傷聽力。要預防上呼吸道感染、扁桃腺炎、麻疹、乙腦等傳染性疾病。因為這些病可引起中耳炎。此外,給小兒洗頭洗臉時不要讓污水流入耳朵里,以免發生外耳道炎,影響聽力。
3,不要讓小兒靠近噪音太大的地方,以免損傷小兒的聽力。如果發現小兒的耳朵疼痛,就一定要去醫院檢查,及早正確治療,避免小兒聽力減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