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四,春節假期第六天。
過得好快,七天假期進入倒計時。
今天相對安穩些,沒有客人來家,沒有當大廚做大席。
午睡了一小會兒,反而頭昏腦漲,醒來翻箱倒柜找到一袋速溶咖啡,沖水喝下,下午就神清氣爽了好多。
發面,蒸花卷。
一不小心又成功了,獲好評的感覺還真不錯。
拼湊了三菜一湯,青椒大頭菜,自制醬豬手醬牛肉,香辣板筋,都出乎意料的好味道,只是菠菜粉絲湯稍微遜色了一些。
總算看了會兒書,這也是這幾天唯一一次有整塊時間看書,是東野圭吾的《只差一個謊言》。
沒能做到假期看兩本書的計劃,甚至連兩場電影都沒能完成,實在是比預想的忙,回頭想想又想不出都干了什么了不起的事。
時間就是這樣的吧,即便再怎么留意也找不到它的去處。
晚飯后接待客人,依舊是泡一壺茶,嗑幾把瓜子,談笑幾聲,迎進來送出去……
李誕說:人是社會動物,人就是為了別人活的,你充分的自洽,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你就死了。
我覺得他說得對。
反觀我自己,在這方面做的就不好,喜歡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原本還為自己的這種思維方式辯解,說是要活出自己,其實不過就是逃避改變,逃避承認別人,逃避面對自己的不堪……
剛才在廁所里,坐在馬桶上,忽然想到自己寫字的這一年多來,不得不說文字是有力量的。
對于寫作者本人,文字的力量在于尋找,尋找自己還未曾意識到的那股力量??赡苁钦虻模部赡苁秦撓虻模ㄟ^文字,也透過文字,指向自己的內心深處,糾正偏差,回歸本我?
對于讀者,文字的力量在于碰撞,說不定那一句話,就剛好碰觸了讀者的內心世界,引發共鳴。他想說而未說想做而未做的,都在文字中呈現了,激起他的豪情滿懷。
也正因如此,我們不能追求完美,只要真實,去找到自己,去影響別人,不是用“看上去很美”,而是用“我們就這樣很真”。
慢慢的在時間里熬煮,在社會關系網中修煉,最后沉淀下的將是獨一無二的自己,具有最獨特的味道。
看看身邊各種各樣的關系,如果感到很累,那一定是你不允許自己在這些關系中表現真實。
如果人生中所有的行為都能與想法保持一致,那將會是怎樣的快意??!
可是,現實中,我們往往會出席不愿出席的聚會,會問候不愿問候的人,會發出很多違心的笑,會壓抑很多真正的苦……而這所有的矛盾都是導致我們越來越累的因素。
沒有更好的辦法,我們都得活在關系中,都自帶貝殼,也都天生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