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下來的時候就讀讀書吧!
雖然我骨子里不是與書投緣的脾性,但因為深知讀書的好處,所以近來一直堅持著。
那本有著好看圖片的注釋版《人間詞話》還躺在學校辦公桌上,連同大本的《西游記》;沒課的時候偶爾翻翻,斷斷續續也都讀了一半多。
還有錢先生的那本《圍城》,稀里糊涂讀了很久,有一段時間被放在床頭,有一段時間被棄置書柜,后來翻出來繼續讀,現在擱置在樓房的床頭柜上;每周去的時候,會拿起來讀一下。
現在,此刻,住在鄉下老家,床頭是一本絕版的《毛澤東詩詞集》,翻了二十幾頁;還真是被主席的大智慧大才學震懾住了。
下午又從書柜翻出了《白話史記》,買了一年了,才想起來看一看,看了好久才看完一節。雖然語言有些晦澀,可是還是被古人的大襟懷感染;古人的思想和智慧真是值得我們今人好好參悟。我甚至覺得,人類發展到今天,某種程度上講,是退步的,甚至是在退化的。
閑下來的時候,就讀讀書吧!
自己胡謅白咧的《西游記》讀后感,沒有仔細統計過寫了多少字,十大幾萬字是有的。所寫所感因為不敢與行家相提并論,故曰“嘻游”。且不論文字質量如何,至少一路的讀思,讓自己充分領略到閱讀的快樂。
若讀而不思,總覺無味。
邊讀邊思,讓想象力完成文字與現實的對接,這樣的感覺,極好。
就好像今天讀的《白話史記》,古人選拔繼承者,唯才是用。一國之君,時時以天下蒼生為念,故能敞開胸襟采用禪讓制。堯把帝位讓給舜,舜把帝位讓給禹,此等襟懷與氣度,古往今來罕有。心底無私天地寬,此等無私,讓幾千年后的我們,汗顏。
再看大禹治水時,登山所穿的鞋子,雖寥寥數字,可那樣的一雙鞋子不就是早期的登山鞋嗎?縱觀歷史發展,人類進化,我們究竟比古人多了多少值得夸耀的智慧?
思考,更容易讓讀書變得有意思。閑下來的時候,對著書,胡思亂想一番,也是別有一般滋味的。
笛卡兒說,我思故我在。
思考,是閱讀內化的過程。思考,讓閱讀產生不自覺的內驅力。思考,讓精神逐漸閃光,讓靈魂逐漸豐盈。
閑下來的時候,讀讀書,意義便在于此了。
晚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