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跟大家分享了西安的:肉夾饃、甑糕、紅柳烤肉。。。。。。難道就這些了嘛?
當然不是,我們美食繼續!
大清早的先找老板來碗面:搓搓
面是純手工做的,所以叫手工搓搓。因為好奇面的多種口味,就特地拜托老板大叔來了份“三合一”:蔬菜、肉絲和油潑,三種料把一碗分成三種口味。哈哈,蟹蟹那個帥大叔,這么不嫌我麻煩,而且還給我跟知曰先生一人一碗菠菜面湯,生怕我“餓鬼”倆吃噎著。
一碗面吃不飽?那就再來份熱米皮,熱乎乎的一大張米皮,阿姨好像一刀就可以切成條,再調上獨有的湯汁,堪稱完美!湯汁略酸,米皮滑滑糯糯,還有香油的香氣摻雜在里面,滿滿一大碗,兩人可以分著吃。
回坊是個聚集美食的地方,這里不像濟南芙蓉街那樣裝飾的古色古香,也沒有那里的美食一樣高的“身價”。回坊是個長長的胡同,幾條胡同交叉相錯,構成了這條美食街。
如果你走到這兒覺得口渴了,那就來杯酸梅湯吧!一定要是“望梅?止渴”家的酸梅湯才行,一個大鍋里熬著梅子,杯子里裝著各種果肉,一杯下肚,梅子的酸甜很是解渴,里面被酸梅湯泡開的果肉口感也是不錯。
來西安怎么能不吃羊肉泡饃呢!這跟我們山東的做法不一樣,我們山東的羊肉泡饃啊,肉湯是肉湯,饃是小饃饃,吃多少自己掰多少饃泡湯里。而西安羊肉泡饃,是把一個大饃饃切成小丁,給你泡在湯里,肉呢,也是大塊羊肉,湯里還加了點粉絲。山東羊肉泡饃的配菜啊是大蔥和腐乳,而這里的配菜卻是甜蒜和特制辣椒醬。看來啊,不同地區的美食風格差異真的很大,而且西安人真的超級喜歡吃辣子。
快要把我急瘋了,就是打不出來那個超難的字“biang”。這個字我總是忘記怎么讀,知曰先生就因為這還“嘲笑”過我好多次。
biangbiang面,如圖所示,一看是不是就覺得胃口大開,當然,口感更是沒的說。超大一碗面,面條很寬很厚很勁道,羊肉有多大塊這就不用再強調了吧!而且,因為我們的好奇,一定要順著一根面吃,于是就發現整碗面條一共只有四根,天吶,廚師到底是怎么辦到的。
早就聽聞陜西涼皮的大名,而且山東有多家“陜西涼皮”店,我這就更想知道真正陜西涼皮的口感了。
吃過之后,感覺跟涼掉的熱米皮有點像,而且跟山東吃到的涼皮相差甚多。山東的“陜西涼皮”口感酸辣,涼皮偏薄呈半透明狀,口味偏重一點,而且還配有麻汁醬。西安的涼皮不知道是為了迎合大多數人的口味而進行了調整,還是我根本沒有找到正宗的涼皮,總感覺吃到的是“假涼皮”,如果有西安的朋友看到這篇文章,還請“指教”一下啊!
這個水果我在山東從來沒有見過,在南京,天津,沈陽。。。。。。也都沒有見過。為了滿足我和知曰先生的獵奇心理,我倆就買了一把嘗嘗。嗯~~味道甜甜的,而且老板跟我們說拐棗不用洗,直接去掉上面干掉的“小球”就可以吃了,是西安的一種野生植物,通過查閱,又名蜜爪爪,而且還有藥用價值呢。
好啦,西安的美食之旅在這里就告一段落了,強烈推薦大家去西安走一走,看一看,重點是嘗嘗那里的美食。當然,西安古城的景色也是相當的美,以后再跟大家細細地說。
嗨!我不過是個二本院校的普通學生,如果你跟我一樣,那么建議你在空閑的時間里多出去走走看看,心不能只是局限在書本上,更不能栓在游戲、玩樂上,應該將其放在路上,開闊視野,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融于美景,暢于美食中。。。。。。大學一年時間,我或是跟朋友、或是獨自一人走過了十個城市,這讓我受益匪淺。
蟹蟹你能認真讀完我的文章,我是熱愛原創的雨相小姐,為每一位努力向上的人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