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誠〈孟子〉學習筆記101,4-6-2,公孫丑章句下6-2》
? ?今天是丙申年戊戌月戊子日,十月初三,2016年11月2日星期三。今日霜降三候。
? ?霜降三候,蟄蟲咸俯。俯,蟄伏也。
? ?花信風:蘆白似醒。幼而名葭,長而名蘆,老而號葦。其將枯也,飛霜夜撲,江潭千頃,一白如雪。想靈均之獨醒。
【公孫丑曰:"齊卿之位,不為小矣;齊滕之路,不為近矣。反之而未嘗與言行事,何也?"
? ?曰:"夫既或治之,予何言哉?"】
? ?一,楊伯峻先生的譯。
? ?公孫丑問道:"齊國卿的官位,不算小了;齊、滕之間的距離,不算近了;但來回一趟,卻不曾和王驩談過公事,這是為什么呢?"
? ?孟子答道:"他既然一個人獨斷獨行了,我還說什么呢?"
? ?二,得象而忘言,得意而忘象。
? ?1,有人會說,就這么一句應酬話,有什么學頭呢?還鄭重其事的記載下來干嗎?這里面就沒啥知識性的要點嘛。
? ?我們學習《孟子》,不是學習《語文》,也不存在應試教育中的"知識點"。
? ?《孟子》里面有的,是鮮活的生活;《孟子》里有的,是對人生的基本態度和命運中的種種際遇。
? ?3,以這一節故事為例,王驩一個權臣,他是一把手的紅人。通過孟子的態度,再參照歷史評價,我們知道王權臣是怎么當上權臣的呢?佞幸。靠嘴巴說順心的話,討主子的歡心。斜肩諂笑的樣子就出來了,這是我們說的"象"。一個人的名位及其表現的背后,必有完整的人生邏輯,順著這個邏輯就能縷出他的軌跡和生命的趨向。
? ?這種人追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討好主子,欺壓所有人。心理是變態無聊又自以為是的。既使對孟子表現得很恭敬的樣子,"王驩朝暮見",他早晚都來孟子處請安也好、客氣也好、顯得禮數周到為人低調的樣子。實際上也是裝的。他不是一個有教養的人,因為不能理解和進入至誠無息的人生境界里面。他聰明能演,做樣子很會做。
? ?4,讀到王驩這個人,就要停下來問問自己:我是真人還是假人?再接著問:我是要做真人還是要做假人?雖然答案看起來一目了然。
? ?真的一目了然嗎?
? ?孔子說:"見賢思齊,見不賢則內自省",這是警告我們,誰都有可能自視過高,做人沒那么簡單。
? ?5,王驩的權臣日子,當時自我感覺肯定良好,狐假虎威自我陶醉。我們后來人讀歷史就知道,那些牛逼閃閃的小人,所謂的好日子其實很短,主子一死,跟著完蛋,有的則是主子沒死,自己先玩死自己。但,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小人既使不迷也不肯重新做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僥幸就跟習慣性闖紅燈一樣,這次僥幸了,下一次還是不肯停下來。
? ?三,人生這一趟,貴在立志。
? ?孟子為什么不睬王驩?
? ?孟子是《尚書》、《詩經》、《春秋》、《左傳》、《易經》?門門兒精,這里面都是歷史,都是故事,都是人物。換言之,孟子不是王驩,而王驩呢,走不進孟子的世界。王驩演得很歡實,孟子視之如浮云。陪你客氣一下到頭了,真跟你較真兒就是笑話了。
? ?孟子的淡定來自穿透時間的大時空思維。這是我們追求的思想境界。很難,但是值得追求。那里才是真實而宏大的人生真境。現在沒到也沒關系,抬腳朝那兒去。《中庸》告訴我們,既使是困知勉行,達則一也。人生不是百米賽跑,人生是通往永恒的單程旅程。
? ?機會成本人人有,但貴有己志。
【學習參考書目】
《四書章句集注》朱熹著
《張居正講解<孟子>》張居正著
《讀四書大全說》王夫之著
《孟子正義》焦循著
《孟子譯注》楊伯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