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建興六年(228年)春,諸葛亮發動準備已久的北伐戰爭,是為第一次北伐。
諸葛亮命鎮東將軍趙云、揚武將軍鄧芝率一小部軍隊從褒斜道(今陜西寶雞市眉縣西南)出斜谷,揚言要攻取郿縣(今陜西寶雞市眉縣東北),在箕谷(今陜西寶雞市太白縣)設疑兵,吸引魏國主力,自己則親率大軍,出祁山(今甘肅隴南市西和縣祁山堡),進攻涼州。
魏軍果然上當。
魏明帝曹叡命大將軍曹真進駐郿縣,都督關右地區各軍,將關中地區各地魏軍征調到郿縣,準備在此與蜀軍一決高下。
劉備去世后,諸葛亮忙于治理內政,調和關系,又南征南中,整頓軍備,蜀軍好幾年都沒什么動靜,魏國的防備本就有所松弛,這次又一心以為蜀軍要進攻長安,注意力都集中在揚言要攻取郿縣的趙云身上,在涼州方向上基本沒有留意蜀軍動向。
所以,諸葛亮六萬大軍殺出祁山,突然出現在涼州時,各郡大部分兵力都已向郿縣集結,幾乎無兵可守,整個涼州頓時亂成一鍋粥。
天水(今甘肅天水市甘谷縣東南)、南安(今甘肅隴西縣西南)、安定(今甘肅慶陽市鎮原縣西南)三郡都沒組織像樣的抵抗,立即就舉白旗投降蜀國了。
二十七歲的天水參軍姜維也向諸葛亮歸降。
姜維(202—264年),字伯約,天水郡冀縣(今甘肅天水市甘谷縣)人。
姜維年少喪父,與寡母一起生活,崇拜儒家大師鄭玄。成年后出任本郡上計掾,被州里征召為州從事。
其父姜冏,曾任天水功曹,在羌、戎叛亂時,挺身護衛郡守,戰死沙場,姜維因此賜官為中郎,任天水郡參軍。
諸葛亮兵出祁山時,姜維和功曹梁緒、主簿尹賞、主記梁虔等正跟著天水太守馬遵在各地巡查。
馬遵聽到蜀漢大軍到來,各縣都響應蜀軍的消息,懷疑姜維等人也有異心,害怕自己被出賣,竟然一聲不響扔下姜維等人,連夜跟隨雍州刺史郭淮,悄悄跑到上邽縣(今甘肅天水市清水縣)去了。
姜維等人知道消息后已追之不及,回城時城門已閉,于是率領所部前往冀縣。
誰知冀縣也不放姜維等人入城。
姜維不得已,只好投降了諸葛亮。
諸葛亮贊賞姜維有膽識,任命他為倉曹掾,加奉義將軍,封當陽亭侯。
諸葛亮十分賞識姜維,在給留府長史張裔、參軍蔣琬的信中說:“姜伯約對自己的職任忠心勤奮,思考問題詳細周密,考察他的德行,即使李紹和馬良等也不及他。此人的確為涼州的上等士人。”
又叮囑說:“應先交給他五六千禁中兵卒。姜伯約非常敏于軍事,既有膽略勇義,又精通用兵之道。此人忠心于大漢,而且才力過人,將軍事大權交給他,宜派他進宮朝見主上。”
涼州其他各郡也軍心動搖。
安定人楊條等在月支城(今寧夏固原市隆德縣)劫持官吏,響應諸葛亮。
涼州的戰報傳開,魏國這才如夢初醒,發現中了疑兵之計,關中震動。
魏明帝曹叡年輕氣盛,并不慌亂,還給朝中眾大臣打氣,說:“諸葛亮本來依據山險固守,讓我無從下手,難以收拾,現在他親自前來,正合乎兵書所說的‘招敵前來’的策略,正好借機打敗他。”
之后,曹叡不顧眾人的反對,要親率大軍馳援,準備到長安坐鎮指揮。
曹真也迅速反應過來,派右將軍張郃率五萬精銳,緊急趕往涼州支援。
關中到涼州的通道,主要有南、北兩道。
南道沿渭河河谷西行,路程較遠,且河谷道路難行。
北道沿涇河河谷上行,是長安進入河西的最近道路。
魏軍救援,必趕時間,當然會選擇北道。
要走北道,必經街亭(今甘肅天水市秦安縣隴城鎮)。
諸葛亮料敵在先,派參軍馬謖守住街亭,阻止張郃軍救援。
到此,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意圖就非常明顯了。
他先是派趙云故布疑陣,吸引魏國關中主力,乘隴右兵力空虛之際,率主力突襲涼州,然后派馬謖堅守街亭,堵住魏軍西進救援,待蜀軍主力攻占涼州后,回頭增援馬謖,說不定還能借機吃掉魏國增援部隊。
就算打不掉魏國援軍,但守住街亭應該還是沒問題的。
只要魏軍攻不進,蜀軍在隴右站穩腳跟,整個涼州就是蜀國的了。
魏國的關中地區也就裸露在蜀國的眼皮底下了。
這個形勢,隴西(治襄武縣,今甘肅隴西縣東南)太守游楚就看得明明白白。
隴右三郡投降后,隴西太守游楚見形勢危急,便召集官吏百姓商議,說:“我當了這么些年太守,對你們也沒有什么恩德。如今蜀軍已經進入涼州,其他郡的官民都投奔蜀軍去了。這個時候,也許就是諸位富貴之時。我是太守,職責所在,應該為國家守衛本郡,雖死不辭。但諸位沒這個義務,就把我的項上人頭拿去,作為投奔蜀軍的見面禮吧。”
在場官民聽了他的話,都痛哭流涕,紛紛表態說:“我們生死都與你在一起,絕無二心。”
游楚也很感動,說:“諸位不肯殺我,在下感激不盡,那我就為諸位出個主意。你們看哈,東邊的兩郡已經投奔蜀軍,不久必定會帶領敵人來侵犯隴西。你們也不必馬上投降,可以堅守不出。”
他分析說:“如果朝廷的援軍趕到,敵人就會退去。到時候,我們堅守本郡,不失義節,都可以獲得封賞。如果朝廷的援軍趕不到,而蜀軍攻城很急,你們就把我綁了投降,去獲取富貴,也不晚。”
全體官民都覺得他說得有理,便關閉城門堅守。
不久,蜀軍果然進攻隴西郡。
游楚既然看破了諸葛亮的戰略意圖,自然便有應對之策。
他派長史馬颙帶兵出城,設陣以待,自己則站在城墻之上,與蜀軍將領談判,說:“如果你們能阻斷隴西,讓東邊的朝廷援軍不能抵達這里,一個月之內,我隴西郡不用你攻打,都會投降。如果你們做不到,這樣興師動眾的,也只會徒勞無功。就算把城讓給你們,一樣守不住。”
蜀軍將領當然是明白諸葛亮的意圖的,知道游楚說得有理,強行攻城,徒增傷亡,見馬颙裝模作樣要擊鼓進軍,也就退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