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晚了,孩子還在床上翻來滾去睡不著,咿咿呀呀地說著話,我這捧哏也捧得口干舌燥。正準備使出大招裝睡,孩子忽然說:“爸爸我背上癢?!?/p>
“轉過身去,我來給你撓撓?!?/p>
臥室里瞬間安靜下來。
怕傷著他的皮膚,沒有用指甲,經常敲擊鍵盤的手指頭已經足夠粗糙了。
我一邊撓,一邊想起一些事來。
關于撓癢,最早的記憶是在三歲左右。奶奶因為肺結核手術,留下了一條從后背到前胸的傷疤,時不時就會奇癢難忍,于是我們給她撓。奶奶坐在床邊,我和表哥表姐一邊撓,一邊嘻嘻哈哈地打鬧,那駭人的疤痕,幾乎撓破出血的皮膚,卻還是記憶猶新。
奶奶疼我們,我也心疼她。
后來離開大家族,跟父母一起生活,撓癢這個事,留下的是些許不滿。爸媽總是敷衍幾下,就放慢了動作。這時候我只好動一動,他們于是又用力撓幾下,卻很快又放慢了,停止了。我只好放棄,昏昏睡去了。
爸媽都是每天辛苦勞作的工人,哪能要求那么多呢。
再后來,學會了用竹抓撓自助,卻仍然更喜歡人工撓癢的感覺。
妻子并不享受撓癢的感覺:“哎呀,越撓越癢?!庇谑俏乙膊缓靡馑甲屗o我撓。但后來我病重,滿頭都是膿包,她每晚都親手給我一一處理,換我一夜安睡。有妻如此,還有什么可奢望或抱怨的呢?
為什么這么癡迷于撓癢呢?
也許癢其實不是問題,真正需要的其實是肢體接觸和撫慰。心理學上早已有實驗證明:【鏈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24123182】
無論是襁褓中的嬰兒,還是年幼的猴子,離開了溫柔的觸摸都難以生存。
我們成年人日常對身體接觸非常謹慎,卻有無數人癡迷于按摩、足療、采耳……這背后,是否也隱藏著對肢體撫慰的需求呢?
孩子不滿周歲時,特別喜歡我瘦長的臂彎,長大了,抱他的機會漸漸減少。無意間,卻發現可以用這種方式來彌補。
想著想著,感覺手臂有些酸。
仔細聽,孩子鼻息沉穩,已經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