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三國時代,三國時代是崇尚英雄的年代,每個都有自己的三國英雄,我心中的三國英雄是曹操。有人說他是奸臣,有人說他梟雄,也有人說他是個十足的大惡人。歷史由人評說,從不同角度看,他就是個不同的人。何況每個人都有多面性,同時誰都無法否認曹操在三國史上有不可磨滅的功勞,平定北方,安定人心,使得人民安居樂業。
在我心中的曹操還是一個非常成功的老板,拋開家底不說,是一個努力的富二代,在非常混亂的時代,在激烈競爭環境中能夠脫穎而出,并且走上人生巔峰,他得成功智慧不得不令人學習,不得不令人思考,那么曹操是如何成為一個頂級的老板呢?
王知人善察,難眩以偽。識拔奇才,不拘微賤,隨能任使,皆獲其用。與敵對陳,意思安閑,如不欲戰然;及至決機乘勝,氣勢盈溢。勛勞宜賞,不吝千金;無功望施,分豪不與。用法峻急,有犯必戮,或對之流涕,然終無所赦。雅性節儉,不好華麗。故能芟刈群雄,幾乎海內。
一王知人善任,難眩以偽。魏王知人善任,善于洞察別人,很難被假象迷惑。換言之一個人如果不能識別假象,就不能洞察別人,也就不能做到知人善任。曹操識人真是千古未有,值得深思。
有個人叫魏種,是在創業初期的時候就有交情,曹操把魏種推舉為孝廉,如果說被推舉成為孝廉,那就證明了有當官的能力,經過了初步的考核,兗州叛亂的時候,曹操說:“只有魏種不會背叛我。”當聽到魏種逃走的消息息,曹操憤怒地說:“只要你魏種南逃不到越地,北逃不到胡地,我一定不會饒恕你!”等到攻下射犬,活捉到魏種時,就放了他,還給任命官職,還是非常重要的位置。曹操又說:“只因他是個有才能的人啊!”
二識拔奇材,不拘微賤,隨能任使,皆獲其用。能夠發掘和提拔有特殊才能的人,不論地位多么低下,都按照才能加以任用,使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才智。咱知人識才,了解別人是個什么樣的性格,有什么特長,或者有什么別人無法擁有的能力,普通人始終發現別人擁有獨特的才能。
郭嘉在曹操眾多謀士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為曹操東征西討中立下了汗馬功勞,遇到郭嘉曹操更是如虎添翼。赤壁之戰失敗后說:“若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郭嘉投奔曹操后,和曹操談了一夜,倆人談的非常投機。和郭嘉談話后,曹操說:“能讓我成就大業的,非此人莫屬啊!”。然后馬上委派郭嘉為軍師祭酒。曹操的識才獨樹一幟。
三與敵對陳,意思安閑,如不欲戰然。和敵人對陣時,他儀態安詳,似乎不愿意打仗;安閑淡然,這種獨特的心態,是每個人追求成功的人,都需要這樣的心態,有人的是個始然,那么該如何修煉到這種狀態呢?
在白馬戰役后期中,關羽和張遼率先交戰,打敗了對手,斬殺了顏良,后來袁紹軍隊來馳援,曹操手下報告說:“袁軍約有騎兵五、六百。”過了一會,又報告:“騎兵還在增多,步兵不計其數。”曹操說:“不要再報告了。”便命令騎兵解下馬鞍,放開戰馬。那種淡然的大將風范。這時從白馬繳獲來的物資到處都是。大家以為應該退守營寨,聽了荀彧的話,沒有退。袁紹的騎兵大將文丑與劉備帶著五六千騎兵先后趕到。眾將又說:“可以出兵了。”曹操卻說:“時候還未到。”一會,敵人的騎兵又增加了一些,有的去搶奪輜重物資。曹操說:“可以上馬出擊了。”于是還不到六百的曹軍騎兵,便揮馬出擊,大敗敵軍,文丑也被殺。顏良、文丑都是袁紹手下有名的戰將,他們的被殺,使袁紹的部隊都很震驚。曹操回師官渡,袁紹進軍保衛陽武縣。
四及至決機乘勝,氣勢盈溢。可是一旦制定好策略,向敵人發動攻擊,便氣勢充沛,斗志昂揚。既然決定了,就用盡全力,自信滿滿,壯志昂揚,一種不服輸的精神在激勵每一個人。
官渡之戰的時候,許攸來投,讓去偷襲袁紹的糧草大營,曹操讓曹洪留守大營,自己率領領五千人,連夜出發,在天亮前趕到。淳于瓊等看曹操的人少,就在營外擺開陣勢,曹操下令沖擊;淳于瓊退回營內固守,曹軍攻打營寨。袁紹派騎兵救援淳于瓊。手下人說:“敵人騎兵越來越近了,應該派兵迎敵。”曹操說:“等敵人到了背后再來報告。”曹軍殊死奮戰,把淳于瓊等打得大敗,把他們殺死。這就是曹操,決定便馬上行動,氣勢如虹。
五勛勞宜賞,不吝千金;對有功的將士和官吏,賞賜時不吝千金;有功必賞,獎賞絕不吝嗇,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每個奮斗最直接的目標就是金錢,在者是那種成就的榮耀,如果你給的金錢不夠,給的榮耀也不夠,會火速讓為你服務的人失去激情。很多公司員工從上班熬到下班,這樣的公司能有多大發展,沒有激情,員工得過且過,做事拖拖拉拉,既浪費公司的資源,也浪費了自己的人生。
有次曹操對官員下屬說:我舉義旗,平定暴亂到現在已經十九年了,這期間,打每一場仗都能贏,這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這都是那些文武百官和賢明智士的功勞,雖然現在天下還沒有太平,還需要他們和我一起去平定,要是我獨享功勞,我也不會安心。然后,大封功臣,功勞卓著的二十多人封為列侯,其余的也論功行賞,還免除為國死難者子女的徭役租稅,輕重各有等差,一一論功行賞。
六無功望施,分豪不與。而對沒有功卻希望受到賞賜的人,則分文不給。你沒功勞,分文不給,你想要,就得努力立功,這樣能激發沒有立功人的自卑感,這樣會驅動人努力去立功,盡己所能獲取自己想要的東西。人不患少,就患不公。在公平的環境中,更能激發人積極向上的心態。
曹操說:“兵書《司馬法》上規定:‘將軍臨陣脫逃要處以死刑’,所以有趙括的母親請求不因兒子兵敗被連坐一說。可我調兵遣將,領兵征戰,只獎有功之人,而不罰有過之人,這不是國家的法律。現在公布命令:以后眾將出征,打敗仗的要依法治罪,作戰失敗的要免去爵位。
七用法峻急,有犯必戮,或對之流涕,然終無所赦。執法時嚴峻急切,違法的一定加以懲罰,有時對犯罪的人傷心落淚,也不加赦免。有過必罰,這是維護制度的一種,無論你多么有能力,有才華,有過必罰,這樣大家才能凝聚一心,不搞特殊化,不搞關系,不走后門,這樣大家才更能認可你得領導,你公平公正,大家覺得跟著你干有前途。
曹操的“割發代首”事件,曹操下令軍隊經過老百姓的莊家地時,不允許馬匹或者人踩踏莊稼,誰踩踏了莊稼,就砍了誰的頭。由于曹操馬匹受驚,踩了莊稼,為了公平性,制度的權威性,曹操演了這么一出戲,割發代首,也側面說明了曹操用法嚴明,征服眾人心。
八雅性節儉,不好華麗。生活儉樸,不崇尚富麗奢華。儉樸是成功的必備條件,儉樸的人才能保持內心的寧靜,只有內心寧靜的人,才不會迷昏了頭腦。這樣的人更容易成功,有句話說,你成功的時候,要想想你貧窮的時候,這句話有倆層含義,一是要防止你突然變窮的準備,二不要被勝利沖昏了頭腦,保持當初的心態,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曹操生活很節儉愛讀書,一頓飯只有一個肉菜,沒有大魚大肉,很節制。而且東漢流行熏香,曹操家里也不用,當然他也要求老百姓要節儉。到死的時候都說:“天下還未安定,不能遵循古代的舊制。下葬以后,即便除去喪服。凡是帶兵在外戍守的將領,都不準離開駐守之地。官吏們要各盡其職。裝殮用當時所穿的衣服,不要放金銀珠寶作陪葬。”這就是曹操的節儉。
這是曹操成功的秘訣,也是司馬光給曹操的評價,正因為曹操具備這幾種能力,才始得曹操幾乎統一中國,天下十三州,曹魏占九州。同時也穩定了北方威脅,沒有使得中國像五胡亂華的事件發生。屯兵制度減輕了人民的負擔,讓人民可以安居樂業,我們總是過于夸獎那些謀士的才能,三國殊不知最有才能的莫過于曹操,殘忍與仁心并為一體,這是一個真正的英雄。
曹操的成功秘訣,同樣適合普通人,你應該不斷去練就自己的洞察力和發現別人獨特優勢的能力,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別人。擁有博大的胸懷和容人之心,你會讓自己發展提升的更快。讓自己擁有良好的節儉美德,保持一顆處事淡然的心。沉穩且行動力強的人,會讓你在人際關系中,贏得更多信賴和權威。曹操的智慧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