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無意間讀到蔻蔻梁的《直到我們相遇》,她貫有的蔻氏旅行風講述著老撾一個又一個故事,或呢喃或低語般的閱讀感讓我仿佛在夏日喝了一杯最合適的薄荷水般愜意。而我也忍不住向領導申請,到老撾走走看看,正如書封而言這本書謹送給最明白快樂的人,老撾是個讓你更容易捕獲快樂的國度。
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奔赴老撾,那兒略帶神秘而陌生,那兒充滿猜想和向往,那兒是話題中的貧窮和艱辛,那兒是快樂和怡然……那兒的山、水、人、情會給出你答案,而我不過是把我看到的告訴你!
山
老撾與我國云南省南部接壤,中間即橫亙著云貴高原,一路上,需要越過高高的山脈,我們的車子就在重巒疊嶂的中穿行而過。行車沿著曼昆公路前往烏多姆賽省,左轉彎、右轉彎都是順路而去,一路開去只有一條公路,并不需要費腦筋。
早上的晨霧很大,人影走出30米之外即變得模糊,當太陽初升,溫暖的陽光灑在山頂上,濃霧漸漸散去,視野變得開闊起來,只見山下陽光還未到達的地方,云霧繚繞,白茫茫的一片,如同一片云海,汽車在曲曲折折的公路上穿梭,有如漫步云端。南寧的地形大多一馬平川,雖有群山,但大多低矮,遠不如高原的山那般氣勢磅礴。
行走在山間,遙望老撾的大地,人置身其間,如此渺小。而眼睛里總是綠色,因為蔓延千里的的原始森林。而這綠,綠得舒服而開闊,帶著它原本的模樣,不曾改變的模樣,有遠山環繞的薄霧,有枝繁葉茂的巨木,有緊緊盤繞的藤木,有恣意盛放的花朵,有跌落在旁的枯枝爛葉……探頭出去空氣帶來的都是自然的清新,吹著習習的山風,心情也變得豁然開朗起來,一掃長途坐車的疲憊。
公路的兩旁不時出現的村莊,房屋都建在離公路很近的地方,位置是如此之近,就好像一伸手就能摸到一樣。大多數都是木質的構架茅草堆砌的屋頂,但都同樣擁有擦得錚亮的木地板。老撾人是很容易滿足的,只要有一個能遮風擋雨的地方,他們就滿足了,不會刻意去追求金碧輝煌的樓宇。房屋的支柱多是數十厘米粗壯的原木,沒有任何裝飾和加工,在風吹雨打下變得黑乎乎,用手一摸卻是滿滿的厚實感。
人們大多就坐著門口的公路邊,背靠公路或聊天、嬉鬧或看護孩子,偶爾還能看見用炭火烤制食物的小攤點,沒有調制品,空氣中彌漫著食材原本的味道。倘若是早晨的時光,還能看到生火取暖的人們,因為老撾早晚的溫差較大。而路上也不時有男人騎著摩托車背著獵槍奔馳而過,他們需要上山需找今天的食物,一旦尋找到足夠一家人食用的食材就馬上回家,供家人食用。
水
原始森林的泉水由高到低匯集成小河,老撾的河水在雨季的時泥紅色的水滾滾而流,在旱季的時候卻很清澈,當我們的車走到山下地勢比較平緩的地方,蜿蜒曲折的小河就一條一條的映入我們的眼簾。這些從山間潺潺流過的河水,寧靜而清澈,老撾這個國家,也是干凈的,少有污染的。當我們走近小河,沙沙的流水聲由遠及近的慢慢充滿你的耳簾,聽著這沙沙的,只有這沙沙的聲音,整個世界仿佛靜止下來,心靈隨著流水流動,水里的魚兒在水中歡快的游著,這里的魚兒是幸福的,在這里,沒有人的打擾,沒有人的污染,它們可以在這清澈的流水里生活。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老撾人們愛水,天氣炎熱,他們每天都要洗三次澡,路過小河時總能看到不少的人們在洗澡、洗衣服乃至擦洗心愛的摩托車。洗澡的地方水大多都不深,都是越野車能駛過的地方,我們車子駛過時激起了層層浪花,向不遠處去孩子們波及開來,孩子們便興奮的拍打著浪花尖叫起來。而稍遠處的婦女們則用她們的筒裙包裹著身體慢慢清洗,一切看起來都是自然而正常。小河是大人們洗澡休息聊天的場所,也是小孩們盡情歡樂的場所。
而臨近黃昏的傍晚,孩子們便成群結隊的沿著河邊、水塘邊等水域開始找尋食物。水邊生長的野菜都將是他們飯桌上的美食,捏上一團糯米飯,配以野菜便是一道美餐。隨著天色漸漸暗下來,更多的孩子提著手電或者油燈往河邊或者地里走去,他們身上挎著小竹籃,據說能放進青蛙、老鼠、蛇、蟲子等一切會動的東西,而這些東西烤制之后也將成為美味的食物。
老撾最主要的河流是湄公河,湄公河在老撾境內蜿蜒曲折,流淌了2000公里,經過烏多姆賽、瑯勃拉邦、萬象、會曬等眾多城鎮。居住在湄公河河畔的法國風情街里,我卻發現這里出奇一致的保持老撾的樣子,只有這兒的食物和語言帶著法國的味道,或許正是因為他就是老撾的樣子吸納著不少外國游客到此居住。夜里居住在這里,河面黑黝黝并看不清河面的具體位置,但是風拂過的時候感覺離河很近很近,因為空氣是濕潤而清新的。清晨四、五點的時候就會傳來船馬達的聲響,噠噠噠的或遠或近。天色漸亮時往外探去,窗外便是一個碼頭,停泊著不少的船只,自然十足,倘若不是船只的停泊、往返,誰會想到這是個碼頭。而河對面的原始森林還被霧氣包圍著,當一天的氣溫慢慢高起來時,它們才會顯現出自己的模樣。
人
臨近烏多姆賽省勐昏縣時的時候正值孩子們放晚學,有的騎車帶著人,大部分都是三五成群的步行,臉上都是溫和的神情,微微帶笑。大家都穿著校服,男生是襯衣和長褲,而女生們則大多穿著襯衣和頗具民族風味的筒裙,臉龐大多黝黑而小巧,筒裙下面露出黝黑結實的小腿肌肉。
走進香蕉種植基地,往往還沒有走到老撾工人們工作的地方你就能聽到大音響播放的老撾音樂。在老撾,年輕人的娛樂即是卡拉OK,老撾的卡拉OK與國內的KTV相比是簡陋的、很不一樣的。一個簡陋的棚屋、一張紅木桌子、幾張塑料椅子,伴隨著老撾獨特的輕快而又穩重的歌曲,志同道合的朋友、心愛的愛人,喝喝啤酒唱唱歌,在這溫暖的燈光中,感情升溫。
村莊里很明顯的看出經公司土地流轉后富裕起來的人家,房屋大多是磚木混制,但都刷上了鮮嫩的粉紅色、粉綠色或者橘紅色等,顯得突出卻絕不會扎眼。在屋子的旁邊看到成群結隊嬉鬧的孩子,大一點的孩子的身上往往背著一個弟弟或妹妹。恰逢雨天,一群大小不一的孩子正在一塊空泥地上玩皮球,小的孩子穿的或許是哥哥姐姐淘汰下的衣服,露出屁股蛋,也有不穿衣服的,大家光著腳興高采烈的在泥地里踢著一只皮球。
老撾的人們大多瘦小,或許是因為長期的營養不良,鮮少會看到胖子,所以他們都干不來重活。路過一處正在種植蕉苗的蕉園時,工人們坐在地上種植,每種完一株就會慢慢悠悠的往前移動。對于數字計算,他們很不喜歡也不擅長,他們更愿意將每一日的工錢固定好,每日結算,哪怕你跟他們解釋多勞多得或者連續上班可以有獎金,他們只是溫和的看著你,卻無動于衷。
情
在老撾,隨處可見佛寺,從孟昏到公司基地的路上,就有三座頗具規模的佛寺。每個村寨也都有自己獨立的寺廟。老撾男孩以在寺廟里當過和尚為榮,所以他們的父母都會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去寺廟里當一個短期的和尚,接受心靈的洗禮。大部分的老撾男孩會在十四五歲的時候被送去當和尚,在當和尚的同時他們也可以完成他們的學業。
佛寺的和尚們每天清晨會成群結隊的外出化緣,在他們化緣的路上,早已有準備好布施的婦女,將要布施的果品、雞蛋、牛奶、糯米飯等佳肴置于鍍金盤子中,雙膝下跪,虔誠的祈禱后向僧侶們奉獻自己的施舍。而僧侶們,也會給布施的婦女們獻上真誠的禱告和祝福,來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
虔誠的信仰,讓這個國度的人們顯現出謙和、忍讓的優良品質,他們大多時候總是神情溫和、面帶微笑,絕不會主動惹事生非。倘若雙方有了矛盾,也絕非國內常見的撕開嗓門大聲爭吵。而習慣了國內的大嗓門和大聲喧鬧再去聽他們的輕聲細語時,總覺得世界是寧靜的,而不小心提高的分唄總會讓我自己覺得自己又魯莽了。
老撾人的時光被雕刻得慢慢悠悠,一整天除了準備必備的食物外,剩下的大部分時間可以隨處閑逛,也因此對時間失去了真正的概念感。或許,他們過著的就是生活的本樣。
后記:在蔻蔻梁以及身邊奔赴老撾的同事給我的帶來的好奇下,我走上這片土地,來不及過多了解她的風土人情,來不及領略她更多的風光,而她帶給我的卻是沉在心底的寧靜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