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晨5點30起來學習,現(xiàn)在12:30 開始日更,真是忙碌的一天,但我再也不是瞎忙了。這是有目標的一天,有方向的一天,有熱情的一天,更是收獲滿滿的一天。以下是我的幾點感受:
一、我成為了一個被夢想叫醒的人。
學習CEO的課程已經(jīng)四次了,每周日早晨6點開課。這在半年以前,我根本無法想象自己能長期堅持5,6點起床。
我分析有以下幾點原因:
1、我已經(jīng)把個人成長當做了自己的抓手,他是我實現(xiàn)夢想的一個手段,所以為了夢想6點上課還不是小CSAE嗎?
2、這個課程對我個人而言真的很有用,我能清晰地感受到每次課的成長。
3、我主動承擔了主張的責任,我必須給小組的伙伴起到帶頭作用。
4、我給自己定了一定要在畢業(yè)時成為優(yōu)秀學員的目標,高標準激發(fā)我投入更大的努力。
5、我感覺個人成長,幫助他人成長是我內(nèi)心的動力所在,我開始慢慢覺得有能力助人就是我的興趣,能在30歲摸索到自己的興趣,真的不晚,我要好好把握。
6、今天老師要拿我的案例來分析,我覺得一定會有更多收獲(收獲比我想象的還多)。
7、這個課程費用真的不低,不學好簡直就是浪費(一開始這是倒逼我的動力,現(xiàn)在我?guī)缀跻呀?jīng)用不上它了)。
二、學習這件事一定要反復打磨,每次溫習都有新的體會。
1、任何一個疑惑都不要放過,搞清楚每一個知識點。我昨天的個人戰(zhàn)略,花了兩個小時聽答疑錄音,又花了3、4個小時才做完,對比了其他同學的戰(zhàn)略,我覺得自己做的還是不錯的。沒想到今天,老師給我提了很多意見,而且確實都是真實存在的問題。我當時覺得有點困惑,但是因為時間緊任務重,就沒有去細想,誰知道,我以為的細枝末節(jié),結(jié)果才是關(guān)鍵。課后討論,果果同學對于自己不懂的問題一定要追問到底,以前的我可能會覺得“太斤斤計較了吧”。現(xiàn)在的我才深刻體會到,沒有這種刨根問底的精神,哪來的扎實功底。所以,一下課我就加了果果同學的微信,我要和這樣的優(yōu)秀者做朋友。榜樣激勵我前進。
2、沒有讀不懂的書,只要下功夫。我記得第一次看老大的博客《你有病,我有藥,我該給,你該吃嗎》,一片茫然,我想這個PKS模型到底是什么啊?沒想到,第二次讀的時候,我就大概理解了,今天結(jié)合最近學到的知識再去讀,我發(fā)現(xiàn)自己真的理解了,而且可以在現(xiàn)實生活中使用了。我想下一步,我要把這篇文章的感受寫出來。再下一步,我要去教會別人用這個PKS模型。我想用這樣的方法,沒有讀不懂的書吧?
三、承擔責任,激發(fā)無限可能。
1、承擔責任,讓我們快速成長。A4小組的幾次討論,因為沒有明確會議的核心目的和流程,最終沒有得出什么結(jié)果。重慶拆書幫的第一次團建活動,大家都踴躍發(fā)言,聊到深夜,但是因為目的不清晰,問題沒有解決。后來,秋林把草擬會議流程的任務交給我。我剛開始只是簡單地把秋林給我的流程調(diào)整了一下,再整合了幾位長老的意見就發(fā)出去了。雖然,任務已經(jīng)完成,但是我一直覺得這個目的和流程太籠統(tǒng)了,很可能又陷入討論無法聚焦的狀態(tài),最后達不到目的。因此,我心里一直裝著這個事情,比較焦慮。吸引力法則真的很奇妙,這個問題把蜀漢分舵的長老吸引到了我們身邊,給我們提供了很多建議。后來,我們更改了流程,今天的團建相當成功。如果舵主、幾位長老和我都不把這幾件事情放在心上,也就沒有那次與蜀漢分舵長老的臥談會,也就不會有后面詳細的團建目的和流程,更就不會有今天的成功。感謝每一位參與今天團建的拆書幫會員,沒有你們的勇于承擔,我們的組織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成型。
2、一個反例。今晚的分享會,忘了安排時間官,后面有些學習者的分享已經(jīng)超過了既定時間。大家都發(fā)現(xiàn)了這個問題,卻因為自己不是時間官而不愿意站出來打斷學習者的分享(可能因為這件事比較掃分享者的面子,大家都不太愿意得罪人,包括我),最后每個人的時間都被影響了。我當時沒有認清自己的身份,只把自己當做了一個旁觀者。如果我當時意識到自己是活動的組織者之一,超時會影響咱們拆書幫的形象和大多數(shù)學習者的利益,我就應該站出來提醒超時的分享者。我決定,以后再遇到類似的問題,要主動承擔責任,不再置身事外。
夜已深,明日續(xù),祝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