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從內心的聲音
經常會被告訴這句話,在文章中看到這句話。
聽從內心的聲音的確很重要,決定著每一步是否腳踏實地,無論在生活中還是自我成長中,決定著是否有足夠的信心去工作生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只有聽從內心的聲音才可以把自己活的很通透,做事情自信而勇敢。
我們的頭腦是一個很強大的機制,它會制造幻像,創造憧憬,讓我們活在期待的美好中,會拼湊無數的可能,繪制一個漂亮的藍圖,然后我們活在期盼和等待里,每一個行動也都是為了把藍圖繪制的更完美而做。
可能是對自己人生憧憬的繪制,可能是戀愛中對未來發展的編排,把一切都期待在未來中。而這些期待往往都是看到別人狀態,聽到一些所謂的正確概念而為自己繪制的藍圖,以為那些就是自己想要的美好。而并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更聽不到內心的聲音。
頭腦還有另一個機制,制造恐懼信號。當你想去做一件事情,有一個新的開始的時候,頭腦會發射出無數個擔憂、猜測、質疑、否定……這樣做可以嗎?會不會有什么不好的事情發生?失敗了怎么辦?出現糟糕的情況怎么辦?發射出很多的限制性的信念,以至于讓自己活恐懼當中,沒有辦法行動,沒有勇氣開始,更不相信自己,始終停留在舒適區內耗。
如何區什么是頭腦,什么是內心的聲音呢?
也會有很多內容告訴你,內心的聲音是會讓你感到開心的,積極有動力的。但是呢,這些頭腦也是可以完成的。
比如活在美好的期待里,頭腦也會很開心啊,想到未來的美好就嘴角上揚,很積極很有動力的期待著,告訴自己我現在正像遠方走著,然后抱著美麗的憧憬睡去了,想想也是挺美的。
區分先要了解頭腦的特質:頭腦是需要去維系的,需要去證明的,容易被摧毀的,恐懼搖擺需要去期待的。
而內心聲音的特質是:堅定的,穩固的,堅不可摧,堅信不疑,清晰明辨的,平靜的,安全的。
檢驗方式:
比如你在做一件事的時候,有一個聲音說你是不對的,質疑你的做法,說你是不合理的在浪費時間。但你內心深深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為什么這么做,并且很清晰而且很自信堅定,那就是處于內心聲音的指引。
如果聽到真誠勸說或否定的聲音,這時依然自己是堅定的,那也依然可以按照自己的堅定信心往前走,然后去檢驗去看結果,自己是否是在聽從內心。這時如果說證明了自己的堅持是對的,那這段路程走的就更堅定了。如果結果證明了錯誤的,那這個錯誤也不是真正的錯誤,透過走這條彎路收獲到了經驗和教訓,還會領悟到更多的精髓。及時回頭帶著收獲的經驗繼續往前走,聽從內心。
如果聽了一番別人的話,或是所謂權威的話,內心開始氣憤,動搖了,慌亂了,不知所措了,聽到否定后覺得世界要崩塌了,那這一定是頭腦編織的幻境崩塌。這時要及時止損,直面內心,就像上面說的,依然是有意義的過程。
還有一個重點!
頭腦有時也會制造堅固而穩定的幻境,就是我們俗話說的“固執”。對頭腦所創造的期待深信不疑,不想聽任何人說什么,也聽不進去,把自己深深的催眠掉,把內心的質疑埋葬掉。
這種情況其實自己是可以聽到動搖的聲音的,但是堅固的幻境會讓自己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固執到底,這種情況是沒有辦法及時將自己拉回去聽從內心的,裝睡的人是叫不醒的,自己本就不想醒,更沒有人可以叫醒。需要花更時間直到自己真正想醒來了才可以。
再舉兩個例子
1
這是我自己經歷的,有一個人過來加我微信,通過后開始和我聊一些修行上的內容,我也有回復,慢慢的開始問我你是和哪個老師學出來的?你知道這個嗎?你知道那個嗎?當然我也誠實回答了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我不可能每個領悟都知曉。然后這個人的話語就開始有點不好聽了,開始用一些局限性的概念否定我批判我,后面又說我告訴你哦,如果有人說自己開悟了到還吃肉,那一定不是真的開悟。后面我就只是說謝謝你。
過程中我并沒和這個人爭論,也沒有用話語懟他,因為我覺得沒有必要,我能清楚的看到他在做什么,素不相識過來就去批判否定別人,那就是在證明自己是對的,透過否定別人來證明自己,這就是一種對自我信念的維系,如果不維護,以為自己是對的那個信念就會崩塌。
我內心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收到了什么,我自己內心及生活的轉變是我親身經驗的,所以不需要去爭論和證明,聽到什么我都是堅定而自信的。
2
比如談了一場幾年的戀愛,以為自己是愛對方的,編織著美好的未來,規劃好了余生如何一起走下去,買房買車生寶寶,成為了別人眼中羨慕的情侶,看起來一切都是合情合理的。但突然有一天分手了,分手的原因就是一件小小的事情,但本質的原因并不是這件小事,而是積攢了無數的小事,分開的小事是最后的稻草。
分手后女生的內心崩塌了,痛苦欲絕。那崩塌痛苦是為什么呢?是很么崩塌了?是規劃好的未來幻境崩塌了,幻像破滅了。痛苦是因為已經習慣了活在對未來的規劃和期待里,期待的東西不能到來了,所以痛苦。
痛苦的不是失去的愛,而是失去了期待的一切,傷心的是規劃好的未來不會來了。所以是用頭腦談了一場戀愛。
做一件事如果后面有期待什么會發生,那一定就是頭腦的信號。心是回歸當下的,安靜而穩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