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陰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 ? ? ? ?膾炙人口的名篇。據說,當年趙明誠拿了這首詞和自己所作的五十首詞放在一起,讓朋友評鑒。朋友讀完,說所有這些詞就“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絕佳。
? ? ? ? ?說起古代女性作家,人們張口便答的一定是李清照,而后很多人大概會開始支吾起來。能寫詩詞被稱為才女的,幾千年中也是不計其數,然而,唯有李清照躋身詞壇一流作家的席位。
? ? ? ? ?李清照極善造詞,用詞淺顯新奇,富有表現(xiàn)力。 “人比黃花瘦”真是妙語!人以花喻,不新奇,然而“人比黃花瘦”——黃菊花花瓣纖長,花枝瘦細,纖瘦的女子與這細長的菊花,都佇立在黃昏的秋風里,只是人更多一份相思多一種傷愁,怎不比這黃花還瘦?
? ? ? ? ?易安文字既有文人的典雅,又能熔鑄口語俗語,表達新奇又自然,“綠肥紅瘦”、“才下眉頭,卻上心頭”、“載不動,許多愁”……還有那堪稱絕唱的七個疊詞!極少用典,亦不刻意出奇,她總用最簡單的文字表達最真實最真切的感受。
? ? ? ?李清照善于造境。薄霧濃云,香一點點燃盡,玉枕紗櫥,帳內獨寢,半夜秋日涼透肌膚,讓人難以入眠。從白天到晚上,從室外到室內,愁緒彌漫于整個時空,更何況是又一個重陽佳節(jié)里,還有與愁同在的浸透全身的秋日寒涼!
? ? ? ? 下闋,黃昏時分,佇立于東籬邊秋風里清瘦女人的形象,與黃花對比,既驚人又自然,更兼 “暗香盈袖”里隱約的美、幽微的傷,“簾卷西風”里清涼的寂寞與難掩的惆悵。女性復雜微妙的情緒與感觸,無盡的相思與難以排遣的愁緒,細致而含蓄地鋪展了開來。
? ? ? ? 東籬,“采菊東籬下”,也暗合著重陽佳節(jié)賞菊飲菊花酒的習俗,“酒”,菊花釀的酒;“暗香”,菊花的香;還有菊花的色,“黃”。全詞沒有一個菊字,卻是把菊花的色香形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曲折深婉,韻味無窮。
? ? ? ? 文字清麗、情思細膩、筆觸和婉的女性詞人,不止李清照一個,比如宋代的魏玩,宰相曾布的夫人,封號魯國夫人。朱熹曾說“本朝婦人能文者,唯魏夫人及李易安二人而已”。我們來看看魏夫人的詞作《菩薩蠻》:
溪山掩映斜陽里,樓臺影動鴛鴦起。隔岸兩三家,出墻紅杏花。
綠楊堤下路,早晚溪邊去。三見柳綿飛。離人猶未歸。
? ? ? 文字典麗精美,動靜安排頗為講究,更有色彩的調配,如一幅錯落有致的水墨畫,情感柔婉含蓄,是一首好詞。可是,比起李清照的那些名作來,總似差了一層。
? ? ? ? ?差了什么呢?王國維說“詞以境界為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最動人心的作品,往往無一奇字,尋常不過的文字組合在一起,卻有動人心魄的力量。這力量是文字中蘊含的氣骨,是詩人的見識胸襟,是境界。
? ? ? ? 李清照不同于一般閨閣女子。“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詩句透出的氣節(jié)與膽識,一般男子都未必有,更不要說舊時代的女性。與眾女性更為不同的是李清照對人生價值有自覺的追求,她有將文字傳世之心。所以她寫《詞論》,歷數眾多文學名家,一一評點,自信而從容,最后提出自己的觀點“詞別是一家”。
? ? ? “東籬把酒黃昏后”,佇立于黃昏秋風里的,不僅僅是一個悲傷的女人,也是一位孤獨的文人。這不局囿于女人小情懷里的李清照,不僅是以文字在消磨時光,排遣寂寞的情緒,更是有意識地以書寫文字來實現(xiàn)自己人生價值。
? ? ? ? ?失去了對自我價值肯定與追求的女性,眼光與天地會變得更為狹窄,最重要的是往往會失去了飽含生命力的情感力量、以及抗爭的意識。魏夫人“離人猶未歸”的輕柔與溫婉里,欠缺的不是才情,而是 “人比黃花瘦”里蓬勃的生機與力量。
? ? ? ? 人生,真是永遠說不盡的話題,世上也從沒有絕對的幸福與快樂。但人生總該有一些信念與夢想吧,讓我們得以從凡俗的紅塵里脫離片刻,讓我們的人生里能有一些熠熠生輝的光彩。“詞以境界為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作人,大約亦是如此。
圖文皆原創(chuàng),轉載需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