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鶯在歌唱
你看……
年輕人以為談?wù)務(wù)f說,問題就會迎刃而解。我那個世代比較沉默。我們了解遺忘是多么重要,重新出發(fā)有多美好。
他們沒有被遺落,也沒有置身于更美好的處所;他們已經(jīng)逝去。隨著人生漸趨落幕,我明白了哀傷有如懊惱與悔恨,進駐于DNA中,永遠成了我們的一部分。
或許這就是為什么我發(fā)覺自己總在回顧過去,而往事中帶有我現(xiàn)今再也無法得見的明晰。
到了這個年紀,我應(yīng)該什么都不怕,尤其是自己的過去。
我被開篇的這些語句深深吸引,我斷定這是一部好書,這些文字磁著我的眼睛,為什么遺忘更美好?究竟誰被遺忘?往事中哪些是最明晰的?顯然這個身患絕癥的老太太很懼怕,她在怕什么?而且這種懼怕遠超對死亡的恐懼……我想一探究竟,于是這場酣暢而痛苦的閱讀之旅就正式開啟。
故事簡介
一個夏日清晨,沒人注意到,生活在法國鄉(xiāng)間的一家人,寧靜的日子開始起了變化。姐姐薇安擁有著幸福的家庭,她溫順謙和,細心經(jīng)營來之不易的生活。妹妹伊莎貝爾年輕氣盛,失去母親又被父親放棄的她似乎要與全世界為敵,也從不向挫敗低頭。兩人相互依賴,卻又對彼此的生活心存指摘。此時戰(zhàn)火蔓延至整個巴黎,一切變得面目全非。伊莎貝爾始終不放棄抗爭的決心,而薇安只希望一家人能平安度日,為此她們分歧不斷,矛盾重重。性格迥異的兩人終于做出不同的抉擇,也迎向了各自的命運。
被迫勇敢的媽媽——薇安
姐姐薇安只想著保護好自己的家人,她瘦弱膽小,還好丈夫安托萬給了她最踏實的肩膀以及一個溫馨的家,可不幸的是二人孕育了三個孩子,只有最小的女兒活了下來,其他兩個男嬰,都身體發(fā)藍而夭折,她傷心欲絕,可又無可奈何。隨著小女兒蘇菲的漸漸長大,她內(nèi)心的傷口也在慢慢愈合,可是日子才剛有一點好轉(zhuǎn),戰(zhàn)爭就爆發(fā)了,毫不例外,安托萬應(yīng)征入伍,她的好友雷秋的丈夫也難以幸免。
突然之間小鎮(zhèn)就剩下婦孺和入侵的德國士兵。先后有兩個德軍住進了薇安的家里,是征用也是監(jiān)視,一個叫貝克,另一個叫凡·芮克特,貝克是戰(zhàn)時溫情的存在,而凡·芮克特則是惡魔的化身,然而薇安卻用鐵鍬打死了溫情的貝克,肚子里裝著惡魔凡·芮克特的骨肉,聽上去很不可思議,但卻是最真實的存在,痛心無比。我想薇安比我們更痛苦。接著她送雷秋離開,親手埋葬好友的愛女,撫養(yǎng)好友的兒子,一個猶太孩子,就是這一個舉動,開啟了后來的救助,戰(zhàn)時十九個孩子得到她的庇佑。不知什么時候開始,她如此勇敢且無畏。
被迫成長的孩子——蘇菲
在一個美好的夏天,盧瓦爾河谷繁花似錦,白色的床單在風中噗噗作響,一道石墻安靜矗立,石墻下的玫瑰花在風中微顫,一個小女孩在甜甜的笑著,她是安托萬和薇安的愛女——蘇菲,天真、爛漫,備受父母寵愛,1936年的蘇菲8歲,三年后一戰(zhàn)爆發(fā)。爸爸去前線作戰(zhàn),她在家陪著母親,開始饑寒交迫,營養(yǎng)不良,好在有母親的庇佑和陪伴。她目睹了生離死別,幫母親照顧好友的兒子,和母親一起承擔被殺的風險去救助更多的人,她早早的知道所有事情的真相,當然也知道母親所經(jīng)歷的一切,她選擇默默的和母親一起扛下所有,他的生活里再也沒有顫抖的玫瑰花,飄飛的白床單,只有不盡的擔憂和深深的隱忍。戰(zhàn)爭結(jié)束,她也長大成人,莊重慎思,成熟穩(wěn)重,始終在母親身邊團團轉(zhuǎn),為我掛念,為我操心,像一只護衛(wèi)小雞的母雞。歷經(jīng)我們所承受的一切之后,她對周遭始終抱持些許畏懼,我看在眼里,十分不忍。但是蘇菲,她知道怎么愛。當癌癥的病魔找上她,她不畏懼。臨終時,我握著她的手,她閉上眼睛,喃喃說道:“阿姨……你在這里啊?!彼脨鬯腥耍墒遣惶珪圩约海释褚辽悹柲菢訛t灑勇敢,可是她足夠勇敢,卻無法瀟灑……
尋找愛的勇士——伊莎貝爾
我們看到的是她的執(zhí)拗,叛逆,熱烈和清醒,但是這一切的背后,是她對愛的強烈渴望,她用這種方式在獲得別人的關(guān)注,時間久了,她就真的成了這樣一個人,在外甥女蘇菲的眼里,她就是最勇敢的戰(zhàn)士,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她憑借勇敢和智慧拯救了117名飛行員。在一次救援活動中,她暴露了,被嚴刑拷打,父親為了救她,承下了所有的罪,不久被槍決在廣場上,可憐的伊莎貝爾,死罪可免,活罪難逃,她被送往集中營,只靠一點點信念在強撐,是的,她撐過了酷暑寒冬,撐過了皮開肉綻,撐過了渾身凍瘡虱子,還有可怕的肺炎,一直撐到救援隊對隊的到來,然后她卻死在了姐姐家的躺椅上,不過還好,躺椅上有他的愛人賈約丹,她在她的懷里離去……
回味,回首,于她們而言,遺忘遠比記住好,于我而言,珍惜遠比自責重要。珍惜身邊人,一切愛我的和我愛的,因為愛的力量遠勝于恨,有愛才有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