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彭婆小學? ? 席巧輝
? ? ? 2023年 2月15日、16日兩天 ,國培計劃心理健康教師團隊齊聚城南實小進行聽課研課活動。兩天聽了10節課,我們組的十位老師 精心準備,課堂上有游戲、有視頻、有討論交流、有寫話,有單個上臺交流,課堂環節完整,教師語言準確多變,有很強的掌控課堂的能力。深入研究以后還是發現不少問題 ,感覺有的老師上的不是心理健康課 ,像班會課 、思政課。引發我思考什么是心理健康課?心理健康課怎么設計 ?心理健康課上課時的注意事項是什么 ?
? ? ? 一、什么是心理輔導課? ? ? ? ? 心理輔導活動課是教師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及特點,運用心理學、 教育學的有關原理 ,通過以學生為主體的活動項目和活動方式 組織課堂,達到提高學生心理素質 ,增進心理健康, 發心理潛能的目的 。給予上面的標準,我們的一位老師上的四年級的一節《榜樣的力量》,課堂 游戲后,由雷鋒導入,介紹雷鋒的事跡 ,接著又介紹古代其他的榜樣 ,然后介紹身邊的榜樣 。沒有運用心理學的原理 ,學生的心理素質你也沒得到提高 ,心里也沒有因此更健康 。我認為榜樣是給學生提供一個行為模板 ,學生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成為像榜樣一樣的人 。這些榜樣可以成為學生目標的代言人 ,學生如何成長為榜樣般的一道光 ,引導學生制訂具體出可視化的目標,最后落實到一點一滴的行動上。只有這樣才是心理健康課。
二、選材上大處著眼 小處入手
? ? ? 老師在設計心理健康課的時候 ,要清楚自己上課的目的 ,首先要考慮的是我要解決什么問題 :班里學生存在的傾向性問題是什么 ?他們的年齡特點有是什么 ?也就是說要弄清楚這節課的輔導目標 。心理課程的輔導目標一定要準確表述 并且是集中的 ,清晰的, 有操作性 ,切入點小 。例如我們組的一位老師執教的三年級《適應環境 應對變化》這一節心理健康課 ,游戲導熱身后 ,講了關于適應的心理學實驗 ,工作階段教從情緒管理 、學習管理 、人際關系管理 三個大方面? 教給學生適應環境的攻略 。感覺就是選題過大,沒找好切入點 。對于三年級的學生回憶上幼兒園或者上一年級的時候適應新環境 的情景, 同學們早已淡忘 。我的建議是:可以找一個小的切入點 ,比如說上學期的網課到和這學期的在學校上課有什么不一樣 ,自己不適應的地方有哪些 ?組織學生討論得出適應新學期緊張有序生活的攻略 。或者是三年級是中年級 ,可以選擇有學生低年級到中年級學習和生活的變化,如何適應這些變化 。這樣寬泛的主題就有了落腳點 ,能落到學生身上 ,幫助學生更好的適應學習和生活的變化 。
三、課堂的每一個環節都是為達成教學目標服務的。
老師們在上課前一定要弄清楚自己的輔導目標,輔導目標的設計一定是清晰的 ,可操作性強 。 有了目標,心理活動課的四個階段(熱身階段、轉換階段、工作階段、結束階段)都要為達成教學目標而服務 ,不能出現為活動而活動 。比如說一個老師的熱身活動是雨點變奏曲 ,和自己講課的主題 《榜樣的力量》沒有相關性 。而另一位老師講授《挫折伴我高飛 》熱身階段運用了《超級進化論》 這個小游戲 ,采訪了游戲結束還是種子的同學 的感受 ,由游戲到人生 ,自然引出課題 。游戲與主題相關 ,并為主題服務, 就是一個很好的熱身 。轉換階段常用的多媒體視頻播放 、情景設置、 小品表演都是為工作階段 的深入探索 做鋪墊的 。不是為了讓自己的課堂出彩 ,花哨 。
四、心理課上課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
1.重感不重認知
在課程實施過程中學生當時的感受和體驗才是最重要的 。
2.重引導 不重教導
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將自己的價值引導融入在課堂的環節中 ,即使學生出現錯誤的觀點 ,不急于指出來, 也不能放任不管 。比如說一個老師 在講《挫折伴我高飛》 ,播放埃茲拉雖然左腿是假肢,依然笑容燦爛奔跑在籃球場上 。觀看后讓學生談怎樣戰勝人生困境的,學生只說了面對困境要運動? ,老師沒有加以引導 。其實可以用追問的方式 讓學生感悟到埃茲拉雖然殘疾 ,但是身殘志堅,沒把自己當殘疾人看,克服困難,追逐夢想,沒讓挫折成為放棄的理由。
3.重真話,不重有無錯話
心里課不能講套話 ,不講沒有必要的話 ,真話無論對錯 ,要給學生創造一個包容的氛圍 ,那樣會有更多的學生講真話 。
4.重自我升華 ,不重教師概括總結
? ? 以上是我聽課研課的思考 ,上好心理課 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我愿意持續努力。感謝國培這個項目的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