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所有行動幾乎全部,或至少有95%,是由你本人的習慣所決定的。
堅持,說起來容易做起來真難。很多人每次給自己做好多計劃,都堅持不了幾天就放棄了。21天養成良好習慣的書籍、方法沒少看,可還是沒什么長進。
我給朋友推薦看這本【堅持,一種可以養成的習慣】。篇幅不長,都是些切實可行的小方法,很適合碎片時間閱讀。
本書提出了關于順利培養習慣的三個階段的概念,分別是
反抗期【第1天~第7天】很想放棄
不穩定期【第8天~第21天】容易被影響
倦怠期【第22天~第30天】感到厭煩。
這個觀點很有意思,正是我們在想要培養良好習慣時經常遇到的問題,解決方法也簡單易行。今天給那些對自己要求嚴格,想要養成良好習慣的人分享習慣養成三個階段中很基礎很重要的階段——反抗期。
想要切實培養習慣的話,請一定要將以下兩件事記住
1、每天持續行動
每天堅持,會把習慣的節奏滲透到身體內部,這樣才能降低效率。每天都做,堅持30天的人,比起一周只做三四次的人會更容易成功。秘訣在于,至少在30天的過程中,盡量減少什么都沒做的空檔。當然,30天之后行動的頻率降到一周3~4次也就沒關系了。
2、一定要堅持到底
培養一項習慣的前提就是一定要至少堅持30天。
反抗期【第1天~第7天】很想放棄
只要把重心放在撐下去上就好了。說得夸張點兒,比如用功念書,那就是每天打開書本就好;如果是跑步的話,做跑步前的熱身運動也可以。這個階段完全可以忽略行動量或結果。
在培養習慣的過程中失敗率高的人,通常在一開始就失敗了。所以培養習慣的時候,請檢視自己是否正確遵守以下三項原則
鎖定一項習慣
失敗的第一個原因是太貪心,想同時培養多個習慣。例如,很多人在減肥時,通常會同時進行飲食控制與運動,這是典型的高失敗率的例子。除非意志力堅強過人,或者迫不得已,否則這樣很辛苦。堅持有效的行動
第二個原因就是行動規則太多太復雜,行動規則越簡單越好。復雜的事容易失敗,簡單的事情容易堅持。不要太在意結果
過度在意結果,導致行動節奏被打亂。還是以減肥為例,如果你每天都稱體重,看到每個月體重只減了1~2斤會感到很焦急。這時你會為了早點兒達到目標而不吃飯了,采取極端的減肥手段。這樣做可以暫時收到成效,不過后面隨之而來的就是讓人更不能忍受的反彈。
當然啦,問題產生了肯定是有解決的辦法的
對策一:以嬰兒學步開始
簡單來說就是從小地方開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覺得整理房間很麻煩,所以一直無法開始行動導致房間越來越亂。于是把目標設定為15分鐘整理,而不是讓房間變干凈。結果就這樣輕松的踏出了第一步,持續了3天、一周、一月。無論你把行動的門檻降到多低,請一定要注意每天積累一小點步。
這么做的好處是:行動壓力小。在開始階段,“0與1”的差別遠遠大于“100與1”的差別。
請務必遵循以下重點
設定容易執行的門檻。把門檻設定到就算是加班、生病也一樣能做到的狀態,以無論什么樣的狀態都能夠執行為前提,徹底降低行動標準。
拋開不足感。或許有人覺得“嬰兒學步式的開始”不重要,越是無法堅持的人,越無法看到整理5分鐘或閱讀一頁書這些小事的重要性。
對策二:簡單記錄
如果要節約的話,首先就可以記賬。這樣就能從客觀的數字中判斷造成浪費的原因,并明確應該降低哪項支出。若是憑感覺隨意行動,在還沒有看到成果之前就會失敗。這些努力看不到效果,因為在這期間絲毫找不到記錄。
節約、寫日記、學英語、早起……所有的習慣都可以通過記錄來檢視。如果能夠是在地感受到這些小成果的話,動力就會逐漸提高,行動才能持續下去。只是,記錄這件事難度本來就不低,所以建議讀者一定要采用不麻煩的方法做簡單的記錄。
在簡單記錄時,遵守以下重點
1、不要過于繁瑣
貪婪的想記錄許多項目或是制作不必要的專用表格,與目的無關的項目不用記錄。
2、一定要每天記錄
經歷了反抗期,還有更辛苦的不穩定期和怠倦期。不過只要按照本書中的正確方法去執行,堅持養成良好習慣是完全可行的。
這是一本關于實踐的書,全篇在強調的都是一定要每天堅持做。書的目的在于培養自動習慣的能力,不是讀完就結束。需要我們去動手做,實踐之后你會發現你的自動習慣的能力會越來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