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莫菲
確切地說,會進入簡書,確實是被慫恿的。
作為一個常年斷斷續續碼字,總是間歇性懶惰拖延癥發作的三流寫手來說,心里一直在琢磨留在哪個平臺更合適自己。但著眼的平臺無非也就是類似晉江、紅袖這類小說網文天地。
第一次知道簡書是被同事安利的。
他甚是莊重正經地跑過來問我,你平時寫文章嗎?你要不要來我這里投稿?跟我一起拿業余時間弄個公眾號。
我原本激情澎湃,直到看到他那個只起了個名字連菜單都不健全的所謂公眾號,瞬間又是一盆冷水兜頭淋下。
于是我毫不猶豫地拒絕了。
在這中間我們閑聊雜談了一波,聊起了我寫作初衷,聊起了我糾結的問題,然后他就給我安利了簡書。
我便興沖沖跑過來注冊了,緊接著又興沖沖發了一篇曾經寫過的文章上去。
然后,我就像小孩急等著獲取獎勵一般,翹首等待著,時不時翻一翻看自己寫得怎么樣,再去各個專題里投稿。誠然那時候還不是特別明白簡書的規則和邏輯,在經歷了第一撥投稿失敗,并且閱讀量寥寥無幾,其實為零的現狀之后,我失望難受,也就放棄了。
這是我和簡書的第一次交鋒。
就這樣我完全無視了簡書,也從未想著再回來。
直到過了好幾個月,我被一個每天打卡發《山海經》故事的姑娘鼓舞了,又是一次興沖沖,想著干脆就開始讀一些歷史類的文化書籍吧。讀那些佶屈聱牙不好消化的書,然后根據自己的理解,寫成文章。
那時候想也不想,我就知道該在哪里發這些文章了。
于是我又來到了簡書。
這次我小小試了一下,寫完第一篇之后投到了幾個我感興趣的專欄,當然我又忽視了閱讀專欄投稿規則,只是從我看著感興趣的名字著手,就唰唰唰投了五個。
第一次還真讓我碰著了,過了一個專欄,同時主編點了喜歡。
那時候,就僅這一個喜歡都夠我開心振奮一整天了。當即就覺得,嗯,要好好繼續堅持,就在簡書上寫,將自己的文章發揚光大。
結果,那曇花一現便再也沒有降臨到我身上了。
在接連幾篇投了幾次專題都不過稿的情況下,我便暗自說服自己,別去在意那些,你只是因為想寫才去寫的呀,不要想太多。
繼續吧,哪怕真的沒有人看見,但也是你喜歡做的事。繼續自己喜歡做的事,寫自己喜歡寫的事,沒什么錯。
我也就這么做了。只是堅持了一段時間后,便又擱置了。
這次我與簡書的第二次交鋒。
說實話多少肯定會質疑過,簡書這流量是不是不行啊,也沒幾個閱讀量。
但心底里是明白的,歸根究底,還是我自己的問題。
自此之后,我偶爾也會上上簡書,逛逛出版、專欄類的,看看相關的介紹,在心里揣測著想象著,但始終再不敢往前邁步了。
日子又回到了從前,我默默碼字,存稿,反復修改,祈禱著攢夠了五萬字,就可以開始去網上發表,試一試運氣了。
這樣一晃,又是好幾個月過去了。
直到這一次,偶然間我看到了訓練營的廣告,當時第一印象就是,什么?一整年每一天都要打卡?這怎么可能啊……對于我這種時不時間歇性偷懶的人來說,基本是做不到的。
我看了那個廣告好幾天,每天反復糾結,每天反復琢磨,可就是拿不定主意。
后來是被一句話當頭棒喝。
“不想報名,是不是根本不想做?”
我當場就愣了。
我從初中就喜歡看小說,喜歡各種各樣好玩的故事,從那時候開始就在各種本子上寫了各種各樣的故事,三萬、五萬、十萬……本子多厚就寫多長,慢慢延續著我對小說的喜愛。
直到高中慢慢歇下來,再到大學艱難完成了第一本20萬的小說。
雖然這中間都是我和我自己的斗爭,雖然到目前為止我都沒有任何拿得出手的成績可以驗證我確實適合寫小說,
但我心里是明白的,我是喜歡做這件事的。
當我沉浸在故事里的時候,當我寫著自己喜歡的故事的時候,我是快樂的,我是投入的,哪怕現在工作了每天忙碌每天勞累,但回到家,我還是會想打開電腦寫寫字。
腦子里的想象從未間斷過,而那些之所以不愿割舍的,就是我很想將我腦海里塑造的人物和故事完美呈現出來,讓大家看看我想的是什么,讓大家看看我想表達的是什么。
這樣想著,似乎也就沒什么好猶豫的了。
于是我便果斷報了名,然后就進了訓練營。
然后,這是我堅持寫作的第4天。
這就是我與簡書不得不說的三件事。
無戒365寫作訓練營? 第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