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我有位朋友突然想做短視頻。
朋友是一個執行力非常強的人,他說出這個想法的當天就開始寫稿子并準備拍攝環境。
后來,過了大概有一個星期,我一直沒有看到朋友把他的短視頻發布出來。于是我就問了一下,結果他回答說,這一個周我幾乎拍了差不多二十幾個短視頻,但是都被我刪除了。
我問他為什么,他回答說,他拍的這些短視頻都沒有達到他的預期,他不想把不好的內容發布出去讓別人看到。
我一直知道朋友是一位完美主義者,但是聽完他的回答,我依然有些吃驚。
我們在做事情的時候,最重要的不是做到100分,而是要學會接受不完美的60分,盡快完成推出去。去聽來自市場的反饋,再根據反饋進一步完善。
我平時在做產品迭代的時候,最經常聽到領導提起的一句話就是,要避免過度設計。
什么是過度設計?我們做產品總會考慮用戶體驗,一個產品的功能不管怎么設計,只要停下來下一次再看的時候,總覺得還可以繼續優化用戶體驗。
這么無休止的優化的后果是,同行的競品早就把這個功能推上線,并且已經迭代好幾個版本了,而我們的功能還在提案中沒有開發。
我們團隊工作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則:在需求排期表中,無論什么需求永遠都會有一個功能設計的deadline。在這個deadline之前,我怎么改進都可以,但是到了deadline之后,我就不能再隨意改動了。
為了防止過于追求完美,Deadline是第一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