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是個充滿傳奇的朝代,無數英雄起于草莽,比如被劉邦預言“安劉氏者必勃也”的絳侯周勃,跟隨劉邦之前是在葬禮上吹簫當伴奏的,跟劉邦之后最開始負責打掃衛生,但人才總不會被埋沒,劉邦稱王后封他為威武侯,西漢開國之后被封為絳侯,并“剖符世世勿絕”。呂雉死后周勃與陳平一起鏟除呂氏,立漢文帝。虎父無犬子,他的兒子周亞夫更是平定了七國之亂,被漢文帝譽為“不可犯”的“真將軍”。然而,這位曾經挽救西漢的大將軍,最終卻被懷疑“要在地下謀反”,最終絕食而死。
真正的將軍
文帝時期,匈奴入寇,劉禮與周亞夫分別帥軍守衛,文帝親自到前線慰勞將士,直接騎馬馳入劉禮的軍營,軍營中所有軍官都又接又送。當到了周亞夫的軍營卻碰壁了——迎接漢文帝的是身穿甲胄,手持利刃,甚至弓弩都已經拉滿的士兵,文帝隨從說:“天子馬上就要到了”,士兵回答:“將軍說了,軍中只聽從將軍令,不奉天子詔。”文帝到了之后,周亞夫才下令開門,但士兵依然強調“將軍說了,軍營之中不能策馬狂奔。”文帝只好慢慢地顛過去。周亞夫見了皇帝之后說:“我穿甲胄,守國門,不能跪拜,請接受我的軍禮。”旁邊的大臣們早就替周亞夫捏了一把汗,而文帝卻說“劉禮治軍如同兒戲,周亞夫才是真將軍!”
平定七國之亂
臨終,孝文帝給景帝留下遺言:“如果國家有意外情況,周亞夫可以獨當一面(即有緩急,周亞夫真可任將兵)”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西漢爆發了七國之亂,周亞夫被任命為太尉,前往平定叛軍主力——吳國與楚國。“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周亞夫在平叛之中就曾拒絕景帝轉移陣地的命令,堅持自己的戰略布局,最終用了三個月就平定了這場叛亂。
被誣謀反而絕食自殺
平亂之后,周亞夫被升為丞相,后來由于反對景帝廢太子、曾經得罪梁孝王、反對景帝封曾經叛漢逃亡匈奴,又叛匈奴回到漢朝的五個人為侯,最終與景帝產生了矛盾,性情率真的他也不賣景帝面子,于是告老還鄉,景帝愉快地答應了。
?
景帝后元年(公元143年),周亞夫之子見父親年老,恐怕去日無多,便開始準備后事。無心的他卻犯了一個重大的錯誤——他買了五百件“甲盾”準備陪葬,而在當時,甲盾是禁止私人買賣的。后來因為拖欠尾款,被人告發,并扣上了謀反的大帽子。前來調查的人像周亞夫詢問情況,而不知情的周亞夫自然回答得風馬牛不相及。景帝很生氣,后果是將這個案件移交給廷尉。廷尉趾高氣揚地問周亞夫為何要謀反。知道真情的周亞夫回答說是兒子給他準備后事,并無謀反之意。廷尉不屑而諷刺地說道“恐怕您即便是不在地上謀反,也是要去地下謀反吧(君侯縱不反地上,即欲反地下耳)!”周亞夫覺得這明明就是君讓臣死啊,于是絕食五日,吐血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