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想和大家介紹一位時間管理的高手。
他26歲自創的“時間統計法”讓他有如時間機器般精確感知時間,并且這套時間管理的方法對后人的影響極為深遠,李笑來、秋葉、吳剛、和知乎大V張兆杰都從中受益。
這位了不起的人物就是——柳比歇夫。
柳比歇夫的一生堪稱是高產的一生。他生前發表了70來部學術著作,其中包括分散分析、生物分類學、昆蟲學方面的經典著作,這些著作在國外被廣為翻譯出版。
此外,他還當任大學教研室主任兼研究所的負責人,還常常到各地考察。《奇特的一生》里寫到,20世紀30年代,他跑遍了俄羅斯的歐洲部分,去過許多集體農莊,實地研究果樹害蟲、玉米害蟲、黃鼠......
在所謂的業余時間,作為“休息”。他研究地蚤的分類。單單這一項,工作量就頗為可觀:到1955年,柳比歇夫已搜集了35箱地蚤標本,共13000只。而其中5000只公地蚤做了器官切片,總計300種。這些地蚤都要鑒定、測量、做切片、制作標本。他收集的材料比動物研究所多5倍。
他的一生,恐怕普通人十分之一也難以企及。生平達到這樣的境界,真是令人心生艷羨,佩服的無話可說。
2.
柳比歇夫的工作成就引起了很多人的驚嘆,也引起了很多人對他的“時間統計法”的好奇。
“時間統計法”是柳比歇夫自己創辦的一套管理時間的方法。這個方法最大的特點就是,它沒有任何的形容詞,沒有情感,沒有任何波動,就像一個時間機器,忠實地記錄自己每天、每周、每月、每年的工作和生活。我在書中節選了柳比歇夫的日志:
烏里揚諾夫斯克。1964年4月7日。分類昆蟲學(話兩張無名袋蛾的圖)——3小時15分。堅定袋蛾——20分(1.0)。
附加工作:給斯拉瓦寫信——2小時45分(0.5)
社會工作:植物保護小組開會——2小時25分。
休息:給伊戈爾寫信——10分;《烏里揚諾夫斯克真理報》——10分;列夫·托爾斯泰的《塞瓦斯托波爾故事》——1小時25分。
基本工作合計——6小時20分。
.......
在柳比歇夫這里,時間記錄得清清楚楚,一點兒也不馬虎。1942年,他的兒子陣亡,連這都沒有反映在他的日記里。日記里有的只是他工作、通信還有為兒子悲傷的時間。
3.
柳比歇夫記錄時間日志的背后,是其強大的自控力和高度的自律。
我在讀《奇特的一生》這本書就在想,世間怎會有如此自律的人,若這種人成為我的對手,那我可能毫無還手之地。
后來,慢慢讀完整本書,我心中的迷霧才算漸漸消散。原來柳比歇夫如此強大的自控力,全都源自他對生物科研領域強烈的使命感。
他年輕時就做好為科學奉獻一生的準備。為此,他致力于昆蟲分類,但隨著深入的研究,他發現這個工作的工作量實在是太大,以至于他不得不一再壓縮他的野心,把分類的目標從昆蟲壓縮到一個小門類,但即便如此,時間依然不夠用。
我覺得,作為一個普通人,想要一生像柳比歇夫一樣,堅持一輩子記錄時間,與時間賽跑,可能性不大。畢竟適合別人的,未必就適合你。
如果你是一個喜歡隨性灑脫的人,就大可不必拘泥于此。因為率性而為,順遂自然,更符合你的本心。
4.
關于“時間統計法”的記錄工具。
最簡單而又行之有效的是用紙和筆。雖然很笨,但往往只有聰明人才肯下笨功夫。
除此之外,一些手機軟件、app,如有道云筆記、印象筆記還有錘子便簽也是可以考慮的。
新手入門,用Excel表格進行記錄也是非常OK的。Excel的好處是清晰明了,一目了然,記錄相當簡潔便利。
寫在最后
最早了解柳比歇夫是在讀李笑來老師的《把時間當作朋友》里。從那時開始,我就堅持每天寫事件——時間日志。
寫了有一個多月后,做了一次基本工作統計后,嚇了我一跳。
原本我以為像我這么勤奮的人至少一天也有六至八小時花在學習成長上。但一合計,發現每天真正有效投入的時間竟然只有三至四小時。
差了整整一倍!
時間和數字是不會說謊的,我沒什么好說的。只是感慨我們對時間的估計能力太高,常常感覺良好而低估了事情的復雜程度,從而錯誤預測了完成時間所需要的時間。
自從那次合計之后,我開始做周計劃和月計劃,盡可能把每天安排好,合理分配自己的時間,勞逸結合。
現在自己的工作效率和對時間的感知能力都有所提高,最慶幸的是我對時間的感知能力。
我怎么也想不到,我對時間的感知能力竟然精確在一分鐘!
(我可以不看手表,就能預測了現在時間大致是多少,而且預測的時間和真實的時間只差一分鐘。)
當然我并不是在這里和大家顯擺,我想表達的是,這種記錄時間的方式,會潛移默化地提升你對時間感知的能力。
它能幫助你更為準確地預測完成一件事到底需要花費多少時間,幫你做出正確的判斷和合理的決策。
柳比歇夫獨創這一方法,并從26歲開始,一直堅持了56年。在我看來,他早已把記錄時間內化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可能有很多朋友也想學習他的這一做法,但又擔心做不來。
我是覺得,無論你做不做得來,至少都應該去嘗試一下。你大可不必像他那樣記一輩子,你也不必要一上來就立志要記一年。或許,你可以先去做一個月,如果一個月還是有點難,不如就記十天。
能否養成一個習慣,最重要的一點是,你能從它身上看到好處多于壞處。所以,在這十天,如果你發現日程記錄有那么多的好處,可能你就不會強迫自己,而是主動愿意去做了。
還等什么,立刻去做吧,反正又不吃虧!
如果喜歡,請點贊鼓勵我繼續創作。
若是有用,可以關注我的簡書ID。
謝謝,你的鼓勵是我創作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