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幸福娃
感謝每一個快樂的日子與你們分享,感恩每一個失落的瞬間有你們陪伴,感謝時光不棄,感謝身邊有你們!
01“幸福娃”就這樣撞進你心房?
“小朋友們好,老師姓符,小朋友們可以叫福娃老師,就是奧運會的福娃。”這是2008年,符老師給北師大幼兒園小班(3-4歲)小朋友上課外美術課時的自我介紹開場。
當符老師話音剛落,就聽到一個小朋友脫口而出的“幸福娃”,這三個字一下子撞進符老師的心里了。
這個3歲的小男孩,白白凈凈的,他烏黑發亮的寸頭下,一雙大眼睛格外迷人。
不知道是因為這個孩子太萌太可愛,而喜歡“幸福娃”這三個字,還是因為“幸福娃”這三個字與自己的姓氏,和追求的寓意太吻合了,而喜歡這個小男孩子。
符老師本姓是符,與“福”同音,有意愿希望自己幸福。“娃”代表孩子,自己又是教孩子畫畫的,另一層含義是,符老師期望自己內心永遠留有一份童心。
綜合而成的“幸福娃”三字,真的恰到好處,好像為符老師量身定做的名字!
從那開始,符老師就想著,以后如果有機會開畫室,就用這個名字了。
自那以后,“幸福娃”這個名字隨堂的別稱,也成了寫作落款時的筆名。
每天跟孩子們一起,畫畫,做手工,講故事,成了幸福娃和孩子們的日常快樂時光。
02“我最愛媽媽”你看見了嗎
記得剛來北京教書時,孩子們見到幸福娃的第一印象就是好奇,有個小朋友問“老師,你是非洲人嗎?”
幸福娃心想,難道自己的皮膚有黑得如此明顯嗎?但孩子們的反應和回饋是最真實的。
這是幸福娃第一次面對3-4歲的學生,自己也像大小孩兒一樣,對他們也充滿了好奇。
一次,幸福娃在上關于《母親節》的課題,在一所民工幼兒園里,給他們上最喜歡的畫畫課。課堂期間,幸福娃問到一個問題:“誰最愛自己的媽媽?”
有一個小男孩嗤楞地從座位上站了起來,使勁地往上舉手,生怕老師看不到他,也怕別的小朋友比他快,比他更愛自己的媽媽!
小男孩帶著哭腔,抹著眼淚大聲說:“我最愛媽媽!我最愛媽媽!”連說兩遍!
其他的小朋友,也許是被他的舉動所驚動,一下子沒反應過來,接著傳來一片笑聲!
可幸福娃卻被他,這小小的舉動感動了!
不知道在他身上有著怎樣的經歷,表現得如此強烈!
幸福娃停頓了幾秒。讓所有小朋友給他鼓掌,并引導孩子們表達一些對媽媽愛的表達。
這就是為什么幸福娃喜歡,跟孩子們在一起的原因。孩子的喜怒哀樂都表現得很直接,喜歡你,見到你就會跑來抱你。
不喜歡你,可能就不會搭理你。不管你是誰。
03老師“手變了型”孩子們依然喜歡
記得在陶藝課上,幸福娃教孩子們做手工,用她那變了型的雙手,在給孩子們做示范。
因為手指伸不直,有孩子看到了直接問“老師,你的手怎么伸不直?”
幸福娃也毫無掩飾地說“因為老師生病了,有關節炎,所以手指伸不直。”
下課了,孩子們會跑過來教我如何伸直手指,以為老師不會呢。有的會直接用自己溫暖的小手,給符老師呼呼,孩子們太可愛了!
不會因為老師手伸不直,而用另一種眼光看待;也不會因為老師的手變形而感到害怕,反而很關心老師,希望老師快快好起來。
04被鄰居說閑話“你不害怕嗎?”
幸福娃經常聽到,一些鄰居問跟她一起住的阿姨:“你鄰居那樣,你不害怕嗎?萬一出現什么事情該怎么辦?”
善良的阿姨說:“害怕什么,我跟她無冤無仇,又不會打人家,這有啥好害怕的。”
聽到有人說害怕?
幸福娃的心一緊,難道自己的身體,以及平時行動的狀態,已經如此差勁了嗎?
她有點意外,更多的是心疼自己吧,這些年,感覺自己很不容易,但她已經很棒了。
自2011年12月份確診開始,哪怕被醫生下判決書。10年過去了,她還能自食其力,老天對她不薄啊,給了她如此大的“恩惠”,還能怎樣呢。
05不依附,不拖累,望得到家人的支持
今天,幸福娃接到媽媽發來的語音,媽媽聲音有些沙啞,問其原因,媽媽表示幫不上什么忙。
媽媽順帶提了一下,還是回老家來吧,回老家找個工作,找個人嫁了;而不是回來我們照顧你。
幸福娃也把自己藏在心里難受的話說出來了:
“回去了又能怎樣?在家能住多久?如今的身體不能像之前那樣跑了,去找工作誰會要?至于嫁人,還是別考慮了。(心想自己這身體,就別去拖累任何人了。)”
“只希望爸爸媽媽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幸福娃也不是小孩子了,有自己的想法和決定。不管決定最后結果是好的還是壞的,都希望得到家人的支持。而不是你們跟著他人,用別人不一樣的眼光和想法來討論自己的女兒。”
幸福娃心里明白,不管前30年做了多少,對父母的“孝和恩”,永遠都無法劃等號。但幸福娃現在的身體,現在的處境,不拖累家人,照顧好自己,就算是最大的孝了吧!
希望自己的爸媽能理解和支持,別無他求!
希望接下來的日子,幸福娃依然有孩子們的相伴,你們的符老師可以像“幸福娃”一樣做個幸福,快樂的大小孩。
人生的快樂,就是走自己的路,看自己的風景,感恩并知足,保持輕松愉悅的心情,開心度過每一天。
以后的日子,對待生活,取舍有度,不慌不忙;對待自己 ,追求質量,不依附,不高攀;至于其他,有則錦上添花,無則依舊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