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中原文提到:“孩子的責任感只有在和善而堅定、有尊嚴、受尊重的氛圍中,有機會去學習具備良好品格所需要的有價值的社會和人生技能時,才能培養出來”,這句話是從英文翻譯過來的,感覺說的有點復雜。我所理解的是:第一要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大人以“和善而堅定”的態度對待他們,而“和善而堅定”可以說是這本書的關鍵詞;第二學習有價值的社會和人生技能,而這些技能是具備良好品格的基礎,學習這些技能的過程中能培養出孩子的責任感。
作者明確提出了成為一個有能力的人所必需的“七項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
1.對個人能力的感知力——“我能行。”
2.對自己在重要關系中的價值的感知力——“我的貢獻有價值,大家確實需要我。”
3.對自己在生活中的力量或影響的感知力——“我能夠影響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4.內省能力強:有能力理解個人的情緒,并能利用這種理解做到自律以及自我控制。
5.人際溝通能力強:善于與他人合作,并在溝通、協作、協商、分享、共情和傾聽的基礎上建立友誼。
6.整體把握能力強:以有責任感、適應力、靈活性和正直的態度來對待日常生活中的各種限制以及行為后果。
7.判斷能力強:運用智慧,根據適宜的價值觀來評估局面。
這七點當中以我薄弱的心理學知識理解,自我效能感要高,要有信心面對眼前待解決的問題;自我關系和社會關系中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認識自我,激勵自我;內省能力的關鍵在于自我認同,要有較強的情緒感知力,并自律自控;其他幾項比較好理解。
孩子在為家庭生活做有意義的事情時,與父母并肩做事、邊干邊學,他們就自然而然培養出這些能力,這是以前的大人們的生長環境就會提供的機會,而現在需要我們為孩子提供這樣的機會,這是教育者不可推卸的責任。而更重要的是,在和孩子相處時要相互尊重和共同承擔責任,在此基礎上合作比專橫的控制更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