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慶齡: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一個“名譽國家主席”
1893年1月27日(清光緒十九年),宋慶齡在上海出生。在上海中西女塾(今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學)高中畢業后,1907年14歲時赴美國留學,于歷史悠久衛斯理女子學院獲得文學系學士學位。1914年她在日本擔任孫中山的英文秘書,與孫中山相戀。孫中山是宋家二十多年的朋友,宋慶齡和孫中山的婚事遭到其父宋嘉樹等人的極力反對,因為孫中山比她年長26歲,和他的第一個妻子盧慕貞還有一兒兩女。當時還在美國讀書的宋美齡對二姐表示了支持。
宋慶齡被軟禁在上海家中,從窗口逃出后,奔赴日本。孫中山離婚之后,兩人于1915年10月25日在東京結婚,宋嘉樹趕到日本,但未能及時阻止婚禮。陳炯明叛變事件中,宋慶齡堅持讓孫中山先走,稱“中國可以沒有我,但不能沒有你”。宋慶齡在逃亡過程中不幸流產,后終身未再有孕。
孫中山去世之后,1926年1月宋慶齡當選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1927年8月份,宋慶齡赴蘇聯莫斯科,以后又旅居歐洲多年。在1933年5月初以前,由共產國際派駐中國代表發展宋慶齡秘密加入了共產國際。1936 年底爆發了“西安事變”,宋慶齡主張國共兩黨合作、停止內戰、一致抗日。但是國共再次合作后,她也沒有重新加入國民黨。抗日戰爭期間,宋氏三姐妹再度聯合,在重慶期間,宋美齡與宋慶齡之間有一條特殊電話專線“2080”。宋氏三姐妹曾多次共同出現在公眾面前,以“團結合作”的面貌示人。
1948年1月,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第一次代表大會選舉宋慶齡為名譽主席。1949年,國共內戰即將結束之際,宋慶齡留在了大陸,沒有和宋美齡、蔣介石等一起去臺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宋慶齡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并被推選為中華全國民主婦女聯合會名譽主席。1981年5月,宋慶齡因患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和冠心病,病情危急。5月15日,經本人同意后,中共中央政治局決定接受她為中國共產黨黨員。5月16日,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授予宋慶齡“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稱號。這是新中國的第一個榮譽國家主席,也是迄今為止唯一的一個。1981年5月29日20時18分,宋慶齡在其北京寓所病逝,享年 88 歲。
據孔令儀回憶,宋美齡聞二姐噩耗,曾多次痛哭,幾乎昏厥,但公開場合,仍然拒絕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對她赴大陸奔喪的邀請。1981年6月3日,宋慶齡同志追悼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鄧小平致悼詞。6月4日,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在上海市萬國公墓(后辟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宋慶齡陵園)隆重舉行宋慶齡骨灰安葬儀式,遵照她的遺言,骨灰安葬在她父母墓地的東側。中國共產黨、全國人大、國務院為她立碑銘文以表紀念:“宋慶齡是愛國主義、民主主義、國際主義、共產主義的偉大戰士。她為國家和人民所建樹的豐功偉績,將永載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