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老師買的梔子花,說是非常香的,一大把不過六塊錢。小時候分不清梔子花白玉蘭和白蘭花三種,不過白玉蘭不怎么有香氣,因它是上海的市花,形狀顏色也可愛討喜,所以都喜歡。小時候的上海,經常有小販拎
個竹籃,在街上販賣這樣的香花,嘴巴里
還要喊,白蘭花,梔子花,帶點本地腔調,軟軟滑滑的聲音。而花上面會用一塊潮濕
的紗布輕輕蓋住,故而每一朵都完好新鮮。買的人是一朵一朵買,買下來當即用別針
別在胸口,就是為了聞那種新鮮清甜的香氣,那時候胸口別一朵花,不會遭人笑話,都是要戴到白色的花瓣發黃了,才舍得丟棄。現在想來,我兒時最愛的花色竟是白色,所以當時連盆栽也是喜歡茉莉。白蘭花是夏秋兩季都有,所以買得最多,幼年零用錢少,又是讒老呸,但買這樣的花來聞香從未心疼錢過。直覺得愛美亦是一種善,愛上這樣一朵內斂的,清純的,芬芳的花,會教人生不出惡念來。有人說,中國的道德崩壞源于無信仰,我認為更深的原因是審美能力的喪失,我們的教育從小告訴我們,為了生存,必須盡量接受那些丑陋的東西,把假的當真,以丑的為美,從此自欺欺人,久了,只有功利,忘了其實世界自有其與人天然親近的,源于本真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