禿,已成為全世界共同的難題。
脫發這一現象不只是70、80后的難題,也是90后的災難,甚至直逼00后!可別覺得這是危言聳聽。
2017年的《拯救脫發趣味白皮書》顯示,在阿里零售平臺購買植發、護發用品的人群中,90后占了36.1%。
你絕對想不到,一群花季少年少女,雙11最想買的竟然是防脫發洗發水和生發液。
日前,阿里巴巴旗下跨境電商零售平臺速賣通,發布假發類產品數據顯示,中國假發已經成為外國消費者剛需,每2秒鐘就有一頂假發被買走!
那鴻夏君今天就和大家聊一下很多人關注的脫發問題~
我們先來看看,什么是脫發?
首先,我們要清楚頭發是有生長周期的,會經歷生長期、退化期和休止期。
生長期:人類的頭頂大概有10萬根左右的頭發,約9萬根左右的頭發處于生長期。這些頭發很穩定,會持續不斷的生長。在正常的情況下是比較牢固的,很難脫落,硬拔一下,會很疼。
退化期:處于退化期的頭發約占全部頭發的1%,這個時期頭發生長比較緩慢,但依然是牢固的。
休止期:處于休止期的頭發約占頭發全部數量的10%,也就是不到1萬根。正常來說,平時掉落的頭發都是處于休止期的頭發。
如果一次幾根的脫發,一天不超過100根,那就不用太擔心脫發這件事;而如果一次數10根,一天超過200根的脫發,這就需要注意了。
下面就教大家一個簡單的測試是否脫發的方法:
我們接著來看脫發原因。
無論是《諸病源候論》、《黃帝內經》,還是歷代醫家,包括現代名老中醫岳美中都認為,所謂的脫發,主要是脂溢性脫發。
脂溢性脫發,是指在皮脂溢出過多的基礎上發生的一種脫發,其癥狀為頭皮皮脂過量溢出,常伴頭屑增多,頭皮油膩,瘙癢。
中醫認為脂溢性脫發的發生與痰、癖、虛均有關系。
痰濕是脂溢性脫發形成的病理基礎
痰濕既是病理產物,也是致病因素,了解中醫的老師都知道,痰濕的生成與人體臟腑功能失調及氣化、水液代謝障礙密切相關。
《素問·經脈別論篇》中說:“飲入于胃,游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耽,水精四布,五精并行,合于四時五臟陰陽,睽度以為常也。”
大概意思是,肺主一身之氣,有主治節、通調水道、下輸膀耽的功能,若肺氣失于宣降,治節無度,水道不能通調,聚而為痰飲水濕,繼而困脾。
而津液代謝源于脾胃,若脾的運化功能異常,津液代謝輸布出現障礙,會導致痰濕內生,日久郁而化熱,濕熱之邪裹挾痰邪循經上犯巔頂,致使清陽不升,濕濁不降,腐蝕發根,加重頭皮油脂分泌導致頭發脫落。
同時,痰邪又會阻滯血絡、經絡,阻礙氣血運行,最終毛發失養而脫落。
名老中醫岳美中先生在《一味獲等飲治發禿》一文中也說過:發禿多因水氣上犯巔頂,侵蝕其根,使發根腐而脫落。
意思是,好比田地里的水,水多了,植物的根就會爛掉,則生長不穩,最終枯死。水多了也會影響植物的營養供給。可見,過多的油脂不僅侵蝕其發根,包裹毛囊口,也可壓迫、堵塞毛囊孔,從而影響毛發的正常生長,出現頭皮油膩痙癢,頭發細軟稀疏,容易脫落。
知道了脂溢性脫發的發病原因,那該如何調理呢?
剛才詳細敘述了脂溢性脫發的發病原因,想要調理,要從痰濕方面入手,具體可分為以下四個方面。
1、脾虛失運,痰濁內生:
此種分型的脫發,多因飲食不節,過食肥甘厚味損傷脾胃,脾虛則運化水液失常,津停則生痰濁水飲,留滯經脈,奎塞氣機,血行不暢,久則成疲,痰疲互結,清陽不升,而致發失濡養干枯脫落。
從中醫角度看,這種脫發就是要改善體質,從根本上解決濕熱體質。
如何調理呢?
*一定少吃:油膩,火鍋,甜食,油炸,辛辣,刺激,燒烤,肥甘厚膩,高鹽,腌制等!
*肉類也要適當控制;
*酒最好少喝或戒掉;
*適合食材:赤小豆/綠茶/綠豆/冬瓜/絲瓜/西瓜/薏米/茯苓/白扁豆/馬齒莧/茵陳;
*常拍打委中穴,清熱利濕;
*食療粥:薏米+綠豆+白扁豆+絲瓜+冬瓜+赤小豆,煮粥喝;
*代茶飲:黃芩+茵陳+馬齒莧+梔子,各5-8克,熱水沖泡;
2、情志不暢,氣滯血疲:
現代社會節奏快,壓力大,很多人失于情緒調攝,加之飲食勞逸失調等,易致肝氣郁結,氣滯則血疲。
發為血之余,脈為血之府,經脈受阻,痰疲侵蝕發根,故致生發受阻而脫落。
這種情況,首先是要睡好覺,盡量控制在11點前睡。
睡眠占據生命的三分之一,在睡眠時,身體內部有很多工作要在睡眠中做,包括皮膚頭發的維護,臟腑休養,排毒等等,如果長期熬夜晚睡,用現代話說就是內分泌失調了,脫發是表現之一。
還要做到情緒調節。
平和的情緒能保證氣血平穩運行,對改善脫發至關重要。
*壓力導致的脫發,此種脫發多為臨時性的,壓力得以緩解和釋放,會有明顯改善;
*情緒失調,比如肝郁,多和性格有關,此種比較麻煩,平時要有意識的來調整,臨時輔助的多用逍遙丸之類疏肝理氣;但長遠來看,還是培養良好的心態和心性,說白了就是養心。
*過于焦慮,思慮過度,杞人憂天,愛想事情之類的,這個要學會專注于當下,克制自己的想法,人一旦放松下來,脫發也會改善。
此類導致的脫發,光靠吃藥不現實,比如把情緒給逐步調整到位才行。
3、陰虛燥熱,疲血內結:
腎虛是脂溢性脫發難愈的根本原因,腎為先天之本,藏精之臟,其華在發,腎精可化生血液,營養毛發;也可化生元氣,元氣為人體生命運化之原動力,能激發促使毛發生長,若腎氣強盛,精血充足,毛發得以營養濡潤則濃密旺盛;反之,若腎氣衰弱,精血虛少,毛發得不到滋潤則會出現稀少、枯稿、脫落。
此外,衛氣根于下焦生于中焦,而發于上焦,故下焦素虛,衛氣虛弱,則易感受風邪入侵,兩陽相加,化燥傷陰,血為陰精所化生,筋脈失養,經絡不和,故腎陰虛則發焦黃而松動。
針對腎虛型的脫發,有老師問,黑豆黑芝麻黑米之類真的能增發么?
黑色食物入腎,而發為腎之華,所以不少人都想著吃點黑色食物來補腎,間接長頭發。之前也有說過,這個還是要看原因,腎虛導致的可以吃吃,如果情緒失調、脂溢性脫發等,效果不大。
但還是給大家推薦兩個食療方:
黑豆+黑芝麻+核桃+花生+燕麥片+茯苓,可以煮粥或打豆漿,每天吃點。
當歸、黑芝麻各半斤,紅糖適量。先將當歸和黑芝麻放到鍋中炒熟,再將二者研成細末。飯后用紅糖水沖服1勺,每天服用3次,連續服用2個月。
4、久病多虛:
病程遷延日久,陰傷及氣,可見氣陰兩虛,氣虛推動無力,痰濁內停,郁而化熱,熱傷血絡而致血疲,痰濁疲血阻滯肌膚毛竅導致毛發失養脫落。
從這個原因來看,頭發也是需要滋養的。
如果氣血不足,尤其是氣虛,腎精虧虛等,頭發無法得到充分濡養,也容易脫發。
因此,要減少一切耗損精氣神、氣血的行為。
*過度用眼者要節制用眼,至少不能長期連續看電子產品,這個比較耗血,有的眼睛模糊了,是個血不足的信號;
*縱欲者傷精,節欲是必須的,包括戒掉意淫等。
注意事項
脫發之后,要先找找大概原因,看看是哪種類型,畢竟也沒有一種方法適合所有人。但是還是有很多注意事項需要大家注意。
1、少折騰頭發,各種燙、染發等等,本來頭發不多,還折騰,會加重脫發。
2、按摩頭皮。
頭是陽經交匯之處,遍布穴位,梳頭按摩穴位可刺激經絡活力,改善氣血循環,更好的滋養頭發,防止頭發脫落和變白。
按摩頭皮的方法簡單易行,立、坐、臥均可。
按摩時將左手或右手的五指分開,用手指指腹輕輕按摩,先前后方向,再左右方向,最后轉圈按摩、每天早晚各一次,一次5-10組即可。
3、多用木梳梳頭,這樣既能去除頭屑,又能按摩頭皮,促進血液循環、少用電吹風吹頭發,減少對頭發的熱損傷。
4、頭發的濃黑、亮澤,除了與先天因素有關外,亦與后天保健有關,而后者的關鍵在于合理平衡的營養。
要使頭發濃黑,在飲食時要合理攝入脂肪、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以及足夠的水分。
脂肪:無論男性或女性,體內均存在兩種性激素,雌性激素有刺激毛發生長作用,雄性激素具有抑制毛發生長能力,當兩者比例失調,雌激素水平偏低時,便會引起脫發。為此,對于女性尤其是少女,不要盲目減肥,而應注意脂肪的補充,以便雌激素的合成,
但對于脂溢性皮炎或多發性毛囊炎所致脫發,不能不吃,也不能吃太多,應控制脂肪的攝入量,以防脫發加重。
蛋白質:是毛發生長所必須原料,頭發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若體內蛋白質缺乏,不但毛發生長緩慢,而且毛發壽命縮短。因此,應注意蛋白質的補充,奶及其制品、大豆及其制品、瘦肉、雞、蛋等。
維生素:維生素B,參與人體輔酶代謝,不但能防止脫發,減少白發,且可使頭發烏黑、發亮有光澤。建議多吃糙米、瘦肉、肝、豆類及其制品、乳類及其制品、蛋黃、香蕉、酵母等。維生素C是天然的抗氧化劑,不但可促進頭皮毛細血管軟化,加快頭皮血液循環,還可防止毛囊角化、萎縮,平時應注意食用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菜和水果。
礦物質:臨床發現,頭發稀疏、發黃、早白、無光澤,多與貧血、低鈣、少鋅等因素有關。對于頭發枯萎、焦脆、色黃或白且稀疏者,應多食含鋅、鈣、錳、銅等元素豐富的食物,如豆類、奶類、花生、魚蝦類、牡蠣、核桃等。同時亦應少吃味精,以防體內鋅丟失過多導致脫發。
補水:臨床發現,干燥季節(如早春、深秋)脫發發病率高‘、因為體內脫水,皮膚(包括頭發)干枯,容易引起毛囊角化‘、萎縮而發生脫發。為此,每天需要飲用足夠數量的水,特別對于干燥季節高溫作業者,更應注意補水,以保持細胞水分的充足。補水最好飲用白開水,少飲飲料,尤其不飲含咖啡因高的飲料。
除了脂溢性脫發之外,還有季節性脫發,孕期脫發、斑禿等很多類型的脫發,因為篇幅有限,剩下幾種脫發方式,以后會繼續分享給大家~
---------我是分割線 ----------
關注我,私信獲得400本中醫電子書~
▼都看到這里了,有用點贊、轉發支持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