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代起,美國的教育出現了兩個歷史性趨向。一是從美國獨立之日起推行的消除文盲制度取得了顯著效果,使得美國比任何國家都更早達到全民教育的水準。
第二個趨向是閱讀教育本身起了變化。在美國,最早推行ABC教學法,孩子們會以每一個字母來發音,然后組成音節。這種教學法在19世紀中葉受到了嚴厲批評,于是產生了兩種變革。
一種是發音法(phonic method),認字不是靠字母,而是由發音辨識。
另一種則完全不同,它強調在注意到字母或發音前,先以視覺認知整個單子,即先看整個句子與其中的含義,然后學習單詞,最后才是字母,這就是視覺法(sight method)。
1936年,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的語言學教授Edward William Dolch研究中發現,在兒童讀物中,約有50%-80%的詞出現頻率非常高。于是Dolch教授編撰了220個被高頻率使用的基礎單詞,與1848年出版發表,這些詞就是后來風靡全球的Sight Words高頻詞,它也被稱為視覺高頻詞。
最初的Dolch高頻詞中沒有名詞,后來他又補充了75個單詞。
教育學家Fry博士在此基礎上又總結了一個升級版詞庫,共有1000個單詞。這些詞出現在青少年的課本和讀物上的比例高達90%,那么我們可以這樣認為,對高頻詞句的學習過程中,孩子們實際已經完成了對單詞的認知和記憶,同時積累了大量的音素,向自主閱讀邁出了第一步。
高頻詞是美國幼兒園和一年級的學習重點,以后還會繼續學習。中國的小學生單詞記憶很好,考卷中的聽寫部分都不錯,但筆試部分,凡涉及到閱讀理解回答問題,或是根據問題選擇答案時,基本都是一團糟。我曾與孩子們探討其原因,他們表示看不懂文章,也搞不懂題目和題意。試卷最后是主題寫作,孩子們根本也不會寫,即使寫了,也是按課本樣式生套。
掌握Sight words(高頻詞)的使用,有助于提高英語閱讀的準確度和理解力,破解閱讀難關。
那么,如何搞定這些高頻詞呢?
1、提高閱讀量
大量閱讀繪本、橋梁書和章節書,借助圖畫及自然拼讀,牢記高頻詞的發音、字句的使用及詞句的含義,提高閱讀的速度和流利性。
2、閃卡Flash cards
單詞卡片是記憶單詞最好的工具,單調的卡片很快會讓孩子厭煩,Flash cards是一種結合卡片與游戲的記憶法,調動孩子們的視覺系統,加深記憶。
3、蛇形棋游戲
美國常見的單詞教授方法,根據下棋規則,要求孩子讀出和拼寫棋格中的單詞,孩子們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4、童謠和押韻詩
這些童謠和押韻詩生動有趣,表現的都是孩子們身邊的事物,也有他們喜愛的卡通形象,如果再加上角色扮演,孩子們很快會掌握所學的知識,而且記憶深刻。
5、其他方法
諸如涂色、繪畫、單詞搜索、Binggo游戲,借助游戲的形式讓孩子無阻力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