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于網絡。
懷孕前,懷孕中和生娃后,我都是堅定的獨生子女支持者,而且越來越堅信,對于我來說,只生一個好。作為一種個人選擇,我來說說我為啥不支持生二胎。
養不起。太多人說,以前窮的時候,一大家子人不是都活了,不養那么金貴就好了。以前確實是父母兩人能養得起一群孩子,因為大家的物質條件相差并不懸殊。而現在的生活和社會環境,窮養孩子簡直是天方夜譚。在帝都這樣的地方,用我同事的話來說,孩子就像一個碎鈔機一樣。生兩個孩子,勢必要攤薄人均可支配收入,降低生活水平,而本就不高的生活水平根本經不起拖拉。在現在的社會環境下,就算我能教育出不攀比的佛系好孩子,貧乏的物質條件也會限制孩子的眼界,減少孩子人生的可能性。簡單的說,買書都得用錢啊!
沒人看!單位沒有托兒所,幼兒園沒有托兒班,就算有,敢去么!就算敢,進得去么!全職媽媽,是一個選項,可是后患無窮。老人給帶一個已經累的七葷八素,再來一個,那當兒女的也太自私了。
老大感受差!太多的人說,生倆有個伴,給孩子留下一個親人。這一點我不否認,但是倆孩子之間沒什么共同語言甚至打破頭的也比比皆是。為啥呢,還不是資源有限!除了物質,父母的關注、陪伴,甚至是贊賞都是有限的,父母幾乎不可能做到一碗水端平。尤其是當老大是女兒,還要防著被人說,你爸媽就是為了要男孩才再生一個。天知道,要是有人跟我閨女說這話,我會不會去跟他玩命。
太操心了!我清楚的記得,孩子生出來很長一段時間以及孩子每次生病,她一睡覺,我都會盯著她看,生怕肚子沒有起伏,我確實是愛焦慮的媽媽。不光是身體,其他方面一樣要操心,從精細能力到大動作,從語言到心智,孩子的每一步成長雖說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但是都花了大量心思引導,各種育兒理論都要在我腦袋里打起來了。孩子選擇了我做媽媽,我就要為她一生負責任,因為她投胎的機會成本太大了,大到無法止損。一個生命有多重,我常覺得壓的透不過氣,我拼盡全力,只希望她的人生盡情盡興。我可能不能分神再來一個娃,不然對不起老大,也對不起老二。
個人保值增值!我不能接受生了孩子以后,自己的身份和價值就定位成“xx媽”。人家章子怡叫“醒醒媽”跟普通婦女不一樣,人家個人價值已經高出天際了,而我,不過是一個普通的胖子。我最怕的就是生了孩子掉到尿褲堆里,灰頭土臉,啥也不懂,雙商掉線。一個孩子已經極大的壓縮了我的工作和學習時間,再來一個,恐怕我就與人類社會脫節了吧。我也想有時間舉舉鐵,跑跑步,看看歌劇。就算為了防小三兒也不能自我放棄啊!
歸根結底,生幾個無非是個人選擇,要取決于主客觀條件。如果突破了各種限制,兒女成群不也是人生一大快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