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家都迎著政策的東風抓緊時間生二胎的時候,我卻一點也不想生二胎,我總是說因為大寶大了,可是我覺得其實還有更多的原因,只是我不想一一和別人解釋,免得人家說我太矯情。
說說理想中的二胎年齡差
我理想中的二胎年齡差如果老大是女孩子,應該多大都沒所謂,因為女孩子本身就是一個愛心滿滿、情商極高的小生物。可是男孩子還是是三歲以內吧,遺憾的是三歲內那時候政策還沒開放,等到開放了這一條就否決了我全部的念想。因為每天在樓下小孩子扎堆就已經見識到年齡的分界線,總說大人和孩子有代溝,小孩子也是有代溝的,四五歲的孩子覺得自己都是中班大班的大孩子了,你這個牙牙學語的太幼稚了,哥哥要有自己的世界,而弟弟妹妹在后邊拖著奶瓶總讓他們感覺像個帶著個小尾巴。
說說男女性別,和重男輕女絕對無關
我如果是個女兒,我一定會立馬生一個二胎,無論男女,其實我更喜歡是女孩,因為兩個女孩永遠會是閨蜜,她們也許會在某一階段因為年齡差產生距離,但是長大后她們會重新融合在一起。如果是個男孩,就算給自己添一條棉褲吧,還可以幫我保護我的小公主,也算是兩全其美。但是事實上我有一條棉褲了,已經穿在身上了,即使這條小棉褲也很支持我要個小baby,但是棉褲太不定性,我不知道他會不會忍受我十月懷胎對他的冷落,會不會接受小baby出生后生活中的一些列改變,即便是我完美解決了所有的問題,我還是不敢想象,將來長大后我的婆媳關系怎么處理。我是一個簡單至極的人,慶幸自己遇到了好的公婆,也因為婆婆沒有兩個男孩,無需讓我和別人去比較這個兒媳是否成功。自我覺得將來我也會是個開明的好婆婆,但是我卻無法控制別人比較的心,我不想做那個天平,看著秤砣在我兩邊上下搖擺,所以我更情愿將來有一個兒媳,讓我待她如我的女兒。
說說精神和物質
也許隨著我們的年齡增長,我們的物質會越來越好,不用擔心養不起兩個孩子,但是精神可能已經不復以往。我現在的孩子,是從我打算開始要他就為他一直記錄著,他在我的期盼中,在我除了上班、睡覺以外我全副精力的陪伴,身在其中也只是覺得幸福卻從不感到疲倦。但是現在,我已過而立之年,雖然我自覺得心態尚好,但卻擔心在二胎時自己會因為時間無法分配而狀態脫軌。現在的我,除了孩子,和老公我們還有自己的空間,我們偶爾還可以看一場電影,如果有了二胎,如果我們不繼續為老人加壓,那我們可能會失去我們的生活。在我的觀念里,我們幫助孩子來到這個世界,我們要在他的某一階段陪伴他的長大,但是他會很快離開我們獨自生活,將來的更多時間,陪伴在我們身邊的可能還是自己的老婆老公,那才是我們的生活。
說說老人
總是說養兒防老,可是我們卻在現實中啃老,老人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前些天看到一個報道說一位老人給大兒子帶完三年孩子,不想給小兒子帶,被小兒子說,這種事情現實中都很多,可是老人確實和自己的老伴三年被迫分隔兩地。婆婆總是希望我再要一個,她覺得我也只是下班后的兩個小時帶帶孩子,生出來她負責,可是看著她漸漸花白的頭發,曾經也是愛美愛漂亮的女人現在一天天衰老,其實我是心疼的,我知道熬夜對于一個人的傷害,我希望她以后的日子晚上都可以睡的好好的,希望她是健健康康沒有病痛的。
說說中國式父親
雖然現在很多父親都可以很好的陪伴孩子的成長,但這和我們這些媽媽心目中的父親還是有一定差距的。我和老公自由戀愛,感情很好,不會因為大事小情就吵架翻臉,他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嚴父,會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一些問題,休息時也會盡可能多的帶孩子出去走走。但如果真的涉及到二胎,還是有問題的,可能爸爸們會說是我們當媽的永遠不知道滿足,總想要的更多,他們覺得在承擔了社會任務后,他們已然是疲憊的,可以陪孩子出去走走已經是很大的恩賜了。可是我們這些做媽媽需要的是一種家庭的融入,實話實說,當下班回家后,孩子只跟我玩游戲,老爸在旁邊坐著看自己的電視我是有些傷心的,不是因為自己疲勞而傷心,而是覺得本應該家長與孩子的親子時間就這樣被他錯過了,現在是孩子粘我們的年齡,若干年他們成為初中生、高中生,可能就已經和爸爸越走越遠了。我的大寶心理是希望和爸爸玩的,每次爸爸和他一玩,會比平時瘋很多,笑聲都會響亮很多。我一直希望爸爸可以和媽媽共同承擔家里的事情,可以共同陪伴孩子度過每天睡覺前的親子時間,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孩子感受到足夠的愛,把父母當做最可信賴的人,在成長的過程中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可以和父母敞開心扉,但現實生活中,孩子幼兒園需要交什么、衣服玩具需要買什么、周末休息去哪玩、孩子興趣方向怎么發展等等都是媽媽一言堂,我自認為不是很主觀的人,但是如果我不做定奪那就沒人定奪了。現在有一個孩子,我會盡可能的在這一方面彌補,用愛富養孩子,有時候爸爸做的不好的地方我會盡量幫助爸爸圓場,因為我愛孩子也愛老公,我希望他們有更融洽的關系為幾年后的他們做鋪墊。但是二胎,還是算了吧,在我覺得,爸爸只有能夠真正融入家庭,享受親子才能讓二胎后的家庭更加溫馨,而不是偶爾上場的群眾演員。
說說將來
這一直是我不確定也不敢反駁的事情,現在要二胎的更多想法是將來孩子有個伴,以后遇到事情有個商量的人。我覺得想法是對的,但是現實生活如果沒有成家立業之前可能有商有量應該是常事,但是成家立業以后,可能有商有量都是和老人有關的事情了吧,這點可能是我太膚淺,但是印象中結婚后商量更多的是老公老婆兩個人。直系的兄弟姐妹是親的,但是到了堂兄弟姐妹那一輩也慢慢變的像朋友了,反而有時候交流的時間還沒有朋友交流的時間多。我個人的觀點,可能一個孩子會遇到很多事情,在你困難的時候你會感覺你比別人少了一只左右手,所以唯有培養他一個好的心態和處理事情的能力,在沒有成家立業之前,父母是你的后盾,成家立業后,家庭是你的后盾,父母是你的后備。
想想暫時就說這么多吧,僅僅是個人實際情況的一種表達,不站在任何一個立場,因為我覺得二胎生與不生都是每個家庭實際情況所決定的,和任何人或者任何言論都沒有關系,孩子是懷胎十月,精子和卵子的美麗相遇,不是誰說說就有或者沒有的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