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說看得不少的我,一開始看到這個書名,怎么也聯想不到這是一個關于誘奸的悲劇故事。
由于林奕含的自殺,它被更多人所知曉,也讓更多人心疼。作者曾說這是她聽到的他人經歷,有人說這是作者的親身經歷,不管網絡上的揣測如何,單從這本書來說,將少女的懷春、迷茫、痛苦寫得很到位,也將她們的不經事、怯懦曝露在大眾面前。
憂郁是鏡子,憤怒是窗。是她把我從幻覺幻聽的哈哈鏡前拉開,陪我看凈幾明窗前的風景。我很感謝她,雖然那風景是地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林奕含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明線是一個老男人誘奸不喑世事的小姑娘,實際上是社會的觀念禁忌讓他有了可乘之機。
記得我在7、8歲的時候,在一本雜志上看見了“陰道”一詞,好奇之下問了一下:媽媽,陰道是在哪?得到的是一頓呵斥:你是從哪里看到這個詞的?小孩子不要談論這個。。。自那之后,便把這一切相關的東西當做是禁忌,是不可窺見的神秘地帶,是羞恥。以至于在初中初潮時自己更加惶恐與激動,一整晚都沒睡好覺。
思琪不是沒有隱晦地向父母、好友求助過,換來的卻是嘲諷和呵責,在坦白了之后更是得到了辱罵,這使得她更加深陷泥藻,最后只剩下自我毀滅一條路。
他發現社會對性的禁忌感太方便了,強暴一個女生,全世界都覺得是她自己的錯,連她自己都這么覺得,罪惡感又會把她趕回他身邊。
李國華利用自己輔導班老師的便利,摧殘了一個又一個單純的女孩子再拋棄她們,喜歡看她們為自己傷心糾結難過,是個毫無道德感的“人渣”。他能犯下這么多罪而不被懲罰的原因是:不僅是社會面對性暴力時,大多會站在施暴者一方,受害的女孩們必須也必然要面對“被強暴后”的自己,說服自己愛上施暴者。撕開所有虛偽的溫情脈脈愛的面殺,丑陋的背后是赤裸裸的“社會性謀殺”。
正如,郭曉奇知道他是個人渣,在被拋棄之后更加無所適從:“花了大本輩子才接受了一個惡魔而惡魔竟能拋棄她。她才知道最骯臟的不是骯臟,是連骯臟都嫌棄她。她被地獄流放了。”這里她像是一個斯德哥爾摩癥的病人了,以致于后面她向父母坦白、她通過網絡曝光都帶有“他不應該拋棄我,是他導致了我的墮落”的語氣在里面,然而真正應該表達的,不應該是“他做錯了,他犯罪了“嗎?郭曉奇的父母、校領導、網絡甚至受害者本身都對李國華沒有太多苛責,不得不說,這一系列事件構建了一個病態的社會。
“想了這幾天,我想出唯一的解決之道了,我不能只喜歡老師,我要愛上他。你愛的人對你做什么都可以,不是嗎?思想是一種多么偉大的東西!我是從前的我的贗品。我要愛老師,否則我太痛苦了。”
“為什么是我不會?為什么不是我不要?為什么不是你不可以?直到現在,我才知道這整起事件很可以化約成這第一幕:他硬插進來,而我為此道歉。”
房思琪一方面被社會觀念裹挾著越陷越深,另一方面又十足的理智與清醒,強迫自己愛上老師,催眠自己愛上老師,然而她明明知道這是不可能的,卻又不知該如何調節自己,多思的性格讓她整晚整晚都睡不著覺,終至精神崩潰。她的初戀樂園從一開始就是虛無的,
看著房思琪的遭遇,希望是虛構的,但現實中卻存在著這樣那樣的房思琪。無能為力,這是讀這本小說最大的感受,正如劉怡婷在讀完思琪日記的絕望,她想要去通過被強暴去感受一切的痛苦、絕望。
不過,最后還是留了希望,正如伊紋說的:
你要經歷并牢牢記住她所有的思想、思緒、感情、感覺、記憶與幻想,她的愛、討厭、恐懼、失重、荒蕪、柔情和欲望,你要緊緊抱著思琪的痛苦,你可以變成思琪,然后,替她活下去,連思琪的份一起好好地活下去。
雖然林奕含自殺了,但她的小說有個密碼,看的懂的女孩們都知道:愿所有的房思琪都勇敢抗爭,所有的劉怡婷都好好活著。
2018年2月27日? 讀《房思琪的初戀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