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參加馬拉松比賽!不會吧?你能堅持到終點?我只參加了大眾跑,6公里的跑程。我無奈的解釋,畢竟在別人的認知里,我是一陣風也能被吹跑的那個人。不,應該是所有人的認知。
我有信心能夠完成比賽,在比賽報名前,我已經下定決心,并開始準備了。我相信自己。
席勒說過:只有恒心可以使你達到目的。
這句話是有道理的。當然道理與現實相距甚遠,需要我們用心,用腳去跋涉。
在報名前一天,我已經準備好了運動服,運動鞋,要每天跑步了。其實心里很怕,如果連最短的六公里大眾跑都跑不完,多丟人,尤其在孩子面前。最壞的結果是,即便跑不完,走也要走完全程,已是對自己要求的底線。
鬧鈴調在早上六點鐘,迷迷糊糊地睜開眼睛。平時都在七點鐘起床,真的不想起床呢!平躺在床上清醒兩分鐘,穿好衣服,打開飲水機,燒上熱水,活動一下手腳,為跑步做準備。這是在學校里學到的常識嘛。水燒熱了,給自己沖杯蜂蜜水,這是提前在網上查找的方法,防止出現身體不適應。
出門跑步了。選擇了車輛較少的側街,距離大約1.5公里,速度很慢,小心翼翼的。為不使自己受傷,要做長遠打算,保持實力,一定要堅持到比賽,就要天天跑步。
跑了大約3分鐘左右,腿已經酸痛了。5月的天氣剛剛好,清晨涼風習習,溫度適宜。500米后是下坡,下坡路雖然好走,跑步前進就不一樣了,還是覺得很累,雖然比平路省力,也權當休息吧。前進的路總是比返程的路長2倍以上,那盡頭眼能望到,卻比想象的費勁。我氣喘吁吁地跑到早已設定的終點,轉身返回。回程是上坡,體力將盡,很想停下來休息。大腦缺氧,沒有精力去思考要不要跑下去,也不需要思考。不能停,這是在跑步前,給自己下達的命令,沒有選擇的機會。只有既定的路線,朝著那個方向不能停。
?快到家了,心里無限滿足。到了家里,剛剛跑完步,是不能驟然停下休息的。要活動下身體,讓身體的血液放慢。剩下的時間,繼續著往日的生活。本想著這一切就按照自己的安排順理成章的繼續。第二天,腳腕出現微痛,想想堅持一下就過去了。第三天跑步疼痛加劇了。想是以前一直沒有鍛煉的原因,自己不適應。告訴自己堅持堅持,一切會好轉的。
理想與現實相距太遠,在跑到第十一天的時候,雙腳的疼痛已經很嚴重。不明原因,不得不就此放棄,怕帶來更為嚴重的后果。對自己的身體很失望,怎么連這么簡單的跑步,都不能完成呢。
咨詢了愛好跑步的朋友,他們建議暫時停止跑步,等到腳痛痊愈再繼續,還建議我去醫院檢查一下。我去醫院拍片檢查過后,沒有問題。為了不受傷,耽誤訓練,開始跑步時已經告誡自己非常小心了,并沒有扭傷的情況出現。。原因很可能是常年穿高跟鞋,腳步肌腱萎縮,不適應穿平跟鞋跑步所致。醫生建議吃一些活血化瘀的藥并用藥物噴涂。休息一段時間,再進行鍛煉。
停止跑步后,發現跑步是一件很讓人上癮的運動,只是自己從來都沒有嘗試過,自然也不會明白運動讓人上癮的原因。
每天噴涂藥物,上班下班,吃飯學習。心里很焦急,盼望著什么時候腳痛痊愈,可以繼續鍛煉身體。修養了二十天左右,腳腕基本不痛了。開始嘗試在屋內跑動,三天后,忍不住早上又去跑步。從新開始適應跑步,路程增加到兩公里。仍然是氣喘吁吁的奔跑,朝著給自己設定的目標。滿身是汗。幻想著有一天自己可以跑十公里,二十公里仍然面不改色。明年的十公里大眾跑,后年的馬拉松半程跑,大后年的馬拉松全程跑,一個一個臺階,一切皆有可能,充滿希望。
原本以為可以從零開始,而我的跑步,卻是從零的左側,負數開始。實踐出真知,有道理。經歷了不能跑步的過程,才知道,可以每天跑步也是一種幸福,達到小小的目標已是滿足。對席勒的那句話:“只有恒心可以使你達到目的”,有了更深的體會。對身邊的人和事,一樁樁,一件件,也更為珍惜。
給自己設定一個可以達到的目標吧!不要輕易改變它,堅定的實現它。過去、現在、將來的點點滴滴,都可以成為幸福的源泉,匯聚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