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西游記
文章:第53回----善主吞餐懷鬼孕,黃婆運水解邪胎
作者:吳承恩
名人名言:
不在其位,不思其職。----《論語》
優美詞匯:
熱氣騰騰、灰頭土臉、柳蔭垂壁、笑而不語
不知死活、無藥可救、咬牙切齒、騰空而起
死而復生、沒頭沒臉、怒火沖天、砍竹為標
飛沙走石、膽戰心驚、搶刀奪劍、魂飛魄散
精彩句段:
1.紫燕呢喃,黃鸝。紫燕呢喃香嘴困,黃鸝巧音是頻。滿地落紅如布錦,遍山發翠似堆茵。嶺上青梅結豆,崖前古柏留云。野潤煙光淡,沙暄日色曛。幾處園林花放蕊,陽回大地柳芽新。正行之處,忽遇一道小河,澄澄清水,湛湛寒波。唐長老勒過馬觀看,遠見河那邊有柳陰垂碧,微露著茅屋幾椽。
2.連叫幾遍,只見那柳陰里面,咿咿啞啞的撐出一只船兒,不多時,相近這岸。師徒們仔細看了那船兒,真個是:短棹分波,輕橈泛浪。橄堂油漆彩,板滿平倉。船頭上鐵纜盤窩,船后邊舵樓明亮。雖然是一葦之航,也不亞泛湖浮海。縱無錦纜牙檣,實有松樁桂楫。固不如萬里神舟,真可渡一河之隔。往來只在兩崖邊,出入不離古渡口。
3.三藏縱馬近前看處,那梢子怎生模樣:頭裹錦絨帕,足踏皂絲鞋。身穿百納綿襠襖,腰束千針裙布絳。手腕皮粗筋力硬,眼花眉皺面容衰。聲音嬌細如鶯囀,近觀乃是老裙釵。
4.婦人微笑不答,用手拖上跳板。沙和尚將行李挑上去,行者扶著師父上跳,然后順過船來,八戒牽上白馬,收了跳板。那婦人撐開船,搖動了槳,頃刻間過了河。身登西岸,長老教沙僧解開包,取幾文錢鈔與他。婦人更不爭多寡,將纜拴在傍水的樁上,笑嘻嘻徑入莊屋里去了。
5.卻說那孫大圣筋斗云起,少頃間見一座山頭阻住云角,即按云光,睜睛看處,好山!但那:幽花擺錦,野草鋪藍。澗水相連落,溪云一樣閑重重谷壑藤蘿密,遠遠峰巒樹木蘩。鳥啼雁過鹿飲猿攀。翠岱如屏嶂,青崖似髻鬟。塵埃滾滾真到,泉石涓涓不厭看。每見仙童采藥去,常逢樵子負薪還。果然不亞天臺景,勝似三峰西華山!這大圣正然觀看那山不盡,又只見背陰處,有一所莊院,忽聞得犬吠之聲。大圣下山,徑至莊所,卻也好個去處。看那:小橋通活水,茅舍倚青山。村犬汪籬落,幽人自往還。
6.行者轉頭,觀見那真仙打扮:頭戴星冠飛彩之艷,身穿金縷法衣紅。足下云鞋堆錦繡,腰間寶帶繞玲瓏。一雙納錦凌波襪,半露裙繡絨。手拿如意金鉤子,桿長若蟒龍。鳳眼光明眉,鋼牙尖利口翻紅。額下髯飄如烈火,鬢邊赤發短蓬松。形容惡似溫元帥,爭奈衣冠不一同。
7.那先生如意鉤劈手相還。二人在聚仙庵好一陣殺:圣僧誤食成胎水,行者來尋如意仙。那曉真仙原是怪,倚強護住落胎泉。及至相逢講仇隙,爭持決不遂如然。言來語去成,意惡情兇要冤。這一個因師傷命來求水,那一個為侄亡身不與泉。如意鉤強如蝎毒,金箍棒狠似龍巔。當胸亂刺施威猛,著腳斜鉤展妙玄。陰手棍丟傷處共重,過肩鉤起近頭鞭。鎖腰一棍鷹持雀,壓頂三鉤螂捕蟬。往往來來爭勝敗,返返復復兩回還。鉤攣棒打無前后,不見輸贏在那邊。那先生與大圣戰經十數合,敵不得大圣。這大圣越加烈……一條棒似滾滾流星,著頭亂打。先生敗了筋力,倒拖著如意鉤,往山上走了。
8.大圣不去趕他,卻來庵內尋水。那個道人早把庵門關了。大圣拿著瓦缽,趕至門前,盡力氣一腳,踢破庵門,闖將進去。見那道人伏在井欄上,被大圣喝了一聲,舉棒要打,那道人往后跑了。卻才尋出吊桶來,正自打水,又被那先生趕到前邊,使如意鉤子把大圣鉤著腳一跌,跌了個嘴啃地。大圣爬起來,使鐵棒就打。
9.丟一個架手,搶個滿懷,不容說,著頭打……那真仙側身躲過,使鉤子急架相還。這一場比前更勝。好殺:金箍棒,如意鉤,二人奮怒各懷其仇。飛砂走石乾坤暗,播土揚塵日月愁。大圣救師來取水,妖仙為侄不容求。兩家齊努力,一處賭安休。咬牙爭勝負,切齒定剛柔。添機見,越抖擻,噴云噯霧鬼神愁。樸樸兵兵鉤棒響,喊聲哮吼振山丘。狂風滾滾催林木,殺氣紛紛過斗過牛。大圣愈爭愈喜悅,真仙越打越綢繆。有心有意相爭戰,不定存亡不罷休。他兩個在庵門外交手,跳跳舞舞的,斗到山坡之下,恨苦相持。不題。
10.那里有頓飯之時,他兩個腹中絞痛,只聽“轂轆轂轆”三五陣腸鳴。腸鳴之后,那呆子忍住大小便齊流。唐僧也忍不住要往靜處解手。行者又道:“師父啊,切莫出風地里去。怕人子,一時冒了風,弄做個產后之疾。”那婆婆即取兩個凈桶來,教他兩個方便。須臾間,各行了幾遍,才覺住了疼痛,漸漸的銷了腫脹,化了那血團塊。
11.那妖仙戰戰兢兢,忍辱無言。這大圣笑呵呵,駕云而起。有詩為證,詩曰:真鉛若煉須真水,真水調和真汞干。真汞真鉛無母氣,靈砂靈藥是仙丹。嬰兒枉結成胎象,土母施功不費難。推倒旁門宗正教,心君得意笑容還。
12.沙僧放下吊桶,取出降妖寶杖,不對話,著頭便打。那道人躲閃不及,把左臂膊打折,道人倒在地下掙命。沙僧罵道:“我要打殺你這孽畜怎奈你是個人身!我還憐你,饒你去罷!”那道人叫天叫地的,爬到后面去了。沙僧卻才將吊桶向井中滿滿的打了一吊桶水,走出庵門,駕起云霧望著行者喊道:“大哥,我已取了水去也!饒他罷!饒他罷!”
13.那先生也不上前拒敵,只是禁住了,不許大圣打水。大圣見他不動,卻使左手輪著鐵棒,右手使吊桶,將索子才突魯魯的放下。他又來使鉤。大圣一只手撐持不得,又被他一鉤鉤著腳,扯了個,連井索通跌下井去了。大圣道:“這廝卻是無禮!”爬起來,雙手輪棒,沒頭沒臉的打將上去。那先生依然走了,不敢迎敵。大圣又要去取水,奈何沒有吊桶,又恐怕來鉤扯,心中暗暗想道:“且去叫個幫手來!”
14.那先生怒目道:“你師父可是唐三藏么?”行者道:“正是,正是。”先生咬牙恨道:“你們可曾會著一個圣嬰大王么?”行者道:“他是號山枯松澗火云洞紅孩兒妖怪的綽號。真仙問他怎的?”先生道:“是我之舍侄。我乃牛魔王的兄弟。前者家兄處有信來報我,稱說唐三藏的大徒弟孫悟空憊懶,將他害了。——我這里正沒處尋你報仇,你倒來尋我,還要甚么水哩!”行者陪笑道:“先生差了。你令兄也曾與我做朋友,幼年間也曾拜七弟兄。但只是不知先生尊府,有失拜望。如今令侄得了好處,現隨著觀音菩薩,做了善財童子,我等尚且不如,怎么反怪我也?”
主要內容:
悟空降服青牛怪后,翻山越嶺轉眼就到了一年的春天。唐僧口渴讓八戒在小溪里盛了幾碗水,唐僧和八戒喝完水后沒多久,肚子就疼了起來。來到一戶人家后,經過詢問得知,師徒四人來到的是西梁女國,他們喝的是子母河的水。之所以肚子疼,就是因為他們懷孕了。唐僧和八戒聽后嚇得臉都白了。為了尋求解藥,悟空來到了聚仙庵的墮胎泉取水。不曾想,聚仙庵的如意真仙是紅孩兒的舅舅,他聽牛魔王說悟空害死了自己的侄子,為報仇他跟悟空打了起來。由于如意真仙打不過悟空,幾個回合后,他便逃跑了。見對方逃走悟空便自己去取水,于是如意真仙趁機偷襲悟空,因此悟空一直取不到水。為了救師父和八戒,悟空叫來沙和尚幫忙,在跟如意真仙打時沙僧趁機去取水。水取成功后,唐僧和八戒經過幾次排泄后,病情好得差不多了。次日天明,唐僧師徒又繼續開始趕路。
文章感悟: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唐僧八戒不聽悟空的話,從他畫的圈子里出來,結果被另外一個圈子套住)年齡大的人說的話,我們要虛心聽取對方的意見,即使我們認為他們落后,但他們的話都是自己的親身經歷,一定是有道理的。
水不能亂喝,東西不能亂吃(唐僧和八戒亂喝小溪里面的水,結果喝完水后肚子疼)免費的東西都是最貴的,別人給你的免費酒水不能亂喝。
有本領才能賺大錢(如意真仙武藝強大,占據了落胎泉,從此過上了衣食無憂的生活)人只要有一項拿得出手的本事,就不愁掙不到錢。
學會智取(如意真仙打不過悟空,為了不讓悟空取水,他趁悟空打水時偷襲他)和他人較量時,明知相差懸殊,我們要學會智取。
凡事適量就好(八戒為了病能快些好,想要喝下一桶水,當對方告知水喝多后反而會加重病情,八戒才乖乖聽話)吃藥要適量,做事要循序漸進且不可著急。
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短。(唐僧師徒住在家,并且又吃了人家好幾十碗粥,當人家和要他們喝剩下的落胎泉水時,悟空果斷贈送給方那家)受人恩惠要給予回報,如此才是人際交往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