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聽了《超級演說家》的一期節(jié)目,有一個叫做崔萬志的演講者,他講了一個題目叫做《愛是什么》,里面提到了他和他老婆的一段經歷,他是個小兒麻痹癥患者,導致現在仍是走路不利索,手腳不靈活,而他的老婆是一個耳朵不靈敏的殘疾人。
和所有的戀人一樣,他們剛開始也是恩愛無比,她說:我是你的四肢;他說:我是你的耳朵。
可是生活遠不是僅僅靠精神來維持,更多的是柴米油鹽醬醋茶,是許多瑣碎事情雜揉在一起的,磕磕碰碰在所難免,對于他們殘疾人來說更是如此,自身身體本身就有不適,再加上社會上的人對他們冷眼相看,遇到的困難更要難得多。
所以時間一長,他們之間的矛盾日顯突出,剛開始吵鬧,接著是冷漠,然后是忍耐。有次他回家遲了點,回去老婆絲毫不領情,反而大吼讓他別進家門。他覺得委屈,又不想爭吵,遂摔門而去,接連幾天都沒有回家。
甚至他還想到了離婚,他覺得自己不容易,一天從早到晚要在外面努力工作掙錢,養(yǎng)活一家子,為何回家還沒有好臉色;而且還要忍耐,忍耐她的暴怒生氣,這樣一來心里就覺得更加沉重了,覺得生活沒有一點色彩。
可是又一次他無意識地把自己的耳朵用棉花堵上,霎時間周圍的一切都變了樣,聽不見所有人的說話聲,聽不到各種鳥兒的鳴叫聲,聽不到汽車的鳴笛聲,心里頓時感覺沒了底,好像世界拋棄了他。
霎那間他忽然明白老婆為什么會發(fā)怒,會那么不講道理,原來在她的心里沒有安全感,她的胡攪蠻纏是為了讓他能夠體諒她,能夠把她放在心里,把她當作一個很重要的人,而不單純是給她錢花。
他釋然了,心里頓時輕松了許多,忽然間他理解對方需要的是什么,心里反而不覺得難受了,再也不需要忍耐了,因為他知道忍耐只會讓心里更加沉重,一點兒也不輕松,當他理解了以后心里反而輕松許多。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是如此。當夫妻之間過了熱戀的那幾年,彼此都覺得互相在忍耐,他忍受她的嘮叨和埋怨,她忍受他的不顧家和對自己的冷漠。這樣一來,內心都被不理解和忍耐占據了,自然就沒有空余的角落去接納彼此,時間一長彼此之間就越發(fā)感到陌生,距離感越來越遠,最終的結果只能是分道揚鑣。
我有個朋友,她和老公屬于自由戀愛,理應情深意切,相濡以沫,剛開始那幾年確實不錯,盡管有時候也有很多矛盾不可調和,但是靠著他們的互相理解都能夠化干戈為玉帛。
可是意外地朋友得病了,剛開始為了能夠更好地給妻子看病,聽說中醫(yī)對身體副作用小,所以一個醫(yī)學門外漢居然啃起了湯頭歌、五行基礎理論、相生相克、寒涼溫熱等等,甚至還研究把脈,想把妻子救下來。
但是這和現代醫(yī)生的治療截然不同,他堅信自己的治療理念,可是后來還是不行,病情還是沒有控制住,而妻子在和他治療以后,也相信必須通過西醫(yī)綜合治療,就這樣他和她之間的矛盾逐漸升級,他說服不了她,最終放棄了對她的治療。
而他在不久的時候也得了一種奇怪的病,但他完全不相信醫(yī)院的醫(yī)生,就靠著自己理解的方法去做,而她也不能用他的方法去幫助他,他覺得她不理解他,所以倆人的陌生感越來越深。
其實不論是怎樣的關系都是這樣的路線,不理解不包容,雙方的關系會越來越遠,所以還是那句話:心遠了情就沒了。而要挽回情分,試著去理解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