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認真談及時間,每個人多少都會有一種莫名的恐懼感,年紀越大,這種感覺越甚。早在春秋時代《論語》就拋出了這個時間問題: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樂府《長歌行》亦有詩云: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我們的樂天派宋大才子蘇軾也難逃一嘆: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無論大人物小人物都難逃出時間的洪流,時間對于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李白是一個悲觀主義派的樂觀主義者,他是天才。他有直指人生悲劇本身面的大本領。他對時間的敏感度已經成了一種具體與抽象的轉化。
他說時間就像洶涌奔騰的黃河之水,如從天上傾瀉而下,又向東滾滾而逝。你們難道沒看見時間流逝的樣子嗎?確實不容易察覺。因為它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有多少人駐足,看過時間的真實模樣。其實它就在剛剛蘇醒的樹葉上,略含咸味的海風中。在飄落的草葉上,潮濕的泥土腥味里。它是清脆的鳥叫聲。是溫潤的空氣。還有遠處江畔閃爍的點點波光,苦楝樹上淡淡紫色和散著香氣的花兒,藏在角落里活潑的蚊子,被砍樹枝上新發的嫩芽兒。或許我們都太久沒有和時間撞個正面了。
可是,現在,我們的時間都躲進了手機的刷屏里,高樓大廈里,燈紅酒綠的夜生活里,步履匆匆地奔忙里,灰蒙蒙的塵霾里。我們的時間變成了桌子和墻壁,變成了成人的游戲。我們忘記了,日出,晚霞曾經來過這個世界。李白真的很厲害。他見過時間,他知道生命的樣子。他說人最終都會變老。衰老是每個人都逃脫不了的生理現象。人生短暫,那滿頭的“青絲”朝暮之間就變成的“雪”白就是你生命的剩余時光。你應該如何對待一生才不負珍貴的生命,才不負這美好的時光呢?
那就是“須盡歡”。得意之時,及時行樂。事實上,李白此時并沒有什么得意之事,可是創造條件,他也要行樂。我以為這是給生命最好的回復了。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李白的回答是給了我們很好的點引。他用金樽喝酒,提醒自己及朋友,不要讓金尊空對皎潔的明月。你以為他僅僅只是在說喝酒嗎,不是的。他在告訴我們,不要讓人生錯過了這人世間美好的事物。朋友們,來吧,來吧。人活就一輩子不長,不長,讓我們干盡人生這杯烈酒,行好當下之樂,就是對人生最好的交待。
用歌聲作伴,用“鐘鼓饌玉”助興。哪怕“斗酒十千”也要“恣歡謔”。錢不夠不要緊,拿出“五花馬、千金裘”。什么名貴的五花馬。什么價格昂貴的千金裘通通都拿出來換來美酒,“千金散盡”了還能賺回來。如此狂放不羈,如此擲地有聲。如此熱熱烈烈,如此濃抹重彩,如此活脫高調的生活態度,不得不說李白真的是李白。講真的,我們很難到達那樣的高度,可這種富有儀式感,這種干脆利索,這種熱愛生活激情生活的生命狀態,我們卻可以修煉而得。
“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是獨一無二的。他的出現是唐朝的一個奇跡,他是盛唐土壤之中開出的一朵奇葩。他成為了一種艷羨的潮流,一種高貴的氣質,一種浪漫的思想。他是冬天里的一把火,他激情四射。那李白有煩惱嗎?當然有。謝謝李白毫不掩飾坦言自己也有“萬古”的惆悵煩惱。他活得真實誠懇,不偽裝不卑亢。他是個可愛的人。
他如此不惜一切代價如此大膽付出為的只是“與爾兒同銷萬古愁”。但愿酒入腸中化去萬古的愁。可是,這無窮無盡的萬古長愁更與何人說起,李白不愿提,也不想提,即便提了也沒有用。就讓它們隨酒而去吧。更何況他還有“長醉不愿醒”的難言之苦啊。人活一輩子,誰沒有一兩個痛癢之事。就算是古來圣賢也“皆寂寞”,他們不論生前多么風光輝煌,死后什么名呀利呀通通都帶不走,富貴之人如此,平凡的人就更不必說了。
就讓我盡情地寄情于美酒之中,留下后人說道說道也不錯。大浪確實淘去了許多的圣賢英雄。可李白卻留下了千古美名。每個人都是老天爺用心造就的獨一無二。他自有他的用武之地。所謂失敗。所謂垃圾。都是因為放錯了地方。人生如同一場無法預約的旅途,即使上錯了車,也應有繼續昂揚前行的勇氣。誰能絕對說走進了沙漠,就不會遇到一片綠洲和沙漠之花呢!或許此時的李白就是那個搭錯車走進沙漠之地的孩子,而他卻開出了中國古典文學最獨特最燦爛的沙漠之花。
將進酒,將進酒,看似李白在勸人喝酒,實際上是勸我們干了人生這杯烈酒!李白是孤獨的天才,還好有烈酒與他相伴!
作者簡介:
王晨杉,海南省臨高中學高中語文老師。教書七載,自14年遇見王君,遇見“青春語文”,便自覺修煉語文,修煉自己。努力做一個有溫度的人,爭取上一堂有溫度的語文課。相信讀到好的文字,遇到好的人是今生修來的緣分。你能來讀,就很好,我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