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媽,你沒開玩笑吧...箱...??”
“趕緊的,有些衣服沒穿過也穿不上,捐出去也好,給需要的人。”
Ⅰ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特寵我媽,總得有個描述吧。
我媽想吃的東西,沒有吃不到的,論箱買。
我媽喜歡玩的,麻將天天打,飯我爸做。
我媽沒錢了?零花錢我給,工資我爸上交。
我媽一言不合一件羊絨一件定制的,我...穿自己店的衣服還只能挑一個色一個碼自留一件。
哪怕是過年這種事情,想躲躲懶出國出境shopping,家里事都是我和我爸擔著。
這對于家庭主婦來說待遇算不錯了吧,我爸對她是珍惜和疼愛,而我對媽媽,是愧疚和疼愛。
Ⅱ
你現在能看到的我,優等生成績不差,在大學里也靠自己能力算個小土豪,可我也曾經是個喪心病狂的爛學渣。
初中時候我可不是個省油的燈,因為low貨的攀比心理非要轉學轉學和轉學,直到到了一所和我家當時經濟狀況懸殊頗大的寄宿私立學校才算罷。爸媽靠咸菜饅頭渡過我不在的時光,而我在家,雞鴨魚肉從沒少過桌面,離別奔校時候還不忘給我塞兩個蘋果。
我不傻,我都看在眼里。可不懂事的人就是不懂事,用當時老師的話來說,“那年我媽去學校的次數都比我去上學的次數多”。因為身邊充滿著各式各樣的“小富翁”,對爸媽無法給我創造良好的經濟條件我更生怨意。
我媽從沒半點對我怨意的解釋,大概她自己也對我有所愧疚,又或者,能見到寄宿女兒一面她已經很開心了。
終于,事情來了,我初三了。
在老師辦公室門口路過的時候,我看到那個熟悉的背影,就那么站著,和坐著的班主任低著頭說著什么。
唯唯諾諾的樣子和見到我歡喜時的媽媽完全不像一個人。
你體會過那種感覺嗎?你看到你的父母對人低頭,卑微,因為你的不爭氣,你卻什么也做不了。
任憑槍林彈雨的言語打在父母臉上,而你卻是幫忙造子彈的人。
曾在我最無知輕狂的年代發生過一件我至今無法忘記的事情,和爸媽在擼串的一天,附近炮竹失控飛向我們桌,所有人都是下意識得跑開防御,我的媽媽條件反射得包圍著抱住了我!
我再無知不懂事,都是我媽媽愿意用生命去保護的孩子。
Ⅲ
我的確不爭氣,我沒有考上普通高中,陪我初中后三年的是職中。
所以到現在,我還是沒有初中畢業證,沒有高中畢業證。
悲劇再次上演了,因為我的不爭氣,入學第一個月記了兩個處分,爸媽又要為了保住我能上職中的事情對老師點頭哈腰。
如果你問我為什么會這么拼,走上一條又一條艱難的路,就是那時候看到媽媽在辦公室可憐的身影給了我一切的勇氣。
再無可救藥的人,心也是肉長的。知道媽媽為了我能完成一個連高中都不算的學業付出了多少,我冰凍的心融化在了高考的路上。
我很幸運,憑借運氣和努力,擦著本一分數線上了省重點大學。在大學我更是對自己慘無人道,有人說我現實,有人說我戀家,有人說我這樣戀母情結的女生找男朋友一定不容易。
這話說得那么輕松,你們是抱養的吧?可我是親生的。
Ⅳ
流行語錄說:“我不能倒下,因為我背后空無一人。”
我只能說:我不能倒下,因為我背后還有我爸我媽。
有人賺錢為了養家,我的家庭現在已經不用考慮生計了,而我賺錢,首要是給我媽提供更好的生活。
我過得好,我媽才能更好更放心啊,我賺錢多,才能給媽媽買好衣服好包啊。
有一次凌晨在寢室趕文案,第二天還要早起晨操和實訓一天,舍友都看不下去了:大學而已,你有必要那么拼嘛?
我們努力的意義,不就是我們成功的速度能追趕上父母老去的速度嗎?
我曾經也是一個學渣啊,我曾經也是一個窮逼啊,我曾經也是一個把人生設計得破壞破摔的loser啊。是爸媽讓我明白,我從沒讓他們驕傲,他們卻待我如寶。
Ⅴ
我媽再也不是那個有個“混蛋閨女”的loser媽了,可以得意洋洋得曬出金項鏈、新衣服:我女兒給我買的。
一切的苦逼日子就好像有了動力。
2016年底有個熱文:《父母尚在茍且,你卻想著詩和遠方》,你爸媽才在茍且!我爸媽過得比我好!
我的茍且,都是為了爸媽的詩和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