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讓學生積累描寫春天的詩詞。
2.培養留心觀察春天,在生活中認識春天、在多種形式的體驗中感受春天。(或讀或唱或畫)
重點:留心在生活中觀察春天,感受春天
活動過程
一、播放歌曲《》
1.同學們一提起“春天”你首先會想到什么?
2.春天桃花開了,燕子飛回來了,柳樹發芽了等等(發散學生的思維)
3.誰能用上我們剛剛學過的描寫春天的四字詞語來描述。(復習舊知)
4.你們猜猜一提起“春天”老師首先會想到什么?
二、出示描寫春天的古詩《春曉》
1.一提起春天,你們會想到那首詩。
《春夜喜雨》《草》《詠柳》《村居》等
2.出示《春曉》
3.指導學生讀正確讀出節奏。想象畫面來讀。
4.引導學生自由哼唱。
5.學唱這首詩。
6.自由加動作唱詩,發揮學生想象力。
7.結合生活體驗畫一畫。
春天來了,可是春天是什么模樣呢?又有誰見過春天的面目呢?我們來看臺灣詩人謝武彰的詩《春天》:
? ? ? 風跑得直喘氣
? ? ? 向大家報告好消息
? ? ? 春天來了,春天來了
? ? ? 花朵站在樹枝頭上
? ? ? 看不見春天
? ? ? 就踮起腳尖,急著找
? ? ? 春天,在哪里
? ? ? 春天在哪里
? ? ? 花,不知道自己就是
? ? ? 春天
花朵不知道自己是春天,還到處找春天,真是又有趣又好笑!同學們,現在知道春天是什么樣兒了吧?原來呀!春天是花朵的模樣。可是,春天僅僅是花朵的模樣嗎?還有沒有別的模樣呢?也許同學們會說:有。春天是花蝴蝶的模樣,春天是小蜜蜂的模樣,春天是春筍拱破地皮的模樣,春天是小河的冰嘎嘎響的模樣,春天是金黃的油菜花的模樣,春天是小草發芽的模樣……總之,春天是許多不同的模樣。
? 那么,這樣的春天到底在哪里呢?我們來看王宜振的詩《春天很大又很小》:
1絕句(杜甫)7.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2鳥鳴澗(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3詠柳(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4清明(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5晚春(韓愈)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6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7.題都城南莊(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8.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9.江南春絕句(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10《春雪》【唐】(韓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 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 故穿庭樹作飛花
11游園不值(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12村居(高鼎)(清)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13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14江畔獨步尋花(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15.《賦得古原草送別》【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凄凄滿別情
16《春曉》【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17《惠崇春江晚景》【宋】(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18《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19《春日》【宋】(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20《絕句》【宋】(僧志南)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21.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22.漁歌子
唐 · 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描寫春天的詩歌
播放春風的音頻邊說
走在一縷縷微風里,讓我們靜靜地聆聽——你聽到了嗎?叮咚叮咚……呼啦呼啦……畢剝畢剝……聽著,聽著,你一定會被這美妙的聲音陶醉了!這是什么聲音?這是春天的聲音,是春天美妙的腳步聲!原來,春天來了!春天來了!春天在向我們走來。我們來看張國南的詩《春天是這樣來的》:
叮咚叮咚,
小溪試了試清脆的嗓子,
啊,春天是唱著歌來的!
呼啦呼啦,
柳枝彎了彎柔軟的腰,
啊,春天是跳著舞來的!
畢剝畢剝,
春筍在泥土里快樂地拔節,
啊,春天是放著鞭炮來的!
春天是怎樣來的呢?春天是唱著歌來的,春天是跳著舞來的,春天是放著鞭炮來的。小朋友,想一想,春天還會怎樣來呢?也許你會說:春天是吹著口哨來的(春風),春天是敲著鼓兒來的(春雷),春天是灑著水兒來的(春雨)……原來,春媽媽有三個淘氣的小姑娘。我們來看潘仲齡的詩《春媽媽的三個小姑娘》:
春媽媽來了,
帶來了三個淘氣的小姑娘。
雷姑娘天天敲著鼓兒玩,
敲醒了天空,
敲醒了田野,
敲醒了沉睡的山嶺和村莊。
雨姑娘天天灑著水兒玩,
洗綠了大樹,
洗青了小草,
洗紅了花兒的臉兒一張張。
風姑娘天天吹著氣兒玩,
吹柔了樹枝,
吹長了青草,
吹得春天朝前長。
啊,春天來了,
春媽媽帶來了三個能干的小姑娘。
哈哈,春天是春媽媽的三個淘氣的小姑娘玩來的。是雷姑娘敲著鼓兒玩出來的,是雨姑娘灑著水兒玩出來的,是風姑娘吹著氣兒玩出來的。她們一起玩呀,玩呀,竟玩出了一個美麗的春天來。
春天來了,可是春天是什么模樣呢?又有誰見過春天的面目呢?我們來看臺灣詩人謝武彰的詩《春天》:
? ? ? 風跑得直喘氣
? ? ? 向大家報告好消息
? ? ? 春天來了,春天來了
? ? ? 花朵站在樹枝頭上
? ? ? 看不見春天
? ? ? 就踮起腳尖,急著找
? ? ? 春天,在哪里
? ? ? 春天在哪里
? ? ? 花,不知道自己就是
? ? ? 春天
花朵不知道自己是春天,還到處找春天,真是又有趣又好笑!同學們,現在知道春天是什么樣兒了吧?原來呀!春天是花朵的模樣。可是,春天僅僅是花朵的模樣嗎?還有沒有別的模樣呢?也許同學們會說:有。春天是花蝴蝶的模樣,春天是小蜜蜂的模樣,春天是春筍拱破地皮的模樣,春天是小河的冰嘎嘎響的模樣,春天是金黃的油菜花的模樣,春天是小草發芽的模樣……總之,春天是許多不同的模樣。
? 那么,這樣的春天到底在哪里呢?我們來看王宜振的詩《春天很大又很小》:
春天到底有多小
問問小花朵,也許會知道
花朵說:它常站在我的花瓣上跳舞
跳完舞,又鉆進小小的花苞里睡覺
春天到底有多小
問問小燕子,也許會知道
燕子說:我銜著它從南方飛到北方
它嘛,同一粒小豌豆差不了多少
春天到底有多大
問問那棵樹,也許會知道
大樹說:春天是一只大鳥
一棵樹只是它的一根羽毛
春天到底有多大
問問小朋友,也許會知道
小朋友說:我們都被春天含在嘴里
遠山和草地也陷進春天的懷抱
春天到底是大是小
大伙兒碰在一起就爭爭吵吵
說它大說它小都有一定道理
老師說,這樣的問題想想就會知道
小朋友,這首小詩告訴我們,春天又是小的又是大的,一個問題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答案,究竟哪個對呢?你同意春天是小的還是春天是大的呢?可我要說:春天既是小的又是大的,這兩個答案都對。我們還可以想一想:春天什么時候是小的?什么時候是大的呢?春天可以用大小來論嗎?如果不能,詩人又為什么這樣寫呢?
我們知道了春天的模樣、春天的形狀,那么,春天又會給大自然帶來哪些變化呢?我們來看雪兵的《春天》:
? ? ? 春雷給柳樹說話了,
? ? ? 說著說著
? ? ? 小柳樹呀,醒了。
? ? ? 春雨給柳樹洗澡了,
? ? ? 洗著洗著,
? ? ? 小柳樹喲,軟了。
? ? ? 春風給柳樹梳頭了,
? ? ? 梳著梳著,
? ? ? 小柳梢啊,綠了。
? ? ? 春燕給柳樹捉迷藏了,
? ? ? 藏著藏著,
? ? ? 小柳絮兒,飛了。
? ? ? 春天陪柳絮旅游去了,
? ? ? 走著走著,
? ? ? 泥土里的種子,動了。
我們看看,春雷、春雨、春風、春燕給一棵小柳樹帶來什么變化呢?詩人用了“醒”、“軟”、“綠”(形容詞當動詞用)、“飛”四個動詞,描寫了小柳樹發生的變化。想一想春天僅僅給一棵小柳樹帶來變化嗎?它還會給自然界里的那些物質帶來變化?
我們來看著名詩人金波寫的《春的消息》:
? ? ? 風,搖綠了樹的枝條,
? ? ? 水,漂白了鴨的羽毛,
? ? ? 盼望了整整一個冬天,
? ? ? 你看,春天已經來到。
? ? ? 讓我們換上春裝
? ? ? 像小鳥換上新的羽毛,
? ? ? 飛過樹林,飛過山岡,
? ? ? 到處有春天的微笑。
? ? ? 看到第一只蝴蝶飛,
? ? ? 它牽引著我的雙腳;
? ? ? 我高興地捉住它,
? ? ? 又愛憐地把它放掉。
? ? ? 看到第一朵雛菊開放,
? ? ? 我會禁不住欣喜地雀躍,
? ? ? 小花朵,你還認識我嗎?
? ? ? 你看我又長高了多少!
? ? ? 來到去年葉落的枝頭,
? ? ? 等待它吐出新的綠苞;
? ? ? 再去喚醒沉睡的溪流,
? ? ? 聽它唱歌,和它一起奔跑。
? ? ? 走累了,我就躺在田野上,
? ? ? 頭頂有明亮的太陽照耀。
? ? ? 是誰撓癢了面頰?
? ? ? 啊,身邊又鉆出嫩綠的小草……
同學們看看,春天給大自然帶來哪些變化?風把樹的枝條——搖綠了;水把鴨的羽毛——漂白了;孩子們——換上春裝了;小鳥兒——換上新的羽毛了;樹林和山岡——處處都有春天的微笑了;第一只蝴蝶——飛起來了;小朋友捉住它——又放掉了;第一朵雛菊——開放了;小朋友——跟小雛菊對話了;去年葉落的枝頭——長出茅苞了;小溪流——一邊唱歌一邊奔跑了;小朋友躺在田野上——臉兒有小草撓癢了……詩人不僅寫出了春天里大自然的變化,還寫出了小朋友跟春天的關系。一個活潑可愛的春天,一個生機盎然的春天,呈現在同學們面前。詩人寫春天的變化,用了許多動詞。同學們找一找,詩人都用了哪些動詞?你動手寫一段春天,看看你用了幾個動詞?用了哪些動詞。
我們不僅去聽春天,看春天,還可以體驗春天。下面,我們來看王宜振的詩《春天是我的朋友》:
? ? ? 春天
? ? ? 是我的朋友
? ? ? 春天
? ? ? 真有趣兒
? ? ? 春天摸摸我的手
? ? ? 我的手發芽了
? ? ? 春天摸摸我的頭
? ? ? 我的頭開成一朵花了
? ? ? 我在春天那里聊了一會兒
? ? ? 我的腳趾生根了
? ? ? 春天
? ? ? 真有趣兒
? ? ? 它把它的朋友
? ? ? 也變成春天了
這首詩,采用了擬人化的手法,把春天想象成一個人,是怎樣的人呢?是一個很有趣的人。這樣一個有趣的人,是我的朋友,他在影響我,摸摸我的手——我的手發芽了;摸摸我的頭——我的頭開成一朵花了;跟我聊了一會兒——我的腳趾生根了。我的這位朋友有趣的地方,還在于把我變成了他。難道手真的會發芽,頭真的會開花,腳真的會生根嗎?如果不會,詩人又為什么這樣寫呢?原來詩人寫的是一個人在春天的體驗,在春天的感覺。因為春天是一個發芽、開花、生根的季節。在這樣一個季節里,你仿佛覺得自己也在發芽、開花、生根了,這同時也是詩人的一種想象。
同學們,今天我們講了觀察春天,認識春天、體驗春天。結合講課,講了6首詩。你現在正值春天,大家能睜開詩意的眼睛觀察春天嗎?能不能也試著用手中的筆寫一首春天的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