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人值得我們背負明天,只是多希望前路陽光明媚,每個姑娘都不再流淚!
一
好友Y最近在琢磨換工作的事。大概兩年前,她從一家私人圖書公司跳槽到現在這家很好的出版社,有了編制,落了檔案。加上之前已經轉京的戶口,她終于在這座城市站穩腳跟,成了令人羨慕的北京一代。
有房、有車、有綠卡,娃乖、老公疼愛、生活有滋有味。怎么看,都是無數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圓滿狀態。
可她依然陷入了煩惱。導火索是跳槽后的工作一直不很順利。催化劑是新一年出差計劃爆滿,孩子沒人帶。好友的老公是一名空警,常年飛或備飛,在家的時間有限,能偶爾陪孩子玩玩已屬不易。孩子一直是姥姥帶著。可好友弟弟偏偏這時添了小寶寶,老人又有了照顧孫子的新任務。
已經不止一次聽過這樣的尷尬。有的老人恨不能一夜之間習得分身術,好能同時帶自己的孫子外甥。我們這代人,兄弟姐妹太多,年齡也相差不多。結果就是,在各自結婚生子之后,唯一的父母,就有點分身乏術了。
好友的婆婆育有三個兒子,幾乎沒可能幫她帶娃。好友媽媽一離開,家里的情況立馬就會嚴峻起來。以至于她苦口婆心地規勸未婚友人,一定要找個能幫自己帶娃的人家。這種規勸很無奈,卻也很現實。
好友能想到的權宜之計便是跳槽回老東家。那兒實行彈性工作制,多少能緩解眼下的窘迫。這也意味著她好不容易爭取來的出版社編制,將成為過去。
Y說,她在權衡中。
生活總是逼著我們做各種權衡。求學、求職,謹慎規劃、努力接近,無非是為了有更好的選擇和更明朗的結果。可現實卻常常是在我們以為一切已經塵埃落定,可以享受成功果實的時候,又實實在在拋給我們一個弄人的玩笑。我以為她已經扎根,哪想有一天她又不得不顛沛流離起來。
只是這次,我知道她心里早有了答案。于身為人母的她而言,為了兒女的顛沛流離,是最堅定的顛沛流離。
二
又是一年春節。
現在的春節,已經不只是個簡單的節日。隨著背井離鄉的人越來越多,春節被賦予的團聚韻味也越來越濃烈。它比任何節日都更適合做回家的代名詞。
前幾日一張相片讓眾人淚目,就連我幾尺硬漢的朋友都莫名被戳中淚點。相片拍攝于一個普通農村的村口。一棵樹,一個三歲的孩子,一個走向村口的背影。背影是孩子爸爸的。孩子知道了爸爸的歸期,早早在村口的樹下等著。小小的身影在大大的樹下,顯得格外落寞和孤寂。還好,他的心里是雀躍的;還好,他等來了相聚。
中國有太多的父母遠走他鄉、顛沛流離,只為賺得可憐的一點家用,讓遠在千里之外的老人和孩子至少衣食無憂。他們身處大都市,勞作是極苦的,心靈是無根的。子女的成長,他們無法陪伴,更無法見證;父母的老去,他們無從顧及,更無從補償。
這樣的漂泊于他們而言又意味著什么?
或許有些許被迫,有些許無奈,又或許內心深處仍有蠢蠢欲動的價值實現,但更多的是為人子女、為人父母的擔當。于他們而言,再苦的顛沛流離都是無怨無悔的情愿心甘。
三
大年初五,我跟家人坐在從公園返家的公交車上。坐在前排的是一個二十幾歲的女孩。清清秀秀,瘦瘦小小。沒多久,就聽到她在電話里哭起來,原因是她受到了其他幾個同事的排擠。她給電話那頭的領導解釋自己真的努力過了,也跟同事就她們誤會的事坦誠說明過了,但仍有人不依不饒當面指責她兩面三刀,各種為難她。
聽得出來,她受同事排擠已經很久了。即便如此,女孩從始至終都沒對別人有一點指責,只是哭著心里的委屈,委屈自己努力過了卻沒有一點用。
旁邊一個阿姨一直疼愛地看著她。或許是出于母性,或許是在這個特殊的日子,無助的的女孩更惹她憐愛。別人都還沉浸在節日賜予的歡暢里,女孩已經開始一年的勞碌??上В@份勞碌帶給她的更多是痛苦和失望。
讓我感動的是,這依然是個倔強的姑娘,沒有沖動地辭職,只是輕聲請求領導幫她換一家店。我不太敢想象如果她的親人看到她在異鄉的節日里流淚,該有多心痛。我只知道這個姑娘比當年的我更懂得顛沛流離的意義。就算心里已經都是眼淚,她依然要在這座城市堅持她的倔強。因為那份工作,是她給親人最好的承諾。
世間有百態人生,顛沛流離卻大都一樣悲苦。有多少堅持,只因想起最愛的人。有多少顛沛流離,只因我們心甘情愿負重前行。總有人值得我們背負明天,只是多希望前路陽光明媚,每個姑娘都不再流淚!
文 by 遙夢海角墾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