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年已至,我的第N個寒假飄然來臨,不可避免地攜帶著些許的寒氣。那就用粗淺的文字為自己熬一鍋豬骨湯,以慰歲月,以慰心靈。
豬骨湯的豬骨是一位菜鳥老師的碎碎念,要從去年九月念起,直至今年一月底,剛好一個學期。豬骨湯全名——初一(上)語文教學回眸,即教學工作總結。豬骨湯有三大主料:分、課、文。
主料一:令人感到羞恥的分數!
教語文的第一個五年,我一直信奉學生的語文成績不是做題練出來的,而是靠長期的閱讀量沉淀的。所以,我很少給學生布置書寫作業;所以,我很少批改作業(作文除外);所以,我對學生的基礎是兩眼一抹黑的;所以,理所當然地成績排名墊底。但是,我不思進取,不思悔改,只要分數差距不是很懸殊就行了,語文本身就沒有多大的差距,不似數學英語。
教語文的第二個五年剛起了一個月的頭兒,第一次月考,自己理所當然地墊底了,我依然不在意,分管行政卻在意了。領導請我喝茶談話了,領導倒的茶,熱氣騰騰,遞到我手上時,客氣地說到:“小心!燙!”確實燙,我沒有喝。一個小時后,我走出了領導辦公室,心想,以后語文教學要“小心!燙!”了。
私下里,我把二十個班的成績一對比,自己教的一個班,居然落后年級平均分6大分,連今年剛出來工作的三位小妹妹都遙遙領先自己。這真是令人感到羞恥的分數!
私下里,我厚著臉皮向同辦公室的燕兒姐取經。她的教學成績幾乎每次都沖在最前沿,行課期間,燕兒姐外出學習半月之久,但她所教的兩個班語文成績依然問鼎前三!她比自己不過早工作兩年而已。
私下里,我每天批改起了語文作業。燕兒姐把作業的細化,強化,做到了極致,精髓我還真學不下來。那就學她個萬分之一,她每周要講2篇閱讀,保底,那我每周講個0.1篇閱讀;月考前她要花費2~3周復習,那我用1周復習。最讓我醍醐灌頂的是:她講閱讀從不讓學生寫標準答案,只審題,說法是“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那我只弄記敘文閱讀的幾個經典題型——概括事件、品味詞語、賞析句子、人物分析,也來個傳授釣魚技術,讓孩兒們反復練習、強化。平時小考,試卷上過一遍,我改,效果慘不忍睹;課堂上審題給套路,原題作業本上再過一遍,我再改,效果不理想;課堂上又審題強化套路,原題作業本上還過一遍,我還改,效果挺好。還是有幾個孩兒不會,不強求了。教學很功利,但也算是落實了一部分考點。
兩個月后,第二次月考,一個班中間位置,一個班兩項指標墊底,但優生率靠前,我算是暫時錯過了領導的熱茶。但和燕兒姐的平均分相差8分,領導放出了狠招——語文學科和最高平均分相差10分,熱茶1杯,500字以上反思1份,聽課記錄每周2節。我去,欺人太甚!
領導你放你的大招絕招,我自教我的良心書!
接下來的兩個月沖刺期末,我繼續每日批改作業。我重視起了孩兒們的基礎,睜開眼,看清他們的薄弱環節。選擇題,比閱讀題更拉差距。每套試卷的5~6道選擇題,我先過一遍,預測哪道選擇題孩兒們大部分要選錯。練習冊上的選擇題孩兒們在本子上過一遍,不求多,3~4道即可,當天批閱,次日講解。
另外,燕兒姐的教學細節也還是學點皮毛。多給孩兒們鼓勵,作業本上,正確率較高,紅筆大揮一個“好”;反之,大揮兩字“加油”。課前提前三分鐘到教室,有意思的是,一個班他玩他的,享受課間;一個班齊刷刷地坐好,眼巴巴望著我,望得我怪不好意思的,望得我怪幸福的,姑且認為他們挺需要我的。
領導的一杯熱茶讓我怪不自在,以后還會有,無所謂了。我會重視起學生的分數,盡量靠近年級的平均分。反思自己:第一個五年,你的不在意恰恰是責任心不強。
張麗鈞老師如是寫:學生分數上有教師的尊嚴、教師的擔當。靠譜的老師永遠不會踢開分數鬧革命;靠譜的校長永遠不會踢開分數論英雄。
關于分數,最后借用陶潛的詩來表達我的心聲: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主料二:將盜課進行到底!
如果說,分數是大部分學生的命根,考試是大部分教師的法寶,那么,課堂是我的泰山,重中之重!
教材的每篇課文,我是很膜拜它的,但我口拙舌笨,腹內空空,在講臺上演繹不出它們的精華。我著急呀,沒辦法,課也得硬著頭皮上。第一個五年,網上下載課件,刪刪補補,湊合著上,但總覺得自己糟蹋了那么好的文章,不舒服,不甘心,那就不擇手段了。
第二個五年開始了,我得花更多的精力在備課上面。沒有課的下午,沒有晚自習的夜晚,沒有雜事兒的周末,把備課作為重要且緊急的事去做。愚笨如我,能做出啥呢?
面對一篇課文,先大嗓門讀它個三遍,讀通順,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讀。
小魯迅的百草園和三味書屋,比較耗時耗力,2500字左右,一遍,15分鐘。還好,大先生魯迅的文筆好,越讀越帶勁兒。一個下午,在手機里和一人大吵大鬧,極其委屈窩囊,晚上拿起課本,《雨的四季》讀起,讀第一遍,文中一年到頭都在飄雨,我的眼角也在飄雨,啪噠啪噠;讀第二遍,文中的雨沒有停歇,我的雨停了,心靈莫名的寧靜清爽,乖乖,詩人寫得好美呀!我怎樣表達我的歡喜呢?讀吧,往下讀吧,再讀吧,真是醉了。
愚笨如我,課文倒是讀舒服了,課還是上不來。頂多上課伊始,我霸道地站在講臺上,我讀,孩兒們聽。這是上新課必備環節,從這學期開始的。
課上不來,又瞧不上網上的課件,高不成低不就的。我把眼睛瞄向了所謂的名師課堂,前幾年就瀏覽了幾位名師的課堂實錄和教學設計,除了深深的佩服,就是望洋興嘆了。你沒有一點功力,連別人現成的果實都偷不到。
這學期,由于空閑時間多了很多,我楞是盜起了名師的課堂。他們的一堂課,只要像課文感動我,或者像課文韻味無窮,就把它盜了。我的表達能力差,那就展示在課件上。還別說,偷著他們的課,站在講臺上,還真有點教語文的感覺。
一是課堂思路極其清晰,比如文言文教學,就來個三部曲——讀得好聽,讀得清楚,讀得有味。二是在課堂上極容易營造學生的朗讀氛圍,一堂課基本上書聲朗朗。比如《秋天的懷念》,愈是朗讀,母愛愈是醇厚,反復朗讀,孩兒們愈是深情,氛圍愈是莊重。三是課堂上時間過得很快,師生交流和諧,一堂課讀書聲始,讀書聲終。
盜課極耗神,我真像一根蒲葦,有韌性,無思想。如果有點想法了,我也許會自負且懶惰吧。還是心存幻想,盜著盜著,你就會獨立設計課堂啦,《文心雕龍》有曰:“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
那就將盜課進行到底!
主料三:我手寫我心!
不論是網上還是書上,有很多心靈雞湯似的文章,我很是瞧不上?;氖?,此刻,我正在絞盡腦汁地為自己寫雞湯文。
小日子波瀾不驚,我也落得個“妾心古井水”,但生活偶爾還是會翻滾起一朵小小的浪花,我想記錄下來。
去年七月,我出了一趟遠門,有想寫的沖動,我開啟了寫作模式,純粹是為了向語文濕地投稿。對方長達一周沒有回應我,被淘汰了唄,沒有思想見解的文字,對方豈會發表?不過,這好歹是自己遠在浙江一賓館里一字字憋出來的,從構思到行文,花費了整整兩天功夫。別人看不上,自己可寶貝著呢!那就自己收藏吧,收藏了幾日,對方發表了,真是一出喜劇。
不為發表,只因想寫,這學期一月一篇,瞅著字數點點滴滴的累計,有點像銀行卡打來工資,銀行卡里的數字很快會消減,而寫作的字數只增不減,真快樂呀!真有點碼字的欲望。
愚笨如我,碼字,真有點像女性懷孕生子??墒且呀涢_了弓,不能回頭了。上月憋了一篇,這月你好意思偷懶?!寫吧,真誠如你,那就真誠地寫。
記錄生活,可以。最好寫點教學的干貨,很少,也嘗試寫吧。這不,這學期還是寫了三篇關于語文教學的內容:九月里,《語文是什么?》;十一月里,《盜課進行時——〈紀念白求恩〉教學札記》;十二月底,《整合,讓語文教學走向海闊天空——群文閱讀摭談》。不錯的開始耶,盡管是站在牛人的肩膀上摘蘋果,那又如何呢?
第三篇,是一篇小論文。去年十一月底,學校下達的一個文件,鼓勵語文教師撰寫關于群文閱讀的論文或教學設計,十二月底交稿。我沒有這方面的儲備和實踐,本來不打算寫,但是看到語文濕地上有好些群文閱讀方面的探索實踐,自己占有這么充足的資料,嘗試寫吧。王君老師的新書《更美語文課》,是關于群文教學的課例,買來看唄。更何況,語文濕地上關于該書的讀書筆記都有幾篇了,有多少同行比你聰慧,比你勤勉呀!
一個夜晚,寒氣逼人,室外一片歡樂的海洋,全校的學生沉浸在元旦晚會的狂歡中。室內,書桌前,電腦鍵盤噼里啪啦響,我正靜靜梳理著小論文的思路,手腳冰涼,鼻涕欲滴,也顧不了那么多了。孩兒們在跨年,我寫點東西,也算是迎新年了。期間分別來了兩撮小屁孩兒,給我賀新年,小禮物一送,小嘴兒甜言蜜語幾句,噔噔地走了,真是溫暖呀。
小論文已成型,莫大的歡喜!
翌日,老天也為我歡喜,一陣鵝毛大雪,凌空飛舞。
那就以寫為苦,為樂,為榮,為教學,為學生,為自己,為一切!
在此綿綿用力,久久為功。
20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