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睡了足足十個多小時,早上起來有感冒初愈的輕松感,不過還沒完全好,不能輕視,鍛煉要排上日程。
2.早會老大分享前幾天在成都開的總監大會。主題是不忘初心,講到現任CEO Fisher的故事,他1976年,安徽蚌埠人,15歲時獲得全國物理競賽一等獎,進了中國科技大學的少年班,但因為幾乎是班里年紀最大的一個,其他同學大多是合肥本地人,三個月后就跟父母商量不想待那里了。準備了兩三個月參加高考,考上了復旦大學數學系。16歲上大學,原本上學期間獲得美國一所大學的全額獎學金,但不巧父親得了心臟病,對于一個普通家庭來說,這算是不小的打擊,治療初期還碰到了庸醫,導致后續一兩年恢復的并不好,他不想這個時候不遠萬里的離家,就放棄了出國進修的機會。那個時候他意識到保險的重要性。
而是在復旦繼續讀研,在選方向時,聽了友邦一位高管精算師李達安(曾任中國精算師協會教育考試委員會主任)講座(復旦大學里有友邦堂和史帶樓,都是友邦捐建的,友邦為中國培養了第一代的精算師),他聽到北美精算師是最厲害的考試(可能有誤差),在他腦海里,最厲害=最賺錢,而他那時候剛好需要賺錢。友邦資助他考北美精算師(考試費用很高的)。
當時一共有三個人通過,現在他是友邦中國區的CEO,一位是瑞士一家再保險公司的CEO,還有一位目前在平安是高管。
1996年,他到友邦實習,每周工作4天,每天40塊工資。他畢業時,平安給他發出工作邀請,并承諾給他10萬塊的干股,他動心了就跟友邦的領導說,當時他的主管跟他說“你要懂得感恩……”然后他就留下來了。
在產品設計部門工作了近10年,2007年左右友邦母公司AIG瀕臨破產,要幾乎每小時估算公司估價給美國政府,當時美國政府出了很多錢才把AIG從破產的邊緣拉出來(參考大到不能倒的AIG)。到了2008年,公司整個氛圍都很低落,每個月只有20%的開單率,他轉到了業務部,他們一起調查業務員的狀態,并設立agency2.0的薪酬體系,直到2010年,公司業務才有了好轉。
友邦希望有很多的AIA baby,Fisher應該算一個,這是他唯一待過的公司,現在也幾乎成了命運共同體。友邦還有很多幾十年的員工。一個即將迎來百年華誕的公司,一家有底蘊的公司。這些都讓我非常喜歡,也很開心在這樣一家公司工作,開始自己的事業,即便未來要離開,也會一直做它的客戶。
越來越期待與CEO共進午餐啦!!
3.中午聽了區塊鏈研習社的Bruce的投資分享,其中最有感觸的是他的飛去成長,從今年1月份,到現在,讀了近百份白皮書,當然戰績也不錯!其中有幾點對他影響很大,也對我非常有啟發的點
一是深入思考自己錯過的機會(他是85后),房產,BAT,淘寶店。其中房產投資門檻較高,因為自己剛畢業很難抓住。BAT,偏向技術,自己學的偏文科。但淘寶店是自己可以抓住的機會,卻沒有抓住。
去年10月份他去澳大利亞出差知道了比特幣,居然可以分割成非常多份,當即買了一些,并從今年年初開始買書、讀白皮書,做一個價值投資者,因為95%的投資者都不讀白皮書的。
而他現在也成功進入一家區塊鏈咨詢公司工作,“目睹”他這一年的成長,再次看到了希望,前一段時間看到別人的飛速成長一直處于焦慮中,其實是陷入了不正確的比較,別人是在積累了幾年或者幾個月之后的結果,而自己還沒開始積累,要比也是比較自己積累之后和別人的現在。接下來就要打開心扉跟他們鏈接,時時看到“未來積累之后的自己”,才能激勵自己前行。
二是社群的價值,社群的互動、鏈接價值未來可能也是財富的聚集。我之前模模糊糊的有這樣的感覺,現在經他這么一說,越發覺得有道理,其實加入一些圈子也有增值作用,付費就是撿便宜,他用到了極致。另外,用投資角度看進入一些圈子,比如貓友圈從最初的299到現在的3000多,還有更多其他案例。
古典:你一定要拿出自己業余時間的30%用來社交
三是一切不屬于長期價值的東西都是誘惑,反向操作。
4.晚上要官員選舉,準備會議時缺了好多東西,如愿繼續擔任SAA,未來要把精力專注在演講(自己成長)以及鼓勵其他伙伴一起參與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