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座擁有80萬人的城市里,
可能會遇到0.53個稱得上“靈魂伴侶”的人。所以要找到合適你的人的話,
你需要在150人中才有可能尋得1個。
可見遇見一個與你相愛的人,
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也許你喜歡的喜歡不上你,
也許喜歡你的你看不上眼。
有人說緣分未到。
有人說有場戀愛想談,但不知道人在哪里。
可曾想過為什么自己喜歡的人不喜歡自己?
可曾想過應該如何去尋找適合自己的伴侶?
其實,問題并不復雜,就是喜歡跟不喜歡這兩種感覺。但是感覺也不是沒有依據的。
從心理學的角度上看,讓人難以琢磨的愛情里,相互吸引主要有3點,即第一眼的外貌,基礎的了解以及相處的深層了解。
1、外貌吸引
你可以看到大多招聘廣告上寫的,HR在招聘前臺甚至是公關的時候,都有相應的身高面貌要求。為什么?因為一般情況下,前臺是來訪者首個見到的貴公司人員,公關面對大大小小的客戶,簡單說的打交道,實在點不外乎營造公司形象的意味。
當然,這不是什么歧視。而從社會認知的層面上看,外貌美麗確實能更輕易地引起他人的矚目。同樣的也不得不承認在談戀愛的初級階段,長得好看有著不容忽略的優勢。不然為什么大家一看到丑女跟高富帥或屌絲跟白富美在一起的時候,會直呼我又相信愛情了。所以說這個看臉的時代不是沒有道理的。
2、特質吸引
外貌進階一步,就是特質,我們說的人品性格等等。心理學家認為在個體心理發展過程中,尤其是在個體的人格體系形成過程中,形成了其特有的人際關系的基本傾向。
當我們遇到“自己喜歡的人不喜歡自己”或者“喜歡自己的人自己不喜歡”的時候,我們要學會自我思考與自我分析:自己本身喜歡的那類人都具有什么樣的特質?為什么這些特質會吸引到自己?而自己身上又是什么特質吸引著那些喜歡自己的人?以及自己的這些特質到底能不能吸引到那些我喜歡的人?
當然,除此之外,你還要總結自己在親密關系中的一些經驗,成功的失敗的各種經驗,以及自己在原生家庭中接收的關于親密關系的信息是什么樣的?這些經驗與信息又是如何影響著自己在尋找伴侶的過程中總是陰差陽錯?
3、相處吸引
常常聽到有人問,朋友能不能發展成為情侶?為什么不可以?太熟悉了。可俗話說,日久生情。其實就是說相處之后發現對方跟自己很合拍,各方面都覺得很合適,通常情況下這種是發生在友誼之上。
而這一點也更多地強調對方正好有能滿足你需求的“功能”。比如說,你是一個特別不主動的人,而對方是一個愿意主動并且也樂在其中的人,那么這點就會讓你覺得特別來電。
但是也有種情況,恰恰是雙方相似而覺得相處輕松自在。而對于“相似的人與互補的人到底哪一類才真正適合在一起”這一直是一個難以言論的話題。
相愛那么不容易,歸根結底就是吸引力著實是一個靈肉結合的東西,事實上,要找到一個幾乎滿足以上三個點吸引你的人,并不是那么地簡單。
“你喜歡的人不喜歡你,喜歡你的人你不喜歡”這種事情似乎也很常見,但是這真的不代表你就不能找到一個你喜歡TA,TA也喜歡你的人。
親密關系的世界多么美好,不信,你看,臺灣都合法化同性戀婚姻了。你總會找到一個與你互相吸引的人,你需要的是分析與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讓自己變得更優秀,這不是什么毒雞湯,就算是毒雞湯,你也應該喝下去,誰說不是呢。
而當你遇到了那個人,剛開始的時候所有的證明好像都是對的。但如果有未知變量X的話,也許命運就是未知變量X。既然是未知變量,那肯定就是不可控因素。
所以你所能做的是,在你可控的因素里,更加努力地去掌握住屬于自己的幸福,而這無論如何,都離不開彼此兩個人之間的共同努力,因為感情是兩個人的事,從來都經不起孤軍奮戰的模樣。
版權聲明:版權歸作者本人所有。
文 | 燕子 | 逗逼也正經。喜歡對自己的生活瞎搞且胡說八道,堅持過喜歡的生活,干喜歡的工作,處喜歡的人兒。
插畫 | Zip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