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我開始做心理咨詢以來,迄今已有來自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加拿大、日本、韓國、菲律賓、泰國等國及中國大陸各省市、香港、澳門、臺灣諸多網友接受了咨詢和幫助。國外的咨詢者基本上都是當地華人、華僑、留學生及國內去的打工者。許多初次接觸心理咨詢的朋友都詢問什么樣的情況需要做心理咨詢?心理咨詢能咨詢什么?心理咨詢能提供什么樣的幫助?心理咨詢有什么作用?我盡可能不用專業術語把這些問題說清楚:
一、哪些人需要做心理咨詢
人們常常在祝福中寫到:祝你生活健康快樂。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健康呢?身體和心理都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但現在人們往往忽視心理健康,說誰有病單純指的是身體上的病,如果說誰心理有病,馬上會受到人們的誤解,會和“精神病”聯系到一起,這是一個非常錯誤的認識,是把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混為一談。即使是一個健康的人,生活中往往會被很多不順利的事情困擾,如果一個人長期處于一種情緒陰霾中,就會慢慢發展成心理疾病,這時心理咨詢師的幫助可以讓人逐漸改變與外界格格不入的思維、情感和反應方式,并學會與外界相適應的方式,如果情況嚴重,依靠心理咨詢不能解決,就要去醫院接受心理治療。心理咨詢主要解決正常人所遇到的各種心理問題,如學習、工作、婚姻、家庭和人際等問題;而心理治療主要診治某些病人的異常心理,如神經癥、人格障礙、行為障礙以及心身疾病等。心理咨詢的對象主要是有輕度心理問題的正常人,對于精神分裂癥、抑郁癥等重性精神疾病,單純的心理咨詢不能收到理想效果,往往需要結合藥物治療和物理治療手段。
二、什么樣的情況需要去做心理咨詢
每個人都可能遭遇重大事件的沖擊,比如配偶背叛、親人離世、事業受挫、病魔困擾等導致心理危機時,應該及時調節自己情緒,并不需要立即向心理咨詢師求助,因為負面情緒都會有自我調整的一個過程,當不良的情緒持續一周以上,并且沒有減輕的跡象時,就需要去尋求心理咨詢師的幫助。有些朋友認為心理疾病忍忍就過去了,能拖就拖,這是不正確的,因為心理疾病會影響我們的社會功能與生活功能,心理的不適還會導致生理不適,這種生理不適并不表示身體發生了器質性疾病,而是由于精神長期處于緊張狀態,會出現神經性頭痛、女性月經不調、男性性功能障礙等癥狀,正是由于不立即發生器質性疾病,一般很難被發覺和引起重視,如果負面情緒長久壓抑,就會導致器質性疾病,這個時間單純心理咨詢就會不起作用,需要去做心理治療。 具體來說,遇到以下情況需要去做心理咨詢:(一)長期情緒低落或情緒不穩; (二)長期軀體不適,經軀體檢查未發現明顯器質性病變; (三)人際關系出現嚴重問題; (四)自覺工作壓力過大;(五)長期失眠;(六)遭遇重大生活挫折;(七)失戀、婚變及長期家庭糾紛;( 八)兒童學習困難。
三、心理咨詢的主要內容
(一)心理危機干預。一個人遇到沉重的心理創傷和打擊,如理想、目標和事業的喪失、人際關系的惡化等導致急劇的精神崩潰時采取的心理咨詢。 (二)生活問題咨詢。包括戀愛、婚姻、家庭及性問題,升學和就業的選擇,適應不良,學習困難,兒童行為不良,人際關系問題,以及酒和藥物依賴等各種心理衛生問題。(三)身心疾病咨詢。許多軀體疾病,如失眠、腰腿疼、婦科病、腸胃病等疾病的發生、發展與轉化也均與心理因素有一定關系,可以及時進行心理咨詢,從而解除心理壓力,以防止軀體疾病加劇。
四、心理咨詢可以提供什么樣的幫助
(一)建立新的人際關系。咨詢師對來訪者做出的反應是嶄新的、具有建設性的,并且促進來訪者的自我理解,增進來訪者的自尊、自信和獨立自主精神,并有利于其潛力的發揮。(二)認識內部沖突。咨詢可以幫助人們認識到大部分心理問題是起源于自己尚未解決的內部沖突,而不是源于外界,他們能夠學會使軟弱的內心世界變得堅強起來。(三)糾正錯誤觀念。人們總以為自己對事物的觀察和理解是正確的,咨詢使他有機會來審度自己思想觀念和理解的準確性,并從中懂得這些觀念是怎樣導致許多本來可以避免的困境。(四)深化自我認識。當人們真正認識了自己時,他們就認識了自己的需要、價值觀、態度、動機、長處和短處,他們也就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繪制自己的生命藍圖。(五)學會面對現實問題。咨詢師可以引導來訪者回到現實中來。人們進步的主要方式就是同“目前”打交道,因為過去的不會再來,而未來的還沒有來到。(六)增加心理自由度。咨詢允許人們有不足,并且幫助他們明白,一個人成長的道路總是與不完善和不足相伴的。而一旦這些人按照他們自身的本性自然而然地成長起來的時候,他們就有了更大的自由去享受生活了。(七)做出新的有效行動。啟發、鼓勵和支持來訪者采取新的有效行動,可以是公開的和直截了當的,包含明確的建議和具體的指導,也可以是含蓄的、間接的或暗示性的,只要鼓勵來訪者采取導致欲望滿足的有效行為,就可以減少煩惱。
五、心理咨詢的作用
心理咨詢的作用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 :(一)傾訴心聲。傾訴是人的一種心理需要,它能幫你緩解心理壓力,是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前提。朋友、同學、親人都可以成為傾聽心聲的人,但也有不方便、不適宜的時候。而與你沒有親緣、利害關系的心理咨詢師,能耐心聽你訴說,并且有心理學的專業知識,能幫你分析問題,排憂解難;(二)辨明問題。人的心理問題有各種類型和性質,其中許多并非心理疾病,它們是在紛繁復雜的社會生活中引發的。心理咨詢是和你一起去分析所面臨問題的實質,發現引起問題的原因; (三)磋商對策。當一個人處于生活旋渦之中,在精神壓力的重負下,思路常常會被堵塞。而心理咨詢師處于旁觀者的角色,他的頭腦冷靜,思路較為開闊,能為你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參考建議,幫你打開思路;(四)平衡情緒。心理咨詢通過給你宣泄壓抑情緒的機會,幫你辨明自己問題的性質并且磋商解決問題的對策,使你緊繃的情緒得到緩解,心態也隨之得到平衡;(五)增強自信。不僅要幫你處理好當前的問題,更要通過處理當前的問題提高你的認知水平,增強你的自信心,發展和完善你的人格。
六、心理咨詢的誤區
(一)心理咨詢就是聊天。心理咨詢不同與一般意義上的聊天,盡管心理咨詢的方式主要是談話,但心理咨詢利用心理學的專業理論知識,還有社會學、醫學等方面的知識,有嚴格科學的理論體系和操作規程,從而達到解決心理問題的目的,幫人解除心理危機,促進人格的發展;(二)心理咨詢能看透你的想法,知道你的過去和未來 。有人把心理咨詢簡單化,有人把心理咨詢過分復雜化和神秘化。心理咨詢師其實除了心理學方面的專業知識與一般人不同外,并無其他特別之處。心理咨詢師有經過訓練的良好觀察力,知道心理活動科學規律并有非常客觀的邏輯分析能力,可以判斷某些潛意識的心理活動,但這一切都必須來自真實、客觀、全面的資料。對待心理咨詢必須有科學的思想; (三)做心理咨詢讓人笑話。怕把心理問題當成“心理病態”、“思想問題”。心理咨詢是促進人的成長與發展的最佳途徑之一,是預防心理障礙有效方法,是提高生活質量實現人生成功的必由之路。心理咨詢的最基本原則里面包括“絕對保密”,我做心理咨詢只在網上咨詢,不需要對方提供自己真實信息就是出于這點考慮;(四)心理咨詢應該一次解決問題。心理咨詢是幫助人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心理醫生不可能包辦解決問題,只是提供一些正確的認識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心理咨詢是幫助求助者認識自己、接受現實從而超越自我,所以心理咨詢需要一個了解的過程,一個討論、分析、操作、反饋、修正、再實踐的程序,一般不可能一次解決問題。
歐美發達國家非常重視心理健康,每年有約8000萬美國人求助于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每3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接受咨詢和心理治療,據一項調查顯示,美國1000人中就有一個心理咨詢師,許多家庭還有自己的私人心理醫生,有30%的人定期看心理醫生,80%的人會不定期去心理診所。國內在方面就很不到位,人們對心理健康疾病缺乏正確的認識,帶有一定偏見,大部分人在有需求的情況下,依然恥于去看心理醫生,根據衛生部和權威部門的抽樣調查,我國五分之一的人口心理健康有問題,百分之五的人口處于心理疾病狀態。
心靈就是一面鏡子,當你看到鏡子里面看到一個垂頭喪氣、難當大任的自我,聽到的是“你沒有出息、沒有長進”的負面信息,就會感到沮喪、自卑、無奈,在生活中注定失敗:在鏡子里面看到一個蓬勃向上、不斷進取的自我,聽到的是“你最棒、最優秀”的鼓勵信息,就會感到喜悅、自信、快樂,你在現實中就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