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學生正處于思維活躍,具有強烈的操作興趣的階段,也是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時期。但是他們剛接觸物理,對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掌握欠缺,他們的抽象邏輯思維還需要直接經驗的支持。
因此我們需要以生動有趣的實驗操作,趣味互動的習題,讓他們理解和應用好所學的物理知識。
今天我們就以物理學科《光的折射》課程為例,一起來看看,本期微課的吳榮華老師,是如何結合101教育PPT的授課工具,把物理思維和物理方法教給學生的呢?”
視頻鏈接:https://v.qq.com/x/page/c0523px4pc1.html
本期導讀
本期課程取自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四章《光現象》第四節《光的折射》,是在學習了光的傳播、光的反射之后進行,是解釋日常生活中許多光現象的基礎,同時又為學習下一章節的透鏡成像奠定基礎,學生通過對光學現象的分析,可以豐富知識,開拓思維;培養密切聯系實際,運用科學知識來解釋一些自然現象的習慣和能力。
本期微課分享的學科工具
本期微課結合101教育PPT中的學科工具、標簽題、分類表格題等互動工具進行知識的講解,通過使用工具和PAD的搭載,達到更好的數據收集和學情反饋的效果。
01
【折射光路】:實踐操作探究原理
探究光的折射規律
吳榮華老師通過工具把實際與模型相結合,演示了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以及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的過程,直觀顯示出了光路圖。極大的方便了老師上課操作,從而總結得出折射規律。
探究更換介質所得出的折射規律
吳榮華老師利用工具把介質更換成玻璃,操作讓光從空氣斜射入玻璃中,發生2次折射(也可以改成三菱鏡介質)。工具提供了不同的材質,方便老師選擇使用,具有極好的交互性。
?探究光路的可逆性
為了體現逆向思維,講解光路可逆。吳榮華老師展示出角度數據,把入射光線移動到折射光線的相同度數時,直觀的體現出光路的可逆性。此工具方便老師靈活操作演示實驗過程,提升了演示的效果。
02
互動題型:加深對課堂知識的理解
標簽題
吳榮華老師為了考察學生對于折射規律的理解,利用互動題型【標簽題】及時對學習情況進行檢測,及時獲得學生的學情反饋。
分類表格題
吳榮華老師為了考察學生對生活中常見的光學現象的分類,利用101教育PPT互動習題【分類表格題】,設計成對光的直線傳播、光的折射、平面鏡成像等圖片進行分類,通過互動習題讓學生在趣味性中學習,同時讓學生對相關知識進行鞏固。
以上,就是本次視頻案例的重點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