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所謂武俠,就是成年人的童話。
在這些童話中,刀光劍影快意恩仇都離不開一個情字:家國情、兄弟情,還有愛情。
1955年,《書劍恩仇錄》開始連載,這也開啟了金庸先生的武俠世界。
陳家洛首當其沖,成為“書”和“劍”最好的載體。
在金庸先生的所有男主中,陳家洛無疑是氣質最好的一位,海寧陳家相府三公子,15歲即中了舉人,豐神俊朗,高貴清雅。而其他男主,要么是郊區普通村民的孩子,要么是孤兒,或者出生于妓院,文墨功夫遠遠不及這位陳公子。
但既是武俠世界,不會武功豈能坐上男主寶座?是以陳家洛15歲時被義父于萬亭帶去天山,拜師袁士霄習武,學會了集百家大成于一體的“百花錯拳”,于擒拿、暗器、點穴、輕功俱有相當根柢,并遵義父遺命執掌紅花會,成為帶領一幫反清豪杰的總舵主。
他這一生,無論是單做書生或單做俠客,都會很出彩。
若從文,他本身就是相府公子,15歲即可中舉可見其文采出眾,再由乾隆這層血緣關系加持,若投身官場,高官厚祿猶如探囊取物。錢塘江邊乾隆曾允他將來升為殿閣大學士,清朝無宰相,大學士即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高位,可預見其圣眷隆盛將絕不亞于乾隆的私生子福康安。
若從武,他若以紅花會為根基,現如今清兵中都有不少會眾,民間又何愁沒有附庸?再從中選拔英才逐步培養自己的勢力,更何況還有十年大漠歷練、可得回疆相助,待時機成熟,登高一呼未必不可成事,興漢邦大業、得萬世尊崇。
可是身份由不得他選。他明明是相府的公子,卻偏被指定為紅花會的總舵主——明明是清朝的書生,卻偏是漢人子弟,要做那反清的俠客。
每每想起他的故事,就想起《中華武魂》中如是唱詞:
一腔血,流不盡,英雄本色
兩只腳,踏破了,大漠長河
三聲嘆、嘆、嘆
只為家園故國
一聲嘆:得風光無限,卻家園難再
初出場的陳家洛,25歲,氣度閑雅,雍容自若,很是不被對手看好。
老江湖陸菲青、周仲英剛一見他,都道他是富貴人家的紈绔子弟,都納罕怎么由他做了草莽英雄紅花會的總舵主?
鐵膽莊上,為救紅花會兄弟文泰來,陳家洛作為新任當家人初次迎敵處事。在和周仲英的較量中,他言辭生威、進退有據、身手了得,給紅花會掙夠了面子里子。
隨后他帶領群雄助霍青桐奪回經書,黃河邊單挑勁敵張召重,蘭封城劫糧草濟災民,豪情滿懷意氣橫生,大俠風范十足。在酒醋耳熱之際,他擊壺而歌,高吟《俠客行》:
“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
眼花耳熱后,意氣素霓生……”
西湖邊上陳家洛與乾隆一天三見,其中有兩次交鋒,是其江湖路上最為風光的時刻。
第一次交鋒,靈隱三竺邂逅,二人各隱姓名彈琴論道。
談到塞外至江南這一路見聞,談到蘭封糧草被劫之事,乾隆道:“當道只要派遣一二異才,紅花會舉手間就可剿滅。”陳家洛卻道:“朝廷之中大都是酒囊飯袋之輩,未必能辦什么大事呢!”此番言語雖寸土不讓,但乾隆亦不是毫無胸襟之人,在試探了陳家洛的才學后,他以自己攜帶的古琴相贈,二人攜手下山。
此時陳家洛可謂是盡得書生意氣與俠客風流。
第二次交鋒,西湖夜宴,喝酒賞曲,明爭暗斗。
此時陳家洛已知道了白天遇到的就是乾隆,他不僅不跪不拜,反與其平起平坐。在兩兄弟斗狠耍酷的PK中,陳家洛安排名妓唱曲之際暗諷乾隆,紅花會與御前侍衛比武又大獲全勝,且參拜紅花會總舵主的人數比參拜天子的還多,樁樁件件,都令乾隆這位九五之尊黯然失色。
陳公子的江湖路,一時風光到了極點。
盡管如此風光,陳家洛卻因在塞外無法給父母盡孝送終。回到錢塘老家,得知從小侍奉他的丫頭被二哥逼死,十年不見的親兄長好色忘義,連見上一見的心情都沒有。
可憐他江湖風光雖無限,但從此家園故鄉再不得親近。
就如他在念到“情深不壽,強極則辱”的玉刻銘文時,“只覺天地悠悠,世間不如意事忽然間一齊兜上心頭,悲從中來,直欲放聲一哭。”
二聲嘆:書生意氣足,終誤復國計
上面說起過西湖邊上陳家洛與乾隆的一天三見,其中第三次見面,是在錢塘江邊、陳家洛父母墳前。
也正是這次見面,乾隆明白了陳家洛是自己的同胞弟弟;陳家洛彼時雖不知道,卻也敵意大消,親近之心頓起。
用高官許諾、要求紅花會不再叛逆,均被陳家洛拒絕,乾隆說道:“憑著今晚相交一場,將來剿滅紅花會時,我可以免你一死。”陳家洛道:“要是你落入紅花會手中,我們也不傷害于你。”
及至后來文泰來被救出,陳家洛終于弄明白乾隆原來是自己的親兄弟。紅花會群雄將乾隆擄至六和塔上,陳家洛欲以兄弟之情說服乾隆推翻清朝,做那仁孝英明的漢人開國之主。
乾隆想的卻是,今日若不應允,終究難以脫身。
群雄與乾隆歃血為盟時,陸菲青叫在一旁微微冷笑的天山雙鷹夫婦也來喝一杯盟酒,老江湖陳正德卻道:“陳總舵主,你太信了皇帝,只怕是書生之見了。”
姜還是老的辣,不得不服。
乾隆在根深葉茂的清朝統治下登基,如何不知光復漢室的艱難?一個皇太后就已讓他不敢公然反抗,更何況皇太后安排八旗分了他的兵權。
兩者相害權其輕,身在高位之人,最會為自己的既得利益權衡。
于是,就有了乾隆的銷毀證據之舉,不管是大漠天山,還是福建南少林,千里追殺、放火燒寺,都是為了不讓人知道,他是漢人的血脈。
但是,直到得知香香公主的死訊時,陳家洛都未醒悟。直至他在清真禮拜寺的地磚上,見到香香公主用性命寫就的“不可相信皇帝”幾字,并親見清宮侍衛來將磚塊撬走,才明白自己有多愚蠢。
陳家洛手執短劍,指著乾隆道:“且不說六和塔中盟言如何,我們在海寧塘上曾擊掌為誓,決不互相加害,你卻用毒酒暗算于我,今日還有什么話說?”
在乾隆即將斃命于霍青桐之手之際,卻遭方有德用徐天宏周綺之幼子加以要脅,陳家洛左右權衡只得放人。
乾隆再也顧不得皇帝尊嚴,拔足向樓門飛奔。陳家洛突然伸右手一把拉住,左掌啪啪啪啪,正手反手,連打他四記耳光,甚是清脆響亮。乾隆兩邊面頰登時腫了起來。群雄出其不意,隔了一陣才轟然喝采。陳家洛罵道:“你記不記得自己發過的毒誓?”乾隆哪里還敢答話?陳家洛手一揮,乾隆打個踉蹌,急奔下樓去了。
陳家洛也明白,今日不殺皇帝,以后他加意防備,只怕再無機緣報此大仇。但那也只能隨他去了。
三聲嘆:美人換江山,碧血葬香魂
陳家洛與霍青桐可謂是一見鐘情。
霍青桐與關東六魔之一閻世章相斗時,危難之際得陳家洛救其性命,并助其用計奪回圣經,霍陳郎才女貌,互生情愫。但在見到女扮男裝的李沅芷與霍青桐的親熱舉止后,陳公子硬生生地在感情面前止了步。
與其說是李沅芷的惡作劇毀了這段姻緣,不如說是陳家洛的懦弱和醋意葬送了這段初戀。他在反思時,竟然想道:“唉,難道我內心深處,是不喜歡她太能干么?是的,我敬她多于愛她,我內心有點兒怕她。”
而香香公主的出現,這個心地純良、無限信任他的絕美女孩兒,讓他情根深種。不小心撞見她洗澡、為她冒險摘雪蓮,成功避勁敵避狼群,他亦成為她心中最仁慈最厲害的男人。
一個是“可敬可感”的姐姐霍青桐,一個是“可親可愛”的妹妹香香公主,甚至,三人都有意共同生活,其中妹妹的愿望最為強烈。
在玉峰迷宮中,陳家洛聽了回族圣女瑪米兒絕命譯書上的故事,猛然驚醒,堅定了“光復大業要重于情愛塵緣”的志向,而現實馬上就給了他驗證的機會。
乾隆本身好大喜功,一心想效仿唐太宗漢武帝,面對擴大疆土的機會,怎會錯失?所以霍青桐家族慘敗,父親和哥哥戰死,妹妹香香公主則被擄至宮中。
乾隆無比垂涎香香公主的絕世姿容,毫無疑問要將其放入后宮收藏夾。而毫無心機卻又無比貞烈的香香公主,在宮中迅速成長。她用一把短利劍,抵抗著所有的不堪,深信陳家洛定能救她。
陳家洛,卻為了江山舍了美人,在香香公主最無助的時候將她拱手讓出。
陳家洛道:“國事為重,私情為輕,我可勸她從你。”乾隆大喜,跳下榻來,叫道:“當真?”陳家洛道:“嗯,不過你得立個誓。”
在陳家洛的天真想象里,香香公主美得不似來自人間,一顰一笑就能讓萬軍喪失戰斗力,也許她能夠讓乾隆聽她的話,從此歸心漢家,成就大業?
她無限溫柔無限凄楚地答應他,“你要我做什么,我總是依你。”
他做了最卑鄙的情人,最負心的男人,以及最大義的英雄。
但那個年代,覺得家國情重于兒女情的何止他一人?
陸菲青就曾對文泰來說道:
“以前我見你們總舵主總有點兒女情長,英雄氣短。這番如此看得開,放得下,真乃是領袖群倫的豪杰,這個我確然服了。”
悲劇的是,乾隆背叛了他們。
香香公主急道:“你答應他做好皇帝的,怎么又反悔?”乾隆厲聲道:“我愛怎樣就怎樣,誰管得了我?”
香香公主想送出信息卻被乾隆衛兵堵截,只好以血祭來提醒“不可相信皇上。”香魂一縷,就此飄散。
陳家洛,一個失意的書生、失敗的俠客,他犧牲了尊嚴和愛人,香香公主犧牲了性命。
《飛狐外傳》里陳家洛再次出場,那時他已是飽經風霜的中年人,從回疆千里迢迢趕至北京郊區,祭奠逝世十周年的香香公主。
他被胡斐請求扮作福康安,只是為了安撫福康安那將死的情人馬春花。書中這樣寫道:
陳家洛眼望遠處,黯然出神,說道:“墓中這位姑娘(香香公主)臨死之際,如能見我一面,那是多么的快活!可惜終難如愿……”
長恨此生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恩仇書劍明月缺。空對香冢嘆,到底意難平。
(聲明:本文為月未全滿原創,除原文轉發外,任何平臺轉載請聯系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