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重聲明:文章系原創(chuàng)首發(fā),文責自負。)
春節(jié)檔預售開始就確定了大年初一要去看《熱辣滾燙》,不僅因為我喜歡賈玲,還因為看過《百元之戀》后對改編版的幾分好奇。
《百元之戀》是日劇小確喪的代表作之一,故事講一個三十多歲一事無成的女人,在同離婚回家住的妹妹發(fā)生互毆事件后被母親勸離(家)的一些遭遇。日本啃老族已經成了社會的頑疾,所以這個故事情緒比較壓抑,但是很有現(xiàn)實意義。
女主一子在拿著母親給的一些錢獨立居住后,到便利店打臨工,偶然結識了健身館的男拳師。她對男人的癡迷是她練習拳擊的動機。她被男同事暴擊失去反抗能力而失去了自己珍貴的第一次,是她練習拳擊的起因。
百元的結局是一子為了改變自己而堅持和專業(yè)拳手打比賽,被對手尊重地擁抱,也憑借這種精神感動離自己而去的男朋友,被男人牽著手帶去吃飯,一路撒嬌發(fā)嗲走向未來的生活。其實,個人覺得百元之戀的片尾曲,比故事更加深刻。
百元里女主形象是個正常微胖的邋遢中年女性,電影主題確實并不只是講拳擊和減肥的,而是改變自己收獲新生。
但私以為結局真的有些荒誕。一個努力掙脫了過去的女人,還是逃脫不了愛情的魔網嗎?抱著“只贏一次也好”心態(tài)去搏擊的女主,在拳擊臺上拼盡全力也沒能贏一次,在下臺之后又做回那個卑微跟著男人走的小女人?所以,最終只能把這個結局歸為日劇之迷幻操作。
反觀《熱辣滾燙》,至今話題度很高的點仍在于賈玲減肥 100 斤。雖然導演自己一直不希望以此作為賣點,無奈大眾的聚焦還是偏視覺向。
改編后的電影劇本比較接地氣,不是賈玲舞臺上大開大合搞笑的風格,故事敘述偏克制。賈玲表演時也刻意收斂了她原本的喜劇演員氣場,為刻畫女主角杜樂瑩的喪,全程夾了起來。
為避免劇透,下面解析得朦朧些。
首先,賈玲導演時非常注重細節(jié)。
開篇即將走上拳臺的樂瑩,和后面兩個時空的女主在通道中隔空相望、互相鼓勵的片段,前后呼應,這是《百元之戀》平鋪直敘的開場所沒有的。
為表現(xiàn)樂瑩“左拳優(yōu)勢”這個點,鋪墊了許多片段:創(chuàng)可貼、衛(wèi)生間鏡子、昊坤的夸獎、教練評價等等,只為呈現(xiàn)出最后拳臺上她華麗反擊的那一個致敬鏡頭。
又比如雷佳音的角色,一個略自負又自卑的普通人,又當又立、想賺錢卻拉不下面子的健身館銷售苦手。從他在玻璃中欣賞自己的樣子,到不會開車,再到約樂瑩去公園明明想推銷健身卡卻張不開口,不喜歡樂瑩卻和她住在一起,到后面收錢打假拳,否認和樂瑩的關系,每一點都塑造了男主的普男形象。就是這樣的男人,點燃了女主夢想的小火苗,以此反襯女主在生活中的卑微,是改編得很好的地方。(說點題外話,今年雷佳音在兩部春節(jié)檔大電影里都貢獻了上廁所的鏡頭,都是笑點,不知道張導和賈導是怎樣巧合地想到一起去了,男主實慘,哈哈!)
還有表妹豆豆,下雨天手弄臟了,本來就是她的苦肉計,后來還一邊擁抱感謝表姐,一邊在樂瑩背后蹭了兩個大黑手印。她對樂瑩夸張又做作的親熱,給后面她的作為埋下伏筆。
由此可見,在電影改編和導演的過程中,賈玲很用心地對待劇本架構,草蛇灰線、圓形敘事、對比、W 敘事、三線人物對立等等手法,雖然運用略顯青澀,但都細膩自然。
第二,關于女主開始打拳的原因,相較日劇,增加了前男友、閨蜜、表妹這幾個“反派”角色,使電影內容更加充實;樂瑩從為了討好男主接觸拳擊到為了自己“想贏一次”而認真學習拳擊的遞進,也比原劇更意味深長。在結局回憶殺揭秘之前,這幾條線看起來比較閑散,好像可有可無,甚至有些許違和感,讓人看到樂瑩改變前的生活狀態(tài),但卻體會不到她的情緒波動。這種鋪陳手法運用得當,可以在收線時給人心靈的一擊,運用不當就會成為敗筆。也許正像賈玲在采訪中所說,因為她不是專業(yè)學導演的,所以她能有更多不一樣的嘗試。
因此,在整部劇前半段觀影中,除了一些比較會心的笑點外,還是更多感受到這個故事要呈現(xiàn)出來的那種喪氣、沉悶,就像我們被迫沉入到樂瑩的心里面,她面對生活的一切壓抑,僅僅是逃避以自保,而沒有多少憤怒和反抗,所以也無法讓人共情到她內心的恨意,著實不爽。這是賈玲導演手法的與眾不同之處,像把彈簧壓到最低端,卻不讓你看到反彈爆發(fā)的樣子。明明覺得應該很痛,卻感到一種麻木,可能正符合男主所說的,在拳擊臺上挨打時的狀態(tài)。
直到樂瑩被打倒在臺上,想起了她之前面對這些明知是被背叛、被踐踏、被鄙視、被利用的人生境遇時,她依舊像個老好人似的付出自己的真心。(這大概也是許多普通人在生活中的選擇,哪怕我們遇到了許多困難,還是保有一份善良和仗義。)才發(fā)現(xiàn),樂瑩改變自己,源于期待被尊重、被愛和被理解,這種渴求是每個普通人都有的。所以導演收線收得好,也成就了電影的淚點。看朋友圈里好多人都說哭得稀里嘩啦,證明最后這一翻,在電影來說很成功。
樂瑩在拳擊比賽中體驗到,不靠討好地付出,也能得到對手的擁抱與尊重。堅信自己,愛自己,讓自己變強,變得有力量去對抗一切不公與壓迫,也可以贏得別人的尊敬。在那一刻,大概很多人除了想到“我也可以減肥”,也會想到“我也可以變強”,“我也可以實現(xiàn)夢想”吧!
生活中,我們除了改變自己,確實很難改變別人,爽文里的一朝努力便會贏得全世界,還是童話般的存在。為了贏一次,最終還是輸了,更加理所應當。但是樂瑩改變了自己,也震懾了旁觀的人,即使這種震動是微不足道的,就像她妹妹最后滿懷詫異的凝視。
熱辣結尾是個人覺得最好的部分,女主在心灰意冷時跳樓,但沒走了,反而摔得很疼,所以她肯承受被專業(yè)拳擊手打擊的劇痛,因為曾經懊喪的生活更令她感到痛苦。人在陷入絕境時會像樂瑩一樣想:“死吧,一了百了,死了就不會痛。”可是現(xiàn)實,通常殘忍到,她的肉體看不出一點傷痕,心里卻已經千瘡百孔。當樂瑩倒在拳臺上時,所有伏筆的鉤子都被一一拉出水面,鼓勵她站起來的是過去的每一次妥協(xié),是每一道傷痕,是她要擺脫的每一層枷鎖!《百元之戀》中女主站起來的原因是前男友、妹妹和教練的吶喊,是父母殷切的眼神。兩相對比,樂瑩蛻變得更加徹底。所以當樂瑩輸?shù)舯荣愖叱鰣鲳^時,她發(fā)了第一條朋友圈,也拒絕了男主的示好,跳出原劇結尾里收獲愛情的俗套。一個置之死地而后生、艱辛付出改變了自己的女人,應該有勇氣去追求更好的愛情,為什么要回頭委身于拋棄自己的不靠譜男人呢?這才是更加真實的選擇。她不再傻乎乎把自己的一切都交付出去討好別人,而是先愛自己,才是她贏了自己的地方!
也許正是這種女性意識的覺醒,這種女人不再戀愛腦的呼吁,這種女人眼神中也可以充滿斗志與攻擊性的樣子,讓很多習慣了賈玲胖胖乎乎老好人形象的人感到不適應。
但是,世間每一位“樂瑩”,都有權“看心情”,都有權說“不喜歡”,都可以向前跑,去擁抱新的風景!
第三,簡單說說電影配樂,賈玲在 OST 上下了很大功夫,《小美滿》伴隨著樂瑩無所事事的游蕩,《給你一朵小紅花》伴隨著回憶與突破,主題曲、片尾曲 MV 現(xiàn)在已經火遍全網,歌詞唱出了賈玲心中與原著電影不同的表達。
綜上,《熱辣滾燙》作為一部改編劇,里面有多少細節(jié),才成就了一場破繭成蝶。中年人的掙扎和放棄,需要多少勇氣才能贏過自己的灰心喪氣!躺平認命也過得去,為什么耿耿于懷還念著年少時的夢。那么多人不看就黑,這世界浮躁得只剩下嘲笑別人和用美顏自拍。即使努力也有親朋好友不理解地說這是“有病”。可是看過《熱辣滾燙》,還是想為自己做點什么,不學嘴上追夢的昊坤,不向現(xiàn)實的規(guī)則妥協(xié),努力就還來得及。哪怕人生已經過半。
當兩個樂瑩面對面微笑,兩個賈玲同臺歌唱,作為觀眾,我們會不會也期待與心里那個夢想中的自己相對?
在兩個版本的電影里面,我堅定地認為,《熱辣滾燙》更好,改編非常成功!
必然,影片結束后的拍攝花絮和導演減肥日志,吸引了更多關注。全場觀眾都不舍離開,堅持等到字幕出完。
賈玲減肥,是電影營銷的一方面,配合她當年李煥英票房大賣“瘦成一道閃電”的宣言,給了大眾一個實現(xiàn)的承諾。她本意沒有要以此噱頭為攬金手段,所以一再在采訪里說,這不是一部減肥片。但很多網友還是拿這部電影當“賈玲減肥記”,也是觀影過程中觀眾最容易出戲的地方。毋庸置疑,聰明的賈玲,早就洞悉了營銷套路和觀眾的叛逆點。如今我們贊也罷黑也罷,都在導演意料之中。
畢竟,喜歡一個圓滾滾賈玲的人,確實太多。
也包括我??
另外,真心心疼拍攝了《熱辣滾燙》的賈玲,希望這部電影再次實現(xiàn)票房奇跡,因為佩服她增肥減肥的毅力和堅持拳臺上真打的勇氣。賈玲值得??
還希望龍年的王牌里,能看到美美的玲姐回歸,希望看到颯颯的玲姐和帥帥的騰哥同臺,希望看到姐弟 CP 互動,希望看到玲兒演劉德華的“夫人”哪怕只是客串……變好的賈玲,值得更多。希望這個世界不傲慢、偏見、狹隘??YOLO 2024。希望每個努力變好的人,都有更多機會,都被好好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