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9月,又是一年開學季,但今年與眾不同。我們李家小學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與“2018年秋季互加計劃美麗鄉村網絡公益課程”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融合大課表。現對第一周的學習情況,做以下總結。
一、課程總體說明。
根據我校的作息時間表和課程安排,共選擇五門課程。其中“彩虹花晨讀”、“酷思熊閱讀”、“生命教育”這三門課,以直播的形式參與學習。“阿福童財商”和“少年派網絡素養”以回放的形式是參與學習。
我校1到6年共有學生36人,學前班6人,全部參與了“彩虹花晨讀”課程的學習,本周共參與42人/87次;“酷思熊閱讀”參與17人/17次;“生命教育”參與17人/17次;“阿福童財商”參與6人/6次;“少年派網絡素養”參與13人/13次。
教師共參與9人,打卡26次、美篇13篇、簡書5篇。
注明:以上數據截止到2018年9月8日上午8點。
二、課程效果說明。
“彩虹花晨讀”課程的學習,上學期我校便參與了,因此孩子們對晨讀課的形式、內容和詩配畫的制作比較熟悉。能夠大膽的朗讀古詩詞,積極的參與上麥,學生們大多利用課余和午休時間制作詩配畫作品。低段晨讀的詩歌較長,一、二年級寫字速度慢,因此,教師采用節選的形式,鼓勵孩子提高質量來寫詩配畫。三年級的王然老師大膽嘗試,帶領孩子參與高段和低段晨讀的學習,效果較好。四、五、六年級詩配畫作品完成效果好,并能夠簡單的寫幾句感受。
每天的彩虹花晨讀大約有700個以上的班級參與,能夠上麥展示的大約只有30個班級,可見,這是多么寶貴的一次機會。本周五,幸運的搶到了麥,于是四年級和五年級的孩子一起展示交流,王曉遲校長、鄭甲秀老師、姜宇老師和我,分工明確,有負責錄像的,有負責照相的,有負責截屏的,還有負責調試設備的,孩子們也感到很新奇,很自豪,儼然找到了一種小明星的感覺。
其他四門課程,孩子是第一次接觸。特別是“阿福童財商”,孩子們是第一次聽說,但是學生參與度極高,非常喜歡這樣的課程。這四門課程創作出來的作品呈現出“三新”,創意新,呈現方式新,收獲新。
三、教師的收獲。
我校擔任助學教師共九人。他們中年齡最大的55歲,最小的37歲。在此之前,對網絡課程不是很熟悉。我校8月20日開學到9月3日互加網絡課程開學,對助學教師共培訓三次,使他們對網絡課程有所了解,掌握一些小軟件的使用。經過第一周的網絡課程學習,全部老師都能夠完成助學教師的工作,積極參與打卡,并開始嘗試制作美篇和簡書。本周共打卡26次,美篇14篇,其中王曉遲制作1篇、姜宇制作1篇、鄭甲秀制作2篇、宋淑萍制作4篇、陳鑫制作6篇。簡書為7篇,其中宋淑萍制作6篇、陳鑫制作1篇。
通過一周的學習,老師們都共同反映,網絡課程真棒,孩子們喜歡,教師輕松。不但孩子們,開闊了眼界,有的課程,連老師也沒有見過。豐富了自己的人生經驗。很多老師第一場是第一次嘗試制作美篇,精心選擇模板和音樂,插入孩子們的照片和視頻,雖然文字寫的比較少,感悟不是特別深,但是畢竟邁出了勇敢的一步。
四、本周工作亮點。
這一周的學習,我們收獲最大的有兩項。第一就是我們學校被評為“彩虹花芽芽班(校)”。表示的是我們已經發出了新芽,如果表現優異,連續的三次優秀的話,就可以晉級了。當我把這個消息發到我們學校互加群里,老師們都特別高興,表示自己的工作不但沒有白做,而且做的方向是正確的,校正了自己的行為,指明了前進的方向,能夠更努力的走下去。
另一項收獲就是宋淑萍老師帶領孩子參與“生命教育”的課程,受到了吳虹校長的點評,給予的極大的鼓勵。
宋老師,看到你們的作品,真是充滿了生機和活力。您給我們做了這么長的點評,可見您對生命教育課程的理解和我們是如此的一致,非常非常的感謝您,非常高興看到生命教育課程在咱們學校的孩子心目中種下了這樣一顆愛的種子。這一年我們一塊走下去,每一個孩子都會充滿自信,更加陽光,更加熱愛學校熱愛學習,謝謝你們。也請把我對他們的表揚,對他們的鼓勵轉達給孩子們。謝謝孩子們,你們太棒了,加油!
宋老師也把這個消息馬上分享到我們學校互加計劃群里,老師們認真聆聽吳校長的指示、評價,心情無比激動。
一周的時間就這樣過去了,孩子們參加了2018年秋季課程的開學典禮,學習了以前從未學習的課程內容,書寫和繪畫完成了,創意十足的作品。老師們在當助學的過程中也在開闊眼界,不斷學習。可以說互加計劃網絡公益課程為鄉村教育打了一劑強心劑,使默默無聞、相對閉塞的村小與外界聯系。第一周的課程雖然結束了,但是還有更多的課程等待孩子們和教師們,相信無論是村小的孩子和老師,都一定會創造出不一樣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