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古風 | 梁甫吟

楔子

我在天與地的集結(jié)處小心翼翼地攀行。

不用懷疑,此刻我健壯的身軀正貼在聞名于世的箭扣長城“鷹飛倒仰”段北側(cè)近乎垂直的巖壁上。

這段野長城建在一處突兀的山體之上,外側(cè)是萬丈懸崖,絕壁陡峭,故稱此處為“鷹飛倒仰”,歷來是遇險人數(shù)最多的地方,可謂一步一驚心,危險度極高。

有好事者傳言這段是上古女媧補天的地方,能通天接地。而近年來甚囂塵上的說法是這里存在暗能量。作為狂熱的戶外運動愛好者,我對這些無稽之談不感興趣,只對登頂并讓它臣服在我腳下有莫名的興奮。

風呼嘯著掃過面頰, KAILAS沖鋒衣被吹得獵獵作響。頭上,滿身斑駁的城墻與灰暗的天空組成了一幅浪漫主義的印象派作品。我一只手搭上了頂上的石磚,僅一步之遙了。猛然間,灌鉛似的濃云中乍然響起一聲驚雷,數(shù)道閃電劃破天際。我心頭莫名一顫,一腳踏空,墜下懸崖。

平仲

迷迷糊糊中,我感覺有人拽住我的肩膀狠命搖晃,不斷地喊著,“平仲…...平仲!”

我睜開眼,面前是一張青年男人的臉,面目英俊,棱角分明,薄薄的嘴唇因為焦灼而抿起來。見我醒來,他呼出一口氣,貓著的腰伸展開來。而他身著的那件上玄下纁的華麗冕服也映入我的眼簾。

鑒于我主修專業(yè)的緣故,知道這種由冕冠、玄衣、纁裳、白羅大帶構(gòu)成的冕服是古代君王重大禮儀活動的標配。

這太詭異了。難道說我從箭扣長城跌下來,漂移到橫店影視城了?!

我左右環(huán)顧,發(fā)現(xiàn)自己正躺在松軟的厚麻席上,腳邊跪著兩個穿著曲琚袍服,捧著青銅盂的人。墻上的壁磚和四角石柱上繪著龍形圖騰,正中一盞三米高的青銅扶桑樹,每根樹干的頂端燃著油燈,明明滅滅的燈火照著這座山節(jié)藻棁的單層斗拱大殿。

我一掐手臂,鉆心的疼。

對面一尊青銅立人托著的鑒鏡照出我呲牙咧嘴的樣子。鏡中人四十上下,頭戴赤色皮革的韋弁,穿著袖根寬大、袖口收祛的玄色深衣,身材矮小,四肢局促,相貌平平,下頷一綹山羊胡子。

這是穿越了么?我摸著頷下的胡子,真是悲從中來。想不到我堂堂七尺男兒,鐵血錚錚的套馬桿漢子,竟然穿越到了眼下這具猥瑣矮小的身體中!我找誰說理去。

“總算醒過來了!”男人對跪著的兩人說,欣喜溢于言表。

我受到這具身體殘存的意識驅(qū)動,向他跪拜下來,“君侯,臣頑疾纏身,勞您掛念!”

男人一掀衣袖,扶起我,“晏卿宵衣旰食,為我齊之大業(yè)積勞成疾。剛才兩位太醫(yī)診脈后說你風邪入體,急癥難返,這可真真急煞寡人了。既醒了,今日接待魯國國君的夜宴便由你主持相禮,咱們依計行事。”

我頓時懵了。這才剛剛穿越,就要陷入什么陰謀陽謀了嗎!重點是依什么計?行什么事?

我匍匐在地,“臣一時糊涂,還請君侯明示。”虧得我是C大中文系畢業(yè),古人的簡單對話還能罩得住。

自稱寡人的君侯滿臉愕然。跪在我腳邊的兩位太醫(yī)忙解釋道:“君侯,相國邪氣畜積而不得瀉,想必記憶恢復還需時日。”我一聽,趕緊配合著狠狠摁了摁太陽穴。

他雙眉一蹙,摒退左右,與我細說道:“先莊公時期,齊國的內(nèi)政皆系于崔、慶兩大家族,正所謂大盜竊國。究其緣由,皆因崔杼和慶封有戰(zhàn)功在身,向來驕橫。當年崔杼扶持莊公之時,就曾經(jīng)謀害太傅。而今,田開疆、古冶子、公孫捷三將挾功恃勇,驕橫跋扈,不僅漠視君臣大義,且簡慢公卿,內(nèi)結(jié)黨羽。我擔心長此以往,漸成隱患,我朝必會重蹈當年覆轍!”

我悚然一驚。原來這具身體的主人竟然是春秋時期大名鼎鼎的齊相晏嬰,那這年屆三十的男子想必就是善于納諫的齊景公姜杵臼了。他口中所說的計謀,莫不是歷史上著名的“二桃殺三士”?

我暗自喟嘆史書不實,引發(fā)了千百年的猜測。顯然,真實情況并非李白《懼讒》詩意所述景公輕信晏嬰讒言而導致三位勇士自殺,也并非諸葛亮《梁甫吟》認為的晏嬰嫉賢妒能,主動出擊,兵不血刃翦滅了三個力可敵國的良將。

在這則典故中,晏子扮演的無疑是一個同類相殘,嫉賢妒能的小人。而三位將軍的膽識血性和直來直去的率真,反而成為某種陰謀下的犧牲品。

不!我相信穿越到這里一定有另外的使命。民族的性格是代代傳承的,能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對我們的行為產(chǎn)生影響的,正是那一個個深深嵌入我們骨髓的歷史典故。我要在竹簡的縫隙里,青銅的綠銹里,歷史的陳跡里找出真相,為晏嬰正名,還千秋萬代一份忠義。順勢而為,或許可以全身而退,但逆勢而行,未必就能求仁得仁。但我必須要試一試。

齊侯見我不言,又道,“這三位勇士原是本朝勇爵制度選拔出來的人才,個個武藝高強,力大無窮,功勛卓著。那田開疆有拓疆開邊之力,古冶子有斬黿救主之功,公孫捷有打虎救主之勇。三人義結(jié)金蘭,自號“齊邦三杰”。若以武力搏擊必不能成功,刺殺也難以奏效。寡人近日為此事郁結(jié)于心。適逢魯國國君來訪,不若你我君臣聯(lián)手,如此這般便好....”他附耳將計劃告知于我。

我作揖拜道:“但憑君侯差遣!”

夜宴

臨淄。東瀕淄河,西依系水,北有沃野,南臨天齊淵,是一座風光無兩的古都。

入夜,齊侯姜杵臼在環(huán)臺設宴盛情宴饗魯侯姬稠。

夜宴伊始,由魯國的卿大夫叔孫蠟和我做相禮。這個時代極重禮制,做任何事情都有完整且嚴格的程序。國宴的禮儀更是馬虎不得,單單以禮為核心的入宴程序就有二十四節(jié)之多。穿什么衣服鞋子,戴什么帽子,說什么話,都極講分寸。甚至于不脫襪子入席都會受到責罰。任何失言失態(tài),都會認為有損國威,有失身份。好在之前我以風寒入體意識不清為由向一位司“屨人”詳細請教過。世人皆稱“周禮盡在魯”,有魯國卿大夫叔孫蠟珠玉在前,我亦步亦趨跟隨便可。

如果說以前對““鐘鳴鼎食”這成語理解不深的話,這下子我算是開眼界了。鼎、簋、豆、盤、匜、簠、盨、罍、爵、甗、觚、斝、爵、盉、卣...一應俱全,一場宴饗所用青銅禮器之多,遠遠超出了全世界館藏青銅器的總量。我恨不得一股腦席卷回我那個時代去,那我就是妥妥的世界首富了。

哎,哪能回得去呢!我從醒過來的那一刻起就已經(jīng)知道,自己早在跌落箭扣長城時就命喪黃泉了,只不過機緣巧合,靈魂被某種暗能量帶到了這里。而今的我,不過是這異世的孤魂野鬼罷了。只有家中的老父,一個一生默默研究青銅器銘文的胖老頭子讓我揪心,他的余生,再也享受不到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得不斷承受我?guī)Ыo他的錐心刺骨的失親之痛。

再度重生之時,我才明白父子親情早已深入骨髓,一旦觸動便是撕心裂肺……我借著主持禮儀,掩起將墜未墜的眼淚。此時,魯齊兩位君主被我奉到了上位,我同魯大夫叔孫蠟陪坐兩邊。我余光掃過,田開疆、古冶子、公孫捷三人手持佩劍,照例和諸卿雅坐于堂下。

宴會漸入佳境。春秋盛行以樂侑食之風。隨著舞樂開始,編鐘舞樂浩大的場面入眼而來。六十四人各司一鐘,十人演奏編磬,一人司懸鼓,其余皆為威武雄壯的舞者。每件編鐘都有呈三度音程的兩個樂音,分別擊發(fā)而互不干擾,構(gòu)成悅耳的合樂。在高亢洪亮的吟唱下,場面極其震撼。在舞樂聲中,酒過三巡。此時,煮、蒸、膾、炙的肴饌盛在青銅食器里,由膳夫一一獻上,全是九州島所產(chǎn)谷物、禽畜、牛羊。

趁著酒酣耳熱之際,我按照之前的約定向齊侯跪拜道:“君侯,魯國乃宗邦大國,周之最親莫如魯。今夜魯侯造訪,便如我大周天子光臨敝國。不如由臣前去蟠桃園中摘取成熟仙桃奉上,也可展示我呂齊風物!”

齊侯會意地一笑:“然!”

不一會兒,我?guī)е藦捏刺覉@摘了六個大仙桃回來。這些仙桃呈飽滿的心形,上面裹著一層短短的小絨毛,白里透粉,散發(fā)著一股沁人的香氣!

齊侯故意問道:“相國,仙桃怎地如此少?今年園子里就結(jié)了這幾個嗎?”

“蟠桃園中就這六個桃子熟了,其余的還沒熟。”說完,我畢恭畢敬地呈給齊侯和魯侯一人一個桃子。

那魯侯笑著接下,咬一口,一股清冽的甘甜便彌漫開來。他邊吃邊盛贊這仙桃味道絕美,堪稱人間極品。堂下諸卿只看得心中羨艷不已。聽聞那仙桃是一位蓬萊仙島的道士多年前進獻給齊莊公的,并言之鑿鑿說此核來自王母的蟠桃宴。后經(jīng)培育多年方始結(jié)桃,據(jù)傳吃了能延年益壽。因這典故,宮里便把這園子稱作蟠桃園,園中結(jié)出的桃子也僅供國君和宮里享用。

齊侯道:“這桃子極為難得,叔孫大夫天下聞名,理當吃一個。”便賞了魯國卿大夫叔孫蠟一個。

叔孫蠟急忙謙讓道:“我怎比得上晏相賢德?晏相內(nèi)修國政,外服諸侯,又是三朝元老,這個桃子理應歸他吃。”

齊侯滿意地點頭道:“你二人堪稱齊魯輔國良相,社稷之臣,理應賜酒一杯,賞賜仙桃各一枚。”

我奉命吃下仙桃,心中卻無比焦慮,一切都在君侯的掌控之中,盤中僅剩下了兩個桃子。

殺機

如果不出意外,我將充分利用田開疆、古冶子、公孫捷三人爭強好勝的性子,各個擊破。按部就班和齊侯一起把這個謀殺計劃完美演繹。

“臣以為,誰的功勞大,就由誰吃這剩下的桃子,不知君侯以為如何?”我先拋磚引玉,齊侯自然心領神會,“相國所言極是,立即傳令下去,誰的功勞大,誰就可以吃了這盤中的桃子。”

公孫捷在三人中最為沖動,聽到這里他定然第一個沖出來邀功請賞。卻不料,正好陷進了君侯和我布下的局。當年他跟隨君侯在五陽山打獵時遇到一只吊睛白額猛虎,他以力拔山兮的勇猛,三拳兩腳打死猛虎,最終讓君侯虎口脫險。

如此功勞,自然可以賞。我會遵照君侯的意圖,高聲宣道:“冒死救主,功如山高!賜酒一杯,賞桃一個。”

古冶子性情急躁,見公孫捷吃了桃,自然不肯甘心,他會是第二個掉入陷阱的人。他曾經(jīng)與君侯一起渡過黃河,突遇一只大黿咬住著君侯座駕的馬匹而潛入暗礁激流之中,他潛入水中逆行百步,又順行九里,終于捉住大黿并殺了它。如此勇猛,自然也可以吃桃。

我會順水推舟地宣道:“拼死殺黿,功如海深。賜酒一杯,賞桃一個。”

田開疆向來自傲,又喜偏聽偏信。當年其曾奉命討伐徐國,舍生入死,過關(guān)斬將,俘虜了敵兵五千多人,迫使徐國國君俯首稱臣,威震四方,就連附近的郯國和莒國也望風歸附。功高蓋世,如今卻和仙桃失之交臂,必然會怒不可遏。

我此時再煽風點火地勸慰:“開疆拓土,此乃蓋世奇功,自然遠在公孫捷、古冶子二位之上,理應吃桃。只可惜,今日國宴的仙桃已告罄,您已經(jīng)吃不到仙桃了,不如等以后桃子熟了再品嘗吧。”

至此,離間計便成了。沒有得到桃子的田開疆為挽回面子,或與另外倆人決斗,或因羞愧而自殺。結(jié)局無論怎樣,仙桃都將成為一根引線,最終引爆萬夫不當之勇的三人。

如果不出意外,結(jié)局將如史書所載,田開疆在大殿上仰天長嘆:“我南征北戰(zhàn),出生入死,兩次擊退三軍齊備的強大敵人,這樣的功勞難道還比不上打虎殺黿的兩人嗎?今日受此奇恥大辱侮辱,令家族蒙羞,還有什么臉面茍活于世?”當場拔出配劍橫于頸上,一抹,頃刻間自刎而死。

公孫捷見田開疆自殺,頓時羞愧難當,后悔道:“我因小功而食桃,害死了兄長,我有何面目活在世上!” 于是跟著拔劍自殺了。

古冶子大驚,也拔出劍來,喊道:“我們?nèi)肆x結(jié)金蘭,親如骨肉,誓同生死。如今他倆人已死,我何敢茍活?”說罷,也割喉自盡了。

一朝落子成棋,再無轉(zhuǎn)圜余地。

上天若能給我多一些時間,興許我能勸說君侯效仿趙太祖杯酒釋兵權(quán),褫奪三人功勛,既免除后患,又留下余地,可惜時不我待。

這個故事如果沿著歷史軌跡行進,晏嬰最終將成為君王斬殺功臣的斧鑿,我最終也逃不脫《梁甫吟》的諷刺。

而三士的結(jié)局,從盤中僅剩下倆桃的時候便已注定。

要破解此局,難上加難。

驚變

夜宴設在環(huán)臺,這是一座兩進的四合院,和我所熟知的故宮紫禁城,無論從規(guī)模和建筑風格上都毫無相似之處。不免令人頓生一種陌生與疏離感。

掌上燈火后的環(huán)臺,流光溢彩。光明和黑暗在眼前相互撕扯,原本厚重的天幕被燈火扯得稀薄。遼遠的星空下,環(huán)臺以雄渾之姿矗立在齊宮內(nèi)城中。我從祖廟、社稷壇,經(jīng)過由南而北的照壁、門道、前院、堂、中廊,來到主宮殿。路上,我會經(jīng)過魯侯姬稠和卿大夫叔孫蠟下榻的梧臺。有八成把握可以在宮門前遇到田開疆、古冶子、公孫捷。但此計之所以難于破解,是因為這個陽謀準確把握了人性,所謂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金可銷而不可易其剛。即便對方心知肚明,仍會不由自主深陷其中。這就杜絕了我提前告知三人桃子是個圈套的可能。

我只能以陰謀之法破解陽謀之計。

我計劃讓參加夜宴的卿士們解除佩劍。可這不啻千難萬難。我記得《晏子春秋》就曾提到,“齊人甚好轂擊,相犯以為樂,禁之不止。”這說明其輕生犯死之勇,源遠流長。這三人都是齊國貴族,按齊律屬于可以佩劍入席的特定人群。一旦讓他們解除佩劍,就意味著褫奪他們某種貴族的榮譽感和身份。

我在夜宴之前特意繞道梧臺去拜望了魯國的卿大夫,將事先寫好的信函交給了叔孫蠟。

現(xiàn)在,盤中只剩下兩個仙桃了。

“臣以為,這剩下的兩只仙桃,應該按照誰的功勞大...”我慢吞吞的話剛說了一半,那邊魯侯嚯地站起來道:“且慢!”

眾人的目光齊聚到他身上。這位魯侯長著一雙細長的桃花眼,頭發(fā)和指掌都比一般人來得纖細,削薄輕抿的唇帶著一種病態(tài)的蒼白,使人不欲久看。

“寡人離開魯宮之時,大卜曾以龜甲占卦,說見桃不見木,必有血光之禍。今日晏相摘來的仙桃縱然是人間至味,但卻與這卜筮之說相犯,敢問這桃與桃木的卦象要如何破解?”

魯國卿大夫叔孫蠟捻著胡須道:“大卜之言,不信不吉。不如今日諸卿的佩劍,皆換為桃木之劍, 不知齊侯以為如何?”

齊侯沉吟片刻,道:“不可!世人皆以珠玉戈劍為寶,寶劍顯示我朝威儀,更是諸卿富貴與身份的象征。今日逢此盛宴,如何能用桃木之劍取代,這不合禮法規(guī)制。”

魯侯不以為然:“三皇五帝時的禮儀和法度,并不在乎是否相同,而在乎能否治理天下,所以禮儀和法度要應時而變。我倒以為叔孫蠟的提議甚好!”

齊侯見氣氛僵持,不便怠慢貴客,便問臺下諸人:“不知眾卿以為如何?”

卿士中一人站出來,率先將鑲嵌得珠光寶氣的青銅劍放到一邊的石臺上,附和道:“臣田無宇愿意交出佩劍,為兩位君侯分憂!”

田無宇!我內(nèi)心一驚。這就是施恩于百姓,將齊國的量制由四進制改為五進制,向人民借貸糧時用新制,而還貸時用舊制的田桓子!此人早有謀逆之心,借參與朝政的機會實行新政,廣受百姓的支持。不出數(shù)十年,就會“田氏代齊”。最終,齊國姜氏將被田氏所取代。

眾人見有人帶頭,便紛紛效仿。與他同為一族的田開疆猶豫片刻,隨之也解下了佩劍。那古冶子和公孫捷見狀也一并解下了佩劍。一時間長長短短的寶劍堆滿了宮闕邊的石臺。

我便傳令下去讓寺人前往內(nèi)庫取桃木劍。誰知沒等來桃木劍,反而接到司炬急報說內(nèi)庫不慎走水,需調(diào)派宮中守衛(wèi)前往救援。

宮中內(nèi)庫所藏頗豐,皆為金銀、珠玉、綾羅、錦繡、雜器、乘具、弓矢等,一旦失火將損失慘重。按理有管理火政的官員司炬監(jiān)督著,各處又都放置著陶制大缸,以備走水時應急之用,而現(xiàn)下急需調(diào)派人手,想必火勢極大,需要守衛(wèi)協(xié)助。

齊侯臉色一沉,廣袖一揮道:“誰愿為寡人效力,前去內(nèi)庫救急?”

田開疆、古冶子和公孫捷三人立即上前請命,稱愿率禁衛(wèi)旅賁軍前往內(nèi)庫救援。

齊侯臉色稍緩:“然!你等且代行禁衛(wèi)旅賁軍中士之職,前往內(nèi)庫!”他拿出兵符交于田開疆,三人稱“諾”遂領命而去。

我暗自松了一口氣。可嘆這些忠勇將士,太平時總是遭到猜忌。但凡遇到危機,卻總是他們沖鋒在前,斬妖伏黿、舍命殺敵。

這當口,魯侯突然彎腰捂住肚子,一臉痛苦。我急問:“魯侯有何不適?我這就傳令太醫(yī)!”

叔孫蠟起身扶起魯侯向外疾走:“不必。想是那仙桃與美酒相悖,故而腹痛不止,我且護送君侯先去井匽如廁。”

人有三急,君王也不能免俗,眾人皆掩嘴哂笑。宮殿內(nèi),銅質(zhì)漏刻的水滴悄然游走,時間無聲流逝。

魯侯和叔孫蠟卻久去不回,我正心生疑竇,不料寺人來報,說兩人已告失蹤。眾人正驚疑間,就見無數(shù)身穿甲胄、手執(zhí)戈盾的旅賁軍一涌而入,將整個內(nèi)宮層層包圍。

逼宮

齊的禁衛(wèi)軍稱為旅賁軍,主要由國中的卿大夫子弟組成,屬純粹的貴族軍,人數(shù)不過兩千。這支常設部隊按理說是齊侯的心腹之衛(wèi),如此倒戈,大出我意料之外。是了,因為兵符!

果然,旅賁軍的后面,田開疆左手持兵符,右手舉劍走進來,古冶子和公孫捷跟隨其后。

舉座皆驚。齊侯憤懣無極,這一幕讓他想到了先莊公被權(quán)臣崔杼抓住,在高臺上請求免死不得,請求盟誓也不答應,去太廟自殺還是不答應,最終被謀逆者射殺的往事。這才不過數(shù)年,就積羽沉舟,情景再現(xiàn)嗎?

我心里犯愁,這三人完全是作死的節(jié)奏。不由大聲怒斥道:“兵符交于爾等手中,是前去滅火救急,爾等圍困內(nèi)宮是為何意?可知謀逆之罪,誅殺九族。為何要當亂臣賊子,令家族蒙羞?”

田開疆向齊侯跪拜,道:“情況緊急,外臣失禮,還請君侯贖罪。此番進宮,并無謀逆之心!”

堂下的田無宇走上前來道:“田開疆,你手持兵符,圍困王宮,已然犯了大忌。念在你們?nèi)挥率恳簧诼洌袢辗鸽y,必有難言之隱,不妨此時向君侯申訴!”

這人說話活脫脫是一尾滑不溜秋的泥鰍,叫人拿捏不住。這次的逼宮十有八九是由田無宇教唆。歷史上這個家族隱忍努力了兩百余年,直到齊康公時期,田氏才實現(xiàn)了改朝換代,列名于周朝王室。而現(xiàn)在的田無宇不正是韜光養(yǎng)晦,爭取民心,武裝蓄力的時期么?現(xiàn)如今這么急著跳出來,難道不擔心百年基業(yè)毀于一旦么!

那田開疆向在座的眾卿士道:“我大周承天命而起,歷萬劫而興,遂蒼生愿而旺,得山河社稷圖以鎮(zhèn)天下!我呂齊為大周諸侯,興衰成敗,大道所定。然則,齊侯沉迷妖艷,親小人,遠賢達。受晏嬰蠱惑,廣修宮殿,聚眾遛馬,厚賦重刑。內(nèi)庫中的布匹棉帛、谷物糧食都放爛長蟲了,百姓卻生活無著,餓殍遍野,勞役不止!社稷之意乃萬民之愿,違背民意,天道難容。今日,我田開疆若不能清君側(cè),斬佞臣,將來有何臉面去見齊國列祖列宗?”

原來,繞這么大圈兒,竟然是沖著我來的。可笑我千方百計想要拯救三人,卻不料,歷史的真相竟然是這樣。

如果我沒記錯,史書上對齊景公姜杵臼的評價是勤政愛民,善于納諫。的確,他貪圖享樂,嗜酒如命。但要說他執(zhí)政期間,餓殍遍野,民不聊生,那顯然是無稽之談。

這三個莽夫定然受人教唆,想必背后之人就是田無宇。歷史上正是由于晏嬰直言勸諫,為民請命,內(nèi)輔國政,外興邦交,才延續(xù)了姜齊幾十年的國祚。反之,如果我現(xiàn)在死了,興許“田氏代齊”將會提前百年。田無宇這招借刀殺人果然狠毒,我顯然被他擺了一道。

這是一場幾乎沉默的逼宮。所有的行動都是那么的低沉而又有條不紊,我被五花大綁于殿堂前。

齊侯氣得全身顫抖,五臟俱焚。盛怒之下,抓起面前的青銅爵砸向身前的漆案。他指著堂下一眾正卿罵道:“你們這些司徒、司空、司寇、行人、宰,食國家俸祿,卻諂媚阿諛。明知寡人嗜酒如命,宿醉七天之時,不是你們說盡興就好么!滿朝只有平仲和玄章以自盡勸諫。如今,大膽豎子竟顛倒黑白,毀我國祚!”

田開疆指著我道:“多說無益!君侯請下令斬了這個佞臣!”

我不再言語。

齊侯眼睜睜看著我,悲憤、無助、絕望、凄楚的情緒,源源不斷地從他的眼里彌漫開來。我莫名感到這種情緒興許和我父親聽到我墜崖時一樣吧。

人在絕望的時候,難免想起過去。我是地地道道的山東淄博臨淄區(qū)人,在這方養(yǎng)育了我的故土上生活了二十四年。我離開家的那一天,父親給我削了一個白里透紅的水蜜桃。而今仙桃清艷,我卻再也看不到父親那雙眼。在這片山河故道上,沒有我熟悉的風景,更尋不回那份血濃于水的父子親情。如果上天能再給我一次機會,我一定不會留下遺憾,我會在有限人生里,陪伴我最愛的親人。愛那么短,遺忘卻要足足牽出千年那么長的線,我突然間竟淚眼模糊了。

嗖嗖嗖,一陣破空之聲傳來,旅賁軍倒下一片。宮門外隱約傳來的矛與盾的交鳴聲和整齊的腳步聲,令我瞬間睜開了雙眼。

一人高舉長矛,振臂一呼:“虎符在此,齊國之中軍已集結(jié),司馬穰苴聽候吾王號令!”

旅賁軍本是齊侯親信,不過是聽命于兵符差遣,一看齊國的帶甲之軍到達環(huán)臺,立即放下武器,束手就擒。的確,在三軍之前,這區(qū)區(qū)兩千旅賁軍真算不得什么。

果然是司馬穰苴來了。記得史書記載晏嬰曾經(jīng)向齊侯推薦了司馬穰苴,說這人文能附眾、武能威敵,具有大將之才。齊侯便任命其做了大將軍,領兵抗擊晉燕的軍隊。原來,一切都是冥冥之中注定的。

與司馬穰苴一起進來的,還有魯侯姬稠和卿大夫叔孫蠟。司馬穰苴走上前向齊侯跪拜,并親自解開了我身上的繩子。

我以為田開疆會以綁架我或齊侯,逼迫司馬穰苴就范。卻不料,是我多慮了。古人的血性讓我看到了一種以死勸諫的忠勇,雖然是被人利用。

空中兩道青鋒一抖,司馬穰苴和田開疆幾乎同時出劍。這是當世兩大頂尖高手比劍。

司馬穰苴欺身向前,田開疆提劍來迎。兩柄劍空中一格,錚的一聲巨響,金鐵交鳴之聲震耳欲聾。一格之后,兩人錯身而過,司馬穰苴前腳匍一落地,掉頭便以雷霆萬鈞之勢摜上一劍。田開疆不躲不避,那劍尖快到胸前時一閃身,反手舉劍朝司馬穰苴劈斬下來。司馬穰苴一收劍勢,輕靈避過頂上重擊,手中青鋒一指,對準田開疆背心,田開疆反轉(zhuǎn)長劍背后一格,霎那間,火星四射,田開疆的劍被這一格之力折斷為兩截。

后面的事不用我說了。畢竟兵力懸殊。至于內(nèi)庫走水,不過是個噱頭,管理火政的司炬正是田無宇的下屬。田開疆等人無非聽信讒言,想要我的老命罷了。

歷史并不會因我而更改,就如發(fā)生的事終究還是會發(fā)生一樣。實際上,我說了也沒人會信,只能向齊侯預言說,齊政卒歸田氏。

我唯一沒有想到是魯侯和叔孫蠟會逃出內(nèi)宮,將我的親筆信函交出去搬來了救兵。正是因為此恩,若干年后,這位魯侯姬稠因斗雞而發(fā)生內(nèi)亂,流亡到齊國時,受到了我和齊侯對他的最高禮遇。

我交給魯國卿大夫叔孫蠟的信函里只有一句話:“齊國有難,唯解除佩劍。”

輪回

夜宴在絲竹悅耳、籌光交錯中繼續(xù)進行。

我知道三人雖非謀逆,但此風不可長,若不嚴加懲處,恐難以定國安邦。此刻,三人像被抽干了氣血的傀儡,只剩下一副空皮囊。也許,這就是他們的悲哀吧,有心殺我卻無力回天。

“臣以為,三位將軍誰的罪名大,就由誰先吃這剩下的桃子!”我慢吞吞地說完。

齊侯道:“相國所言極是,咱們就按罪論罰吧!”

無論是齊侯,還是這個國家,都不能再留著他們了。這次能夠被田無宇所蠱惑,下次就可能直接弒君。為了姜齊的國祚,我必須要承擔下歷史的罵名。

他們清楚地知道,先吃桃與后吃桃的區(qū)別,不過是誰先死而已。

公孫捷第一個站起來道:“我串通司炬,假借走水騙取兵符,請求第一個吃桃。”

我高聲宣道:“焚燒內(nèi)庫,騙取兵符!賜酒一杯,賞桃一個。”

古冶子見公孫捷吃了桃,道:“我假傳君令,逼迫旅賁軍包圍環(huán)臺,請求第二個吃桃。”

我高聲宣道:“目無君主,禍亂朝綱!賜酒一杯,賞桃一個。”

田開疆大喊道:“我不服!我清君側(cè),除佞臣,還朝綱清明,何罪之有?”

我道:“你曾開疆拓土,為齊國立下蓋世奇功,但這次率先犯難,威脅君侯,理應吃桃。只可惜,今日的仙桃已告罄,您已經(jīng)吃不到了,不如等以后桃子熟了再品嘗吧。”

此時的仙桃已成為一種恥辱,我知道,它最終將這三人引向不歸路。

田開疆怒道:“士可殺不可辱,此計劃全是由我主導,卻吃不到桃。既然勸諫不成,又令家族蒙羞,還有什么臉面茍活于世?”當即撿起地上的半截斷劍橫于頸上,一抹,頃刻間自刎而死。

公孫捷見田開疆自殺,長嘆一聲:“我犯下彌天大錯,又怎能茍活于世!” 抽出自己的佩劍自殺了。

古冶子見兩人身死,大喊道:“我們?nèi)肆x結(jié)金蘭,親如骨肉,誓同生死。如今他倆人已死,我豈能獨活?”說罷,割喉自盡。

最終,萬事輪回,一切又回到起點。我再也逃不脫《梁甫吟》的諷刺。

眾卿士膽戰(zhàn)心驚地看著這一幕。只聽齊侯嘆了一口氣,道:“三位將軍都有萬夫不當之勇,可惜,竟為了兩個桃子死了。”

我勸慰道:“他們都是些有勇無謀的莽漢,君侯與眾卿不必介意,請繼續(xù)宴飲吧!”

尾聲

二桃殺三士的當晚,我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回到了臨淄區(qū)的家里,父親躺在搖椅上看書,我正啃著一個水蜜桃,回復著朋友的電話,“箭扣長城攀巖?打住,不去!世界這么大,人生這么長,春早秋晚,歲歲平安多好!”

醒來一望,夜空遼遠,寒星點點,宮闕清冷,風涼葉黃。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xiàn)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702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xù)發(fā)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xiàn)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fā)現(xiàn)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143評論 3 415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553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jīng)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620評論 1 30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jié)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416評論 6 40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fā)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940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nèi)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024評論 3 44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cè)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170評論 0 287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shù)厝嗽跇淞掷锇l(fā)現(xiàn)了一具尸體,經(jīng)...
    沈念sama閱讀 48,709評論 1 333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nèi)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597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fā)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784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nèi)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291評論 5 35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zhì)發(fā)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huán)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029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407評論 0 25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jiān)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663評論 1 280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403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746評論 2 37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