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溫度接連幾天階梯式驟降后,終于10月31日溫度跌下零度,這似乎宣告著2016年的寒冬強勢而來,一年一度的寒冷再次光顧這座北方的城市。
寒冷的氣溫橫行在每一個角落。打開住所的大門,一股寒氣逼來,讓人忍不住打了個顫,呼出的氣息也快速變的冰冷。走在上班的路上,雙腿漸漸感到刺骨然后麻木,抬頭望向迎面走過來的人,大多數都面無表情,似乎人們的表情也被凝結住了,這簡直就像一場酷刑,讓人感到可怕。
往年的冬天似乎不曾這么突兀過。我不太記得上一個冬天關于寒冷的記憶了,只是一直記得大風過后才是大寒啊!風沒來,冬天怎么就突然到了呢?
腦海中冬日的前奏依舊是深秋的大風把一排排自行車輕而易舉地刮倒,枯黃的落葉刷刷落下,頭頂的天空變的灰蒙蒙后,冬天才到來。或許我錯過了周圍季節的變化,所以面對突如其來的寒冬有些措手不及。
我一直不喜歡冬天,不喜歡它的冷,它的荒涼,悲劇和死亡似乎也總是和寒冷相關,所以它總讓我感到恐慌,讓我沒有一點安全感,尤其是北方的冬天。
我對北京冬天的回憶很少,因為不喜歡,所以刻意不記憶。就如去年的冬天我已忘了自己做過什么去過哪里,也許那段時光本身沒什么值得記憶的時刻,也許是我不愿意存儲這個季節的事情。
但應季的時候總想找尋下過去的足跡,試圖做一些參照和回顧。于是努力想了下,拼湊出這些關于北京冬季的記憶。
2015年之前的冬天,我只能做一個籠統的總結。我只記得第一次見識北方的冬天時,大風刮過操場呼嘯著刮倒那一排排自行車時,我張大了嘴驚訝無比;也記得高高的樹上裸露出烏鴉的巢穴,我們從樹下走過嬉笑著學著烏鴉叫;還記得在初雪的時候跑去景山公園看雪中的故宮…那個時候似乎冬天還不那么冷清。2015年朋友們漸漸離開北京,冬季的記憶似乎就零零碎碎灑落在上下班的路上,仿佛少了很多讓人印象深刻的時刻了。
今年的寒冬真是不容小覷,可能會是一場艱難的抗衡,對于我這種不愛冬季的人,要順利的過冬可能得想不少法子才行。吃飽穿暖還不夠,我知道最難的是說服自己的心,讓自己不僅好好的活著,還要身心都積極的應對這個厭惡的季節。
我對待自然環境最容易消極,這個毛病跟隨我多年,可能就是從沒想過變通吧。天冷我就恨天冷,風大我就恨風大…倔強的也不妥協不服氣,仿佛就有個無形的敵人,我不愿意向它認輸。當然,自然環境還是一次次向我展現了它的威力,隨著年歲增長,我也不那么幼稚了,自然界適者生存就是最赤裸的現實。
寒冬已至,又啟一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