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婆婆今年八十五歲,耳聰目明、身強體健,頭腦清晰,生活自理,是周圍同齡人眼中的標桿。她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老?。?。老大恰逢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年代,早早的插場參加了工作,其它三個趕上了恢復高考,接二連三考上了大學。在那個年代,一家四個孩子。有三個大學生,用土話說:是祖上積德,燒了高香了。更難得的是,孩子們的孝順,每逢老太太生日或節假日,她總能收到來孩子們大大小小、各種各樣的禮物,小區的其他老人甚是羨慕。
? ? ? 二十年前老伴離世,她決定一個人生活,她說:要自己解決生活問題,不想拖累孩子們,不想成為孩子們的負擔。這一堅持,就是二十幾年。
? ? ?今年年后老太太一直不精神,不想吃飯,不想動。大家覺得是人老了,腸胃功能衰退了,“吃不了太多東西就吃點有營養的吧”,幾個子女時不時的送一些補品過來,但一直不見好。四月份時,有幾天不想起床只想躺著,帶著去見醫生,才知道:肺部發炎了還有積水,心臟也一直房顫。在肺部消炎之后,醫生建議做房顫消融手術,當時她是幾個病房中接受手術治療年齡最大的,大家都說:這老人家真勇敢。
? ? ? 檢查、治療中失了不少的血,導致手術后很虛弱。沒有精力,走路不穩,不思飲食,于是兄妹四個商量決定輪流照顧老太太。女兒照顧媽媽最方便,老四首當其沖請了假陪媽媽度過了手術后最難的一段時間,直到能在家里慢慢地走動,能跟著家人一起吃飯。到老太太到我家時,已經是手術后將近一個月,不過刀口還沒有痊愈,走動時還會有疼的感覺,東西也吃的很少(不想吃),老人不怎么說話,也不怎么動,看上去總是心事重重的樣子。猜想:大概是對這次心臟上做手術有所顧忌,擔心效果,擔心能否恢復。
? ? ?怎么辦呢?走動時刀口會有感覺,那就給準備個拐杖吧,助助力能減輕點;不想動,有點悶,就陪她說話吧,家長里短,親人鄰里,以前的事情;消化不好就弄點清淡易消化的,少吃多餐也行。慢慢地,在地下活動的時間變長了,也許是注意力轉移了的緣故,又愿意說話交流了。情緒上的好轉,讓恢復也有了明顯的變化,一個半月的時候,可以扔開拐杖自己活動了?,F在行動慢一點,但基本上正常了。看到了效果的她,那種擔心似乎也在逐漸地消除著,每天自己張羅著按時吃藥,規律作息,偶爾還想幫著洗洗菜,收拾一下碗筷。用她的話說:自己能做的就要自己做,不給孩子們添麻煩。
? ? ? 看著她狀態一天天變好,心里很是高興。希望她能恢復到從前,希望她能一直思維清晰,手腳利落,行動方便;希望她能一直健健康康;也希望她一直開開開心心、快快樂樂,安享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這是家人的心愿。因為雖然是婆婆,但婆婆也是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