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刻意練習:如何從新手到大師》
作者:[美]AndersEricsson/Robert Pool
出版時間:2016-11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一、什么是有目的的練習
天真的練習:所謂“天真的練習”,基本上只是反復地做某件事情,并指望只靠那種反復,就能提高表現和水平。
有目的練習的四個特點:
(1)具有定義明確的特定目標。定義明確的具體目標,可以有效地用于引導你的練習,這里要把目標分解,并制定一個計劃。每天都練琴”,這不是目標。“連續三次,不犯任何錯誤,以適當的速度彈奏完一支曲子”,這個是;“每周末打一次高爾夫球”,這不是目標,“將差點降至五桿”,這個是。
(2)專注的。想要取得進步,至少在練習的時候,必須完全把注意力集中在任務上。
(3)包含反饋。不論在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反饋來準確辨別在哪些地方還有不足,以及怎么會存在這些不足。反饋可以是自己經過思考后提出的,也可以是別人給你提出的。
(4)需要走出舒適區。如果你從來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適區,便永遠無法進步。
二、 刻意練習與有目的練習的差別(兩方面)
首先刻意練習需要一個已經得到合理發展的行業或領域,也就是說,在那一行業或領域之中,最杰出的的從業者已經達到一定程度的表現水平,使他們與其他剛剛進入該行業或領域的人們明顯的區分開來。
其次刻意練習需要一位能夠布置練習作業的導師。這個導師必須已經達到一定的水平,并且有一些可以傳授給別人的有益的練習方法。
刻意練習的七個特點:
(1)刻意練習發展的技能,是其他人已經想出怎樣提高的技能,也是已經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訓練方法的技能。
(2)刻意練習發生在人們的舒適區之外,而且要求學生持續不斷地嘗試那些剛好超出他當前能力范圍的事物。
(3)刻意練習包含得到良好定義的特定目標,通常還包括目標表現的某種方便;它并非只想某些模糊的總體改進。
(4)刻意練習是有意而為的,也就是說,它需要人們完全的關注和有意識的行動。
(5)刻意練習包含反饋,以及為應對那些反饋而進行的調整的努力。
(6)刻意練習既產生有效的心理表征,有依靠有效的心理表征。
(7)刻意練習通過著重關注過去獲得的技能的某些特定方面,致力于有針對性的提高那些方面,并且幾乎總是包括構建或修改那些過去已經獲取的技能。
三、如何運用刻意練習原則
正如定義的那樣,刻意練習是非常專業的練習形式。你需要一位導師或者教練來教你練習的方法,以幫助你提高特定技能。這位導師或教練必須很好地理解,哪些方法是傳授這些技能的最佳方法。這個行業或領域本身必須擁有一整套高度發達的技能,可以用來教給業內人士。符合所有這些條件,而且能以最嚴格的意義進行刻意練習的這種行業或領域相對較少,僅包括音樂表演、國際象棋、芭蕾、體操以及其他一些行業或領域。
但別擔心,即使你所處的行業或領域不可能以最嚴格的意義進行刻意練習,你依然可以運用刻意練習的原則,指引自己發展在所處行業或領域之中可能的最有效的練習方法。
最大限度地運用刻意練習原則
盡可能地進行刻意練習,是在任何一項事業的追求中變得更加杰出的基本路線圖。如果在你所處的行業或領域之中,刻意練習可以實行,那么,你應當采用刻意練習。如果不是,那就要盡最大的可能應用刻意練習的原則。
在實踐中,這往往歸結為帶有幾個額外步驟的有目的的練習:首先辨別杰出人物,然后推測是什么使他們變得如此杰出,接著再提出訓練方法,這些方法使你也能像他們那樣表現卓越。
1、確定誰是杰出人物
要記住,理想的情況是找到客觀的、可復制的測量指標,以便前后一致地從普通從業者之中挑選出最優異的從業者。
2、找出杰出人物和其他人的差別
一旦你已經辨認出杰出人物,那么,辨別出是什么使得這個人和其他人表現不同,那些差別就可以解釋他的卓越成就。盡管人們做的許多事情也許和他們的杰出成就毫無關系,但至少可以從這個方面著手探索。
3、最佳方法是找到優秀導師
最后還要記住,不論什么時候,只要有可能,最佳的方法幾乎總是找一位優秀的教練或導師。高效的指導者懂得成功的訓練體制一定還包含些什么,而且能夠在必要的時候調整它,以滿足單個學生的需要。
最后,優秀的導師可以為你提供寶貴的反饋,這是你無法從其他地方得到的。有效的反饋不僅是指出你做某件事情對還是錯。例如,優秀的數學老師不只是關心學生對某道題目的解答,還會觀察那個學生是怎樣知道這種解答方法的,以此來了解學生正在運用什么樣的心理表征。如果有必要,他將圍繞如何更有效地思考和解答那道題而提出建議
四、成為杰出人物的路線圖
第一階段:產生興趣
第二階段:變的認真
第三階段:全力投入
第四階段:開拓創新
對未來的杰出人物來講,他們小時候與自己感興趣的任何事物之間這種好玩的互動,是他們最終對這件事物充滿熱情的第一步。
那些日后成為杰出人物的孩子,其父母在孩子的成長和發展階段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
一個孩子看到自己的哥哥或姐姐在從事某項活動,并且獲得父親或母親的關注和表揚時,自然也想加入進來,獲得父母同樣的關注和表揚。對某些孩子而言,和兄弟姐妹之間開展競爭,本身也很激勵人。
盡管父母和導師可以采用許多方法來激勵孩子,但到最后,那些動機必須來自孩子的內心,否則,它不會長久。
那些長大后成為才華橫溢的藝術家的孩子,也存在著相似的動機。他們有著“自加燃料、自我激勵的動機來從事繁重的工作”,盡管依然需要父母親和導師“情緒的和技術的支持”。
關于這些創新者,我們知道的一件事情是,他們幾乎無一例外地在各自的領域或行業中工作了很長時間,已經成為杰出人物,然后再開始開辟新的天地。
并沒有出現這些杰出人物認為的重大飛躍,他們的進展,只在局外人看來才是重大進展,因為那些人并沒有見證過所有那些微小的進展,而正是這些小小的進展,才累積成重大的飛躍。
五、正確看待天生才華
在所有關于人類天性的信念中,持續時間最久,也最根深蒂固的一種信念便是:在確定人們的能力是,天生的才華發揮這重要作用。這種信念認為,不論人們想要成為杰出的運動員、音樂家、國際象棋棋手、作家,還是其他領域或行業中的杰出人物,如果他們生來具有這些方面的才能,就更容易實現自己的夢想。雖然他們依然需要花一定的時間來提高技能,但比起其他那些缺乏天生才華的人,他們需要的時間更短一些,而且最終能夠攀登到更高的高度。
書中通過破解”帕格尼尼奇跡“、“莫扎特奇跡“、”天才跳高運動員的神跡“和”自閉癥奇才“這些例子,看似有天生才華的他們,其實在人們發現他們的杰出之前,都經過了很多刻意的練習,只是這些練習并不是他們本身意識到對于他們的才華顯示有直接幫助的練習。就像天才跳高運動員是打籃球的,但是在跳高領域被人們認為杰出人物,他之前并沒有特意練習跳高,所以人們認為在跳高方面他具有天生才華。其實不然,在打籃球的過程中,該運動員有接觸跳躍的練習,并且他知道如何避免碰撞到不該碰到的東西,所以這些幫助了他在跳高領域取得接觸成就。
如果缺乏天生才華怎么辦。書中用鍛煉棋藝的例子闡釋了這么一個道理:從長遠來看,占上風的是那些練習更勤奮的人,而不是那些一開始在智商或者才華方面稍有有事的人。這時就應該換個角度看待基因差異的真正作用。
練習是決定某個人在某個特定領域或行業中最終成就的唯一最重要因素,如果基因在其中發揮作用,那么他們的作用會慢慢消失。我們應該視自己為“練習人“,這可能是審視我們自身的一種更好的形式。所謂練習人,是反映人在一生中能夠通過練習來掌握自己的命運,使得人生充滿各種可能。
2379~丫丫~橙子學院碼字島第6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