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生活中所做的事,很多只需要我們達到中等水平。一旦你達到令你滿意的技能水平,而且能做到自然而然的表現出這種水平,無論是開車、打網球,你就已經不再進步。容易誤解的是,繼續開車、打網球就是一種練習,如果不停的做下去,自己一定能夠更擅長。原因在于,如果沒有刻意地去提高,這些自動化的能力會緩慢退化。
天真的練習是反復做某件事情,并指望只靠這種反復,就能提高水平。
(1)有目的的練習具有明確的特定目標,重點是目標明確,刻意使用將目標分解的技巧
(2)有目的的練習是專注的,特點是人會進入到心流狀態
(3)有目的的練習包含反饋,即有明確的標準判斷這樣做的結果是對還是錯,辨別你在哪些方面還有不足,以及為什么會存在這些不足
(4)有目的的聯系需要走出舒適區。對于任何類型的練習,這是一條基本的真理,如果你從來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適區,便永遠無法進步。走出舒適區意味著要做一些以前沒有做過的事情,不是“更難的事情”,而是“不同的事情”,實際上是一個方法問題。
動機很重要,否則難以堅持。
人類的身體有一種偏向穩定性的傾向。當走出舒適區,你的身體和細胞會處在異常狀態下,體內的含氧量、與能量相關的化合物含量都異常低,細胞中的生物化學反應也和通常產生的完全不同,細胞對這種狀態的改變不滿意,通過打開某些DNA來響應,使生物系統順應這樣的事實:被迫走出舒適區。
訓練對大腦的影響在不同年齡階段有所不同,最主要的是,兒童和青少年的大腦比成年人更具有適應能力,年齡越小,訓練產生的影響越大。
心理表征
定義:是一種與我們大腦正在思考的某個物體、某個觀點、某些信息或其他任何事務相對應的心理結構,或具體或抽象。
作用:對于所有的心理表征,有個共同點,盡管短時記憶存在局限,但心理表征使得人們可以迅速的處理大量信息,
在刻意練習中,我們的大腦到底發生了什么變化?
杰出人物和其他人的區別在于前者經過年復一年的練習,已經改變了大腦中的神經回路,已創建高度專業化的心理表征,這些心理表征使得令人難以置信的記憶、規律的識別、問題的解決成為可能,而不是他們的硬性條件真的那么好。
用“三個F”創建有效的心理表征:focus、feedback、fix
刻意的練習,到底練習什么?
沒有答案,但是有找到答案的方法:
(1)觀察杰出人物,辨別出是什么使得這個人和其他人表現不同,這個差別就可以解釋他的卓越成就
(2)找到優秀的導師
成為杰出人物線路圖
(1)產生興趣
一個孩子看到自己的哥哥或姐姐從事某項活動,并且獲得父親或母親的關注和表揚時,自然也想加入進來,獲得父母同樣的關注和表揚。
(2)變得認真
(3)全力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