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貌似順利 迅速介入
? ? ? ? 小車駛上沿江大道。沿江大道不謂不寬,可車速就是行駛不起來。江邊正在拆遷,低矮破舊的平房木屋以及夾雜在平房中一些其它建筑統統要拆,沿江要建起一座長達近二十公里的現代化公園,據說這座沿江公園建好后在全國也將是數一數二的,能極大地提高楚江人民的生活質量。但眼下還不得不忍受著拆遷帶來的陣痛。雜亂的物品還堆在路上,戀戀不舍或是忿忿不平的人們在江邊還會時時的擦出火花。
? ? ? ? 擁堵的路況讓李主任心里起急,他恨不得順順當當的快點將事情搞定。
? ? ? ?小車終于駛進輕工業局大院,已接到電話通知的馮啟迪局長領著一干人已在辦公樓門口迎接。這讓李長學等人心中十分感動,暗嘆有市長朋友真好,從早上到現在真是一路大開的綠燈。實際上就是沒有李天宇,他們一樣的會受到熱情的接待。
? ? ? ? ?馮啟迪自接到招商辦的電話心里就開始激動,在電話里對招商辦一個勁的喊謝謝。自打改制以來,馮啟迪就寢食難安,整個輕工業局從局機關到企業都要和政府脫鉤,輕工業局要徹底從吃皇糧改成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的法人公司。而整個輕工業系統的有眾多企業處在虧損中,或處在虧損的邊緣。龐大的局機關和下屬的各公司機關的人員怎么辦,怎么分流。改制也使機關和一些企業的骨干人心浮動,使本已困難的企業更是雪上加霜。馮啟迪感覺他這個火車頭很難帶動這一列車了,當務之急就是要盡快的把一個個公司“獨立出去。”因為輕工業局的廠子很多都是勞動密集型企業,不盡快地解決工人的穩定收入問題,就會釀成社會的動亂。
? ? ? ? ?馮啟迪透著十二分的熱情,將李長學一行人讓進會議室,局辦公室的接待人員熱情地為李長學一行人斟茶倒水。
? ? ? ? ? ?招商辦李主任把馮啟迪拽到一邊,正想轉達王永康的意見,轉念一想轉達不如讓馮啟迪直接請示,來得更透明更高效,想到這李主任道:“王副市長讓你給他打個電話。”
? ? ? ? 馮啟迪不敢耽擱,急步回到辦公室撥通了電話。
? ? ? ? “喂,王副市長您好,我是馮啟迪。”
? ? ? ? “哦,李彬帶去的客人你見到了嗎?”
? ? ? ? ?“見到了,謝謝王副市長關心。”
? ? ? ? ? “你先不要謝我,我告訴你,來人可是李天宇市長的朋友,合作只能成功不能失敗。你總跟我哭著喊著皮革公司不好辦,這回給了你機會,你要是談不成,我拿你示問。”王永康自有他的打算,所以他語調嚴厲,不留絲毫的余地。
? ? ? ? ?“好,好,我一定盡力。”馮啟迪聽著錢永康的言語,頭上浸出了汗,腦海頓起波瀾。因楚江不是皮革原料產地,空氣又潮濕,當初對皮革公司的投資帶有一定的盲目性,是追求大而全的純計劃經濟的產物。皮革公司的十八家企業中目前只有天生體育用品一家盈利,其它的有幾家微利,大多都虧損。拿出這樣一個公司跟人家合資,人家會同意嗎?還必須談成,這不是老鼠進風箱兩頭堵嗎?看來只能打李天宇這張牌了。
? ? ? ? ? 李彬在一旁看著馮啟迪打電話,斷斷續續也能聽明白王永康的意思,觀察著馮啟迪臉上表情的變化,自然也能體會出馮啟迪的心情。李彬擔心馮啟迪灰心,見他放下電話,忙鼓勵道:“打李市長這張牌準管用。”倆人幾乎是不約而同地說出了這句話,倆人心照不宣地相視一笑。
? ? ? ? ? ?回到會議室,時間已近正午,馮啟迪是不敢放李長學走的,馮啟迪知道細節決定成敗,一切均有可能,只有趁熱打鐵才能增加成功的把握。盡管經費緊張,馮啟迪還是大大方方,十二分的熱情道:“李董事長,我剛知道你們是重返第二故鄉,這讓我很受感動。是你們這些三線建設者昔日灑下的汗水,為今日楚江市的騰飛打下了基礎。而現在你們又一次遠道而來,我真誠地歡迎你們。李市長是我們尊敬的好領導,李市長的朋友也就是我們的朋友。無論從哪方面說,我們都應設宴為幾位洗塵,以增加和鞏固我們之間的友誼,共同謀劃我們的未來。請李董事長和各位不要推辭。”
? ? ? ? ?馮局長的誠懇和熱情超出了李長學的想象。李長學做夢沒有也沒有想到會這么快這么順利就能進入角色。李長學心里暗思,看來李天宇真夠利害,把楚江市的干部隊伍打造的這么敬業這么高效。看來是好兆頭,自己的事業說不定會在楚江騰飛。李長學道:“我非常感謝馮局長的盛情,我從心里感到一種榮幸。我從您和李主任的身上看到楚江市干部的責任心和工作的高效,我非常期盼著咱們的合作。”
? ? ? ? ? ?李長學的表態讓馮啟迪非常滿意,雙方客套寒暄畢,他們驅車來到離輕工業局不遠的鎮江閣酒樓。登上三樓李長學憑軒遠眺,浩瀚繁忙的江面盡收眼底,江上久違的汽笛聲令李長學感到格外的親切,李長學心情大好禁不住的浮想連翩。李主任見李長學看的專注,也來了靈感,想起了他在市府辦公室工作時見到的李天宇的一首七律,信口吟出了其中的兩句“今攜百侶憑軒勵,明伴千朋創偉績。”李主任這信口拈來的兩句詩,卻頓時令李長學感慨萬千,他道:“這詩句是李天宇二十年多前在岳陽樓吟罷的,那時我們青春年少,而現在我們已步入中年,時光催人老,時不我待呀。”
? ? ? ? ?“李董事長有意在楚江大展宏圖,我和馮局長定會鼎力相助。請李董事長入席吧,咱們邊吃邊聊。”李主任謙讓著分賓主落了座。
? ? ? ? ? 馮啟迪道:“我剛和李天宇市長通了個電話,他在開會不能前來,今天我就代表李市長為李董事長和各位朋友的到來接風洗塵,來,為我們的相逢,為我們的友誼,干杯。”
? ? ? ? ? 喝干了杯中酒,袁有才給大家斟酒,和馮局長同來的局辦公室主任和袁有才爭著要倒酒。袁有才道:“你別爭了,就給我一次機會好嗎?我有話要說。”袁有才給大家倒好酒,道:“我借這杯酒代表李董事長和我們任副總敬馮局長、李主任和各位朋友一杯,我先干為敬。”袁有才一仰脖把杯中酒喝了下去,李長學見狀忙端著酒杯和馮局長、李主任等碰杯,也喝干了杯中酒。酒過三輪馮局長朝著任翰林問道:“任副總,貴公司的產品主打方向定有過人之處吧。”
? ? ? ? ?任翰林從馮局長簡約的問話里自然也聽得出是頗具深意的,逐答道:“科技強企業興,我們李董事長不僅精通管理,而且親力親為帶領員工大力開展前沿技術的研究,本公司擁有的專利數量和質量,目前同行還無人能及。我們不放過任何引進技術的機會,例如我們和濱海天利體育的合作就成績斐然。”
? ? ? ? ? 馮啟迪聽任翰林提到了濱海天利體育,心中暗道真是天助我也,道:“李董事長,你可聽說過天生體育。”
? ? ? ? ? “哦,聽說過,北有天利,南有天生,天生體育好像就在你們楚江市吧。”李長學反問道。
? ? ? ? ? “你說的太對了,就是我們局下屬的企業。”
? ? ? ? ?“這可太巧了。”
? ? ? ? ?“這就叫緣分,千里有緣來相會嘛,來,我們為天利、天生干杯。”馮局長興奮異常,舉杯敬酒,大家又是同飲。
? ? ? ? ? ?“李董事長一定聽說過,在七十多年前天利、天生是一家。”
? ? ? ? ? ?“聽說過,天利、天生的老板是親哥倆。”李長學和濱海天利體育合作了這么多年,當然聽說過這段佳話,而且參加全國文體定貨會時也見過天生體育的展位,只是為了避嫌盡量減少濱海天利體育的猜疑,李天宇始終沒有和楚江天生體育打過交道。
? ? ? ? ? ?“在國內天利和天生齊名,他們的產品都是從本世紀三十年代起就銷往全世界,在國內市場濱海天力以長江以北為主,楚江天生以長江以南為主,可以說他們各占半壁江山,同領風騷數十年。”馮局長侃侃而談提起了天生體育有說不完的話,這回可有了抓手,可有了推銷的著力點。他要和李長學合作成功的信心也隨之成倍的增強。
? ? ? ? ? 李長學是體育圈內人,對國內體育行業的狀況要比馮局長清楚得多,這些年濱海天力要比楚江天生發展的快,但楚江天生在國內體育行業也算得上是重量級的企業,在體育行業里也是人人皆知的老牌企業,在國內外有重要影響,發展前途也是不可限量的。李長學道:“楚江天生的情況我知道一點,是一個不錯的企業。”
? ? ? ? ? “李董事長,天生體育所在的皮革公司一共有十八個廠子,你就一下子都收了吧。”馮局長趁勢說出自己的意愿。
? ? ? ? ? ?袁有才聽馮局長如此一說,心里暗道我們收你一個天生體育就不錯了,好家伙你一口氣推出來十八個,這是不可能的。好在袁有才雖話到了嘴邊,吸取了前幾次的經驗見李長學、任翰林沒說話,這次他也沒敢言語。就聽李長學穩穩道:“馮局長,您將這十八個企業的資料給我們一份,我們看看,我們也要安排時間到廠里走一走。”袁有才聽李長學如此一說,倒抽了一口涼氣,慶幸自己沒張口,看來自己光有文憑是不行的,還真得跟著后面好好學著。
? ? ? ? ? ?“那應該,應該,資料我立刻安排人整理,去廠看一看也是必要的,我會安排人陪你們去。來,李董事長為我們未來的合作成功干杯。”馮啟迪心中高興,精神也抖擻起來,對合作充滿了幢景。
圖片來自網絡。